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马克·本德尔]印度东北与中国西南的民族志诗歌(9)

http://www.newdu.com 2018-06-09 中国民俗学网 马克·本德尔 译者 参加讨论

    这些诗行选自于名叫“柏树”的一首诗,这是一首表现极其痛苦的诗歌,分组翻译为了“四棵树和三个海子”。柏树对当地的彝族来说是一种具有神话和仪式意义的树。这种意象是一种“转喻”,能激发传统彝族文化的素养和精神(Foley)。从某种程度来看,这首诗呼吁了民族自我觉醒的意识和坚强的忍耐力,跟阿库乌雾的其他许多彝语诗歌是相似的,包括了“毒草”宣言,“尽管我们的外形是人,但是我们的骨头是老虎的骨头。/或者如果外表呈现为植物——但我们是有剧毒的植物。”(Bender,“Dying Hunters”141)。
    重新审视鲁娟神秘的诗歌,“哑奴的声音”中,诗人通过大山的意象将过去的政治运动热情结合传说中的战争和古代的迁徙联系在了一起。也有引人注目的声音和个人及民族文化存留的复杂情感交流的声音。
    三、结语
    印度东北土著社区的诗人通常用英语写作,中国的少数民族诗人经常用汉语写作,这些诗人都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影响,本土作家的诗歌受到来自于全世界的影响,表现在原初的文本里,或在中国诗人的诗歌创作里,或在翻译的过程里。因为这些相互影响世界的方式,在两个区域内英语的诗歌和翻译的诗歌的风格和肌理是可以比较的。但是除了风格方面外,某种程度上,令人惊奇的是主题和许多诗歌的内容有很多相似的,特别是对民间故事和人类定居对自然环境的选择方面。尽管通过迁徙而形成的远古的联系在一些民间传统和风俗上的相似性是可能的因素,但是在这些诗歌中相似性也可能是由于融合的过程。相似的环境和社会背景可以影响人类的活动——包括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描绘和重现传统观念的诗歌写作中。也就是说,描绘传统的可指涉的语言知识,神话与传说,物质文化,价值,灵性,生命周期的仪式,和来自于传统的“族群生活世界”的各种区域文化的环境,将允许更多富有意义的,富有激情的诗人们在他们的领域、以各种方式进行“民族志”诗歌的写作,并对其进行以文化为基础的翻译,这些诗人们在呼唤着家园。(Biswas and Suklabaidya18-20)。
    (原文刊于《民族学刊》2013年第5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