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有关春秋史事的清华简五种综述(3)

http://www.newdu.com 2018-06-25 《文物》2016年第3期 李学勤 参加讨论

    四 《管仲》
    《管仲》简,简长约44.5厘米,现存简30支,但从简的折损和文句衔接的状况看,两处应有缺简,唯不能判定少了几支。
    简文自首至终采取齐桓公与仲父管仲问答的形式,通篇共有十二组问答,也就是十二个小段。这些小段前后连贯,例如第二段桓公问:“仲父,起事之本奚从?”管仲答:“从人。”第三段桓公即追问:“从人之道可得闻乎?”管仲回答说:
    从人之道,趾则心之本,手则心之枝,目、耳则心之末,口则心之竅。心不正则趾逴(14),心不静则手躁,心亡图则目、耳野,心图亡守则言不道。
    实际解答第二、三段桓公的问题。各小段间就是这样有连续的关系,构成一篇阐述治国之道的论文。
    《管仲》这一篇,不见于传世本《管子》。众所周知,传世本《管子》一书,是经由西汉晚期的刘向编定的。当时刘向所撰叙录说:
    所校雠中《管子》书三百八十九篇,大中大夫卜圭书二十七篇,臣富参书四十一篇,射声校尉立书十一篇,太史书九十六篇,凡中外书五百六十四篇,以校除复重四百八十四篇,定著八十六篇。
    可知当时流传的所谓《管子》书非常繁多。刘向所编的八十六篇本,到梁、隋时亡佚了《谋失》、《正言》、《封禅》、《言昭》、《修身》、《问霸》、《牧民解》、《问乘马》、《轻重丙》、《轻重庚》十篇;及至宋时,又亡佚《王言》一篇(15)。清华简《管仲》不合于现存《管子》,看其内容也不似《管子》亡佚篇目,应该是八十六篇之外的佚书。
    仔细考察,《管仲》简文同传世《管子》的一些篇章还是有一定关系的。这表现在简文中若干专用词语,在本篇里未作阐释,却见于《管子》书中。比如简文第六段里管仲说:
    正五纪,慎四称,执五度,修六政。
    这几个以数字标举的范畴,简文没作解释,我们读不懂,但是“四称”一词确见于传世《管子》(16)。《管子》的“短语”部分有《四称》篇,戴望《管子校正》云“四称”,“谓称有道之君、无道之君,有道之臣、无道之臣”(17)。该篇也是桓公、管仲问答的体裁,与《管仲》相似,两者彼此有关,是很可能的。
    五 《子仪》
    《子仪》简,简长约41.5厘米,现存简20支,从简的残损和文句衔接情况看,有两处缺简,所失简数不好确定。
    简文有关春秋时期一次著名战役,即殽之战。战役经过详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即秦穆公三十三年,晋襄公元年,前627年。晋国在殽(简文作)奇袭,全歼秦军,是当时的重大事件。
    《子仪》简从秦国“既败于殽”说起,篇首一段记述秦穆公在国内施行惠民政策,激励大众,重新组建军队,“取(训仅)及七年,车逸(训超)于旧数三百,徒逸于旧典六百”。按秦穆公在位共39年,这里说的“七年”是他自殽之战后的最后七年。
    不过《子仪》的主要内容并不是概述穆公这七年的事迹,而是集中描写他在殽之战后,为了要对抗晋国,转而谋求与南方的楚国联盟,他将长期囚禁在秦国的楚国重臣申公斗克(字子仪,简文作子义)释放,举行隆重的礼仪送回楚国,以此向楚成王示好。简文叙述的,便是穆公送行时的种种情节。
    子仪被秦国俘获,事见《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传文云:
    秋,秦、晋伐鄀,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戌商密……秦师囚申公子仪、息公子边以归。
    自那时到秦穆公送他归楚,子仪的囚禁生活已经有多年了。
    秦穆公送子仪归楚,见于《左传》文公十四年的追述:
    初,斗克囚于秦,秦有殽之败,而使归求成。
    清华简《系年》第八章讲得更详细些:
    (晋)襄公亲率师御秦师于(殽),大败之。秦穆公欲与楚人为好,焉脱申公义(仪),使归求成(18)。
    大家知道,在殽之战以前,秦晋两国曾多年交好,这时归于决裂,秦国转而求盟于楚,是政局的一大转变,对后来的历史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子仪》简文所记穆公送子仪的具体时间是不难估定的,因为秦楚这次结盟,楚国一方是楚成王。这一点,文献中有明确证据。一个证据是《左传》成公十三年载晋厉公命吕相绝秦,书中云:
    ……是以有殽之师,犹愿赦罪于(秦)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楚)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另一个证据是宋代发现的秦惠文王时的“诅楚文”,其中说:
    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是僇力同心,两邦若壹,绊以婚姻,衿以斋盟,曰世万子孙毋相为不利,亲仰大沈厥湫而质焉。
    都表明结盟的是楚成王。按如前述,殽之战发生于前627年,到第二年,即秦穆公三十四年,楚成王四十六年的十月,成王就被弑身亡了。因此,《子仪》穆公送子仪这件事,只能在穆公三十三年四月殽之战到三十四年十月之间,是没有疑问的。
    在简文里,秦穆公对与楚结盟的政治目的,讲得颇为坦率。他说:“君及不穀专心戮力,以左右诸侯,则何为而不可?”但是在送行典礼中,穆公和子仪多用诗歌和譬喻的形式,互相沟通和表达。从这一方面来说,《子仪》简还可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研究。这里试举歌咏中的一个例子,如下列几句:
    汧可(兮)非非,渭可(兮)滔滔,杨梄(柳)可(兮)依依,亓(其)下之(浩浩)。
    汧、渭都是秦国的河流。“非非”的“非”是帮母微部字,在此我认为应读为明母同部的“浘”。《诗·邶风·新台》有“河水瀰瀰”,《韩诗》作“浘浘”,是形容流水盛满之貌。这几句诗歌,“非”、“依”押微部韵,“滔”、“浩”押幽部韵,用韵可以说是精严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