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中国近代化最重要的窗口,民国上海不仅具有商业经济和多元 文化,其高校数量亦居全国各省市之首。这些高校培养出的众多学生,不仅构成 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人才基础,其群体特征对理解民国社会的组织与 结构亦至为关键。基于大学生学籍数据的量化分析发现,若以 “从什么地方来”、 “从什么家庭来”和 “从什么系统来”三个角度衡量,这一群体的家庭背景较为同 质化,地理来源比较集中。理论上面向全国和全社会开放的各类公私立大学,学 生主要来自于具有文化或财富优势的本地家庭和与各大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本 地中学。民国上海地区高校生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高等教育的实况。 关键词:社会来源 教育获得 大学生 全文:/uploads/2018/04/140103032691.pdf (原文载于《历史研究》2017年第3期) 上一篇:李恭忠:结义——近代中国的“社会”想象 下一篇:梁晨、董浩等: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国教育精英的来源与转变(1865-201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