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温度:口述历史抱持的温情和敬意 钱穆在抗战烽火中写就的《国史大纲》主张对历史“抱有温情和敬意”,也正因为如此,其著作在非常时期出现了“洛阳纸贵”的情形,鼓舞了无数的青年走向前线。这一点不仅被职业史家奉为圭臬,即使是公众史家也不例外。可见,有温度的历史是学院内外作者和读者所共同喜闻乐见的。 为什么要做口述?因为它是一种敬畏历史、致敬生命的实践。口述历史向来被认为是费时、费力、费钱的一件事,虽不排除相对成熟的口述历史研究和推广也会有诸多获取经济利益的机会,但目前在中国做口述,确实需要热情和勇气。我们的GDP赶超了别人,但对历史的敬重、敬仰、尊重、珍爱,却比不过别人。抢救历史,与时间赛跑,通过口述来完善历史真相,让后人对历史有迹可循,崔永元团队这十几年来为口述历史付出的努力让人心生敬意。 公共史学视野下的口述历史主张“人人都成为他自己的历史学家”,最大限度地开放历史写作的权利,充分地尊重公众讲述历史、书写历史的渴望,尊重公众个体对于历史阐释权利的追求,一反宏大叙事冷冰冰的面孔,温情记录每个人的生命史。 口述历史努力赋予历史人性的光辉,无论何时口述历史都不应忘记初心。对于历史的温情和敬意,首当其冲以尊重历史真实为要,口述历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价值,但无论如何不应违背真实原则,更不能无原则地迁就通俗和社会,陷于商业化大潮的漩涡无法自拔。史学家顾颉刚1926年1月6日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发刊词“一九二六年始刊词”中表达的意见,对于公共史学和口述历史仍有意义:“凡是真实的学问,都是不受制于时代的古今,阶级的尊卑,价格的贵贱,应用的好坏的。研究学问的人只该问这是不是一件事实,他既不该支配事物的用途,也不该为事物的用途所支配”,“学问固然可以致用,但必须脱离了应用的束缚才可望自由的发展”[12]。口述历史注重应用,但要获得良性发展就不能为其应用性所羁绊。 谈到口述历史的真实性,这曾经是个颇让学者感到困惑的问题。口述历史过程中情感的付出,一度让口述历史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但事实上,任何一种叙述方式,任何一种史料,都不可能是纯粹客观的。如果说,情感的渗入伤害了历史的真实,这是任何一种叙述方式都无可逃避的,不独口述历史如此。当然,与其他方式中的隐性情感表达不同,口述历史中的情感表达相当显著。因此,规范的口述历史恰恰应该将情感作为历史的一部分,让历史具有相应的温度。2015年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历史化的情绪”作为大会议题之一,提示了情感在历史上的意义和历史研究的情感转向。情感史的研究,目前已成国际史学的一个潮流,如果说情感史旨在将情感历史化,那么口述历史则不排除将历史情感化。事实上,这恰是口述历史的特色之一,口述历史从不忽视情感的生成和表露方式,比如对于语言表达方式的尊重,对于语气词的注意,对于肢体语言和微表情的关注。朱莉·利文斯顿(Julie Livingston)曾经慨叹道,非洲史研究向来重视口述史料,进行口述采访的时候,往往为叙述者的情感所深深感染,然而一旦将录音诉诸文字,一种苍白感便油然而生[13]。应该说,在规范框架下积极地处理口述历史中的情感,不仅不会伤害历史的真实性,反而让历史有了温度,有了表情,有了人性的力量。 口述历史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还表现在对公众叙述历史方式的尊重。访谈者不因自己优先掌握了专业历史知识和技能而在历史知识生产过程中表现出优越感。口述历史的关键词是访谈,换言之即问问题。提问和倾听是问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相关的规范和技巧都提示访谈人在双向互动过程中,对受访者表示足够的尊重和敬意。首先,在访谈双方的称呼上,人们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学者反对访谈者/受访者这样的称呼,认为这里面暗含了历史讲述者的被动性,因此愿意称之为信息提供者等。再比如,方言对于访谈者可能是一种障碍,这意味着后期整理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尊重受访者的语言习惯,甚至有意识地保留其方言表述,给未来的语言研究提供范例,这也体现了口述历史对历史的敬意。 口述历史是有温度的历史,筹备访谈环节即可以感受到很多人的热情引导和帮助。2016年5月,我们的学生采访了贵州贵定县的一些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在寻访老兵的过程中,村长多方介绍和联系,在雨天泥泞的山路上坚持送学生们到达目的地,中途车子坏掉又及时联系派出所民警用摩托车护送学生。类似的情形并不罕见,通过口述历史,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其中的困难和艰辛,学会了团队协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口述他们收获了书本上没有的历史细节,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 访谈环节即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是现在与过去、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情感沟通与情绪共振。很多受访的老人非常可爱,有的老人身体不好,但是既然参与其中,就会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去做,有的时候讲到历史上的一些恩怨苦难,有些老人忍不住失声痛哭。我们采访过的一位老教授,采访过后吐血,出院后仍然坚持把该讲的讲完,他觉得做一件事就要踏踏实实,不能半途而废。 后期整理和传播利用环节,从访谈传递出来的对于历史的尊重和责任感,连带历史的温度一并延续。后期整理环节琐碎而重要,从录音到逐字稿,如果遇到方言或专业的问题,整稿者除了要有转录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目前国内的口述访谈质量参差不齐,访谈成果多以原始的状态各自保存,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与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对接还有待加强。 历史从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学术规范是必要的,但合理的想象和适当的感情不能因此受到压制。在公共史学视野下,口述历史借由口述实现阐释历史的“共享性权威”,促进历史在公共领域的使用,必须符合公共阐释的基本原则,积极呈现可信又可爱的历史,避免历史的工具化和政治化。口述历史以人为本,与时间赛跑,以抢救史料为重要旨归,以在世的历史当事人或见证人为受访对象,在史料形态上以声音或影像的动态形式展示或保存过去,把感性请回历史学,与见事不见人的历史书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当之无愧的“活历史”,让历史学回归到了人学的原初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