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地区国别史 >

俄国旧礼仪派派别译名辨正

http://www.newdu.com 2018-09-18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国春雷 参加讨论

    旧礼仪派是俄国最大的民间宗教组织,17世纪末分裂为两大派别,即Поповцы与Беспоповцы,英译为The Popovtsy和The Bezpopovtsy,日文译为司祭派(容僧派)和无司祭派(无僧派),国内学者大多译为“教堂派”和“反教堂派”。笔者认为,译为“神甫派”与“无神甫派”,更为符合史实。
    两派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1653年,俄国东正教会牧首尼康在沙皇的支持下推行宗教改革,宣布以希腊教会的经书和礼仪为统一标准,史称“尼康改革”。这一举措遭到了俄国部分神职人员和广大教徒的反对。他们固守传统宗教礼仪,被称为“旧礼仪派”。不久,随着旧礼仪派的主教、神甫纷纷去世,教徒开始面临严峻的“神甫危机”,直接引发了旧礼仪派的分裂。这是因为,根据东正教教规,只有主教才有权力祝圣神甫,由于旧礼仪派主教去世前没有指定接班人,导致无法合乎教规地产生新神甫。神甫是宗教活动的主持者,宗教地位十分重要。教徒围绕着是否接纳新神甫的问题形成两派:接受从东正教会转向旧礼仪派的新神甫的Поповцы;拒不接纳这种倒戈过来的新神甫、决定从世俗教徒中选举领导者主持宗教活动的Беспоповцы。
    Поповцы与Беспоповцы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思想萌芽阶段、组织萌芽阶段和正式形成阶段。
    17世纪60年代开始,东正教会和沙皇政府对旧礼仪派的镇压手段不断升级,导致其内部思想急剧分化。部分教徒主张在现实中积极斗争,承认神职人员的必要性,形成Поповцы的早期思想。而另一部分教徒则对现实悲观失望,认为当前世界已被“敌基督”所控,继而否定神职人员及教会的存在意义,催生出Беспоповцы的思想萌芽。
    1666—1667年召开的莫斯科宗教大会,以决议形式否定了旧礼仪派的合法地位。在这种形势下,旧礼仪派为保护自身和维持信仰,开始在各地组建社团。这些社团各不相同且互不统属,一部分由神甫领导,另一部分由没有神职的俗人领导。这两类社团的出现,标志着Поповцы与Беспоповцы的组织雏形业已形成。
    17世纪末,Поповцы与Беспоповц
    ы的神学思想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教徒组织在各地建立起稳固的生活社团。同时,两派关于神学及社团组织原则等问题的争执也愈发激烈,最终在1694年诺夫哥罗德旧礼仪派大会上彻底分裂。稍后,Поповцы与Беспоповцы分别在索日河的韦特卡和白海附近的维格河畔创建了各自的组织中心。至此,Поповцы与Беспоповцы正式形成。
    由两派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两者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针对新神甫的不同态度上,与教堂并无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