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现代史 >

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后学生运动的态度——兼论影响其处理方式的主客观因素(3)

http://www.newdu.com 2018-09-22 《学术研究》2018年第4期 沈成飞 参加讨论

    四、“老派书生”因素在蒋介石处理学生运动中的显现
    对蒋介石处理学生运动之态度不以为然的还有国民党内的温和派——照蒋介石的说法即书生派,或者“老派书生”。他们主要是文职派,是国民党内德高望重的元老,如蔡元培、吴稚晖、于右任、戴季陶等。他们要求安抚学生,并一度主张对日强硬。
    蒋介石虽然在事变发生后就明确表达了他的对日态度,然而事实是,南京政府内部对蒋处理东北事变的政策未有一致意见。事变的第三天,上海反日人士召集会议,电请政府“出兵驱逐日军”和“组织义勇军共赴国难”;国民党上海一些区党部同样通过会议决议表达反日情绪,或者直接通电南京政府请速定抗日大计,对日绝交、组织学生军,以及惩办外交部长王正廷等。(53)高级将领商震、高桂滋、钱大钧等也致电蒋介石、张学良,要求“对日宣战”,还表示“愿率所部负弩前驱”;(54)何应钦也一度公开主张抗日。(55)国民党元老、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反对“不抵抗”态度,主张派军队“接收”东三省。(56)
    9月22日,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召开全市党员大会,举行反日示威游行。(57)此外,南京市、北平市、河北省、江苏省、福建省、湖北省等各地各界民众团体举行一系列的反日活动。23日,南京举行全市抗日大会,有多达20万人参加,他们向国民政府请愿,要求“对日宣战”。11月20日,在南京方面的四全大会上,闻钧天等78人提出之蒋介石北上收复失地的紧急动议获得大会通过,会议授命蒋“迅即北上保卫国土,收回失地”。(58)上述南京政府内部、国民党内部一系列对日强硬的表态和行动,自然使学生认为坚决的反日运动会影响甚至左右政府决策。而蒋介石在外交部长王正廷被殴当日不得不接见请愿学生,且一一答复学生要求的事实,也增加了学生反日正义性的意识。(59)不仅如此,国民党内部一直有人主张对学生运动取温和态度。在蔡元培、陈铭枢被殴打之后,“当时中央工作人员以自卫计,不能再忍,乃截捕暴徒十一人”,但嗣后“经于右任、吴稚晖二委员面加劝戒,悉予从宽释放”。(60)而当时国民党党部军警及职员多数均不主张释放,“张道潘(藩)坚持尤力,并追出大门,不许于释放”。于右任见情势危急,“恐引起惨剧,乃向党部职员等跪求释放”,双方相持数分钟后学生终得获释,由吴稚晖护送回中央大学住地。(61)国民党内部的不同意见还传到了运动领导者那里。据薛迅回忆,当时一位同学的亲戚——国民党京官杨栋霖告诉她,对北平学生,“陈立夫、陈果夫、张道潘(藩)主张镇压”,元老派主张“不管闹成什么样子,也不能开枪镇压。如果要开枪,也只能朝天打。结果元老派的意见通过了”。杨还对她说,“你们是碰上好运气了!南京现在群龙无首,不然像你们这样——早枪毙了”。(62)
    对于学生运动从请愿变成示威,并逐渐越出政府管制的行为,蒋介石表示不满,开始积极准备镇压。但因受到党内“先辈”的反对而一时不能下手。戴季陶就属于主张安抚学生的“老派书生”,他在12月8日的特种外交委员会第59次会议上表示:“至国内方面一定要做到举国一致,虽然有许多人不愿一致,决不许彼等旁观笑骂,逍遥事外。惟对学生,又应另外看待,看做教训子弟一般,只能用口,不能用手。”(63)第二天的政治会议上,仍有不少“老派书生”继续反对暴力镇压学生运动。蒋为此批评道:“一班书生对万恶反动盲从之学生仍主张放任,不事制裁。呜呼,天下事,皆误于书生之手也。”对于学生冲击中央党部、殴伤蔡、陈之事件,蒋介石非常不满,他批评学生“横暴”的同时,指责国民党之“先辈”们“犹主宽柔,意使全国秩序不安。如此无政府放任主义,何以能完成革命立国之责任也。”(64)
    总体而言,因为“老派书生”的意见,蒋介石在强力对待学生运动的问题上不得不有所顾忌,虽然发生了流血事件,但南京政府对学生运动采取的还是一种有限强制的方针。
    五、“一世师”心理在蒋介石处理学生运动中的特殊表现
    从1920年代中后期开始,蒋介石无论是在现实政治生活上,还是内心深处,都充满神圣感,甚至以“一世师”的标准来看待和要求自己:“道德为事业之基础。余为一代领袖,言行举动皆系一世之风化,所关人心,所系立品敦行,不可一时忽也。必须言不妄发,行不妄动,而后乃可为一世师也。”(65)这种身份自认,一方面让蒋介石感觉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驯化学生,左右学生运动的发展走向,服务于政府的抗战大局;另一方面,蒋介石往往又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而大发雷霆,以致于他与学生的关系愈益疏离,最终导致双方关系恶化,失去了弹性。
    首先,蒋介石一度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威望去感召、驯化学生,以服务于政府的抗战大局。这一做法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让学生运动获得短时间的平静。9月28日,南京中央大学与金陵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学生先后赴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请愿,虽然丁惟汾和于右任都曾接见学生,并接受其请愿要求,但学生仍要求面见蒋介石。蒋出见学生,对全体学生训话,告诫学生要持其志无暴其气,并劝告其回校,“时时准备为国牺牲”。学生听后,“齐呼口号退出”。(66)蒋介石认为此次对学生训话效果良好:“下午与上海各大学生五千人训话,约一时,尽皆领受而回,乃最好现象。青年爱国守法,接受痛训,是难得之宝也。”(67)29日,蒋介石继续接见学生,他坚称自己将“与国民共同生死”,同时为自己的政策做解释:“只要我对日宣战,全国国民一定是称赞我,把我抬得很高,但我为什么不这样去做,反给一般人疑我不抵抗呢?我是不怕死,我不能把国家的命脉断送,不能使民族的生存危殆”,而且学生“不断辍课请愿,徒使政府对外策略、时间与精力均受损失”。为此,他要求学生不要分散政府精力,以及影响政府政治与外交之筹划;他还向学生保证:“国民政府是革命的政府,国民政府的外交是革命的外交,望学生同志在革命的纪律之下,信任国民政府,余誓以全力应国民之愿望,争最后之胜利”。(68)整体而言,蒋介石这一阶段靠威望进行的“训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蒋介石也是比较满意的,学生运动逐渐平静了下来。
    其次,在蒋介石得不到尊重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时,蒋便觉得大失尊严,进而大发雷霆,和学生的关系失去了弹性。11月以后,随着日军活动的加剧,本已平静的学生运动再次高涨。蒋介石希望继续利用自己的身份来左右学生运动。从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的一个月里,蒋介石几乎每天都在处理学生运动问题,接见学生近20次。然而蒋反复训话中“千篇一律”的内容,让他和学生两方的心理都发生了变化。11月17日,蒋介石接见学生请愿团时,情绪开始不稳:“上午到大会对请愿学生讲话,火气过甚,修养不足之故,幸未肇事。青年尚能知感也。”18日,蒋介石办公途中,“见学生集合请愿”的场面,表示“心甚嫌恶”。23日,蒋介石对1700来京请愿之杭州学生表示,要“以诸葛孔明出师表与岳武穆尽忠报国”之态度来应对外侵,终使“闻者动容”。(69)但蒋介石的矛盾心态和失望心理在聚集。树欲静而风不止,学生运动仍有扩大之趋势。25日,蒋介石“闻各地学生来京请愿者益众,并有请缨愿北上杀贼者”,叹曰:“青年爱国之心,固甚诚洁可感,然安知此事关系国家之重大哉!余既历次对学生表示决心与苦衷,何尚不悟哉!”(70)26日,学生再次请愿,不仅请求蒋介石北上救国,还要蒋当众表态。蒋接见学生并表示“决心北上,致命党国,抱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决心,无论如何,必尽力保全领土,捍卫国家”后,学生始散。(71)同日,南京学生又在市体育场举行欢送蒋北上大会,蒋出席大会并讲话,会上还举行了授旗仪式。(72)此时,蒋介石已经多少被学生运动所胁迫,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表示了。27日,蒋又对已经等候了一昼夜的上海学生训话。学生则要求蒋写一手谕以表示北上收复领土之决心,蒋推托不成乃书手谕。鉴于其手谕内容主要系要求学生安心求学、拥护政府、勿越法纪之内容,学生表示不满,蒋当即暴怒。他虽在当天日记中称:“数日以来,对各地来京之学生,接见训话约二万人,可谓用尽精力,以应之。幸未发生事故,且受几分好影响。”但事实是蒋当天惩罚学生“站立二十八小时”。(73)至此,蒋介石和学生都对彼此表示不满,对立情绪滋长。时人认定蒋介石以虚言敷衍,“对请愿学生日为千篇一律之训话”是两者互不相谅之根源。(74)
    12月初,北平等地学生如潮来京。蒋介石仍照前接见、训话,试图平息学生运动。(75)但此举已不能得到学生认同,请愿随之变成示威。虽有报道称,此时来南京请愿之学生大多数皆听完蒋及其他政府官员之训话即去,示威者系部分学生之所为,(76)但蒋介石感觉难以应付。12月4日,蒋两次向学生训话,在表扬学生“能领会了解”的同时,也愤愤地批评学生:“不向敌国示威,而向政府示威,此中国之所以被辱也。设法制止之。”7日,蒋介石对南京和武汉的学生“训话”后,再次批评学生“青年之无智无礼,殊为民族寒心也。”此后蒋介石对学生批评之语气日益严厉,而学生之情绪更是无法缓解。12日,蒋介石对3000名学生训话时“几受侮辱”,蒋虽竭尽全力安抚学生情绪,并自认“至少四分之三以上学生能受理解感化”,可无奈“极少数之反动学生亦无可奈何也!”14日,蒋再次对请愿学生代表解释其外交政策,可“少数败类横行无忌,毫无礼仪,殊为国家悲痛也”。当天下午,蒋介石“决心辞职”。(77)蒋之辞职并非学生运动的直接后果,但此时学生运动已成为蒋最重要也最为棘手的工作之一。
    最后,蒋介石终于接受一个基本的事实:他的权威还没有达到足以安抚甚至完全感化学生之程度。17日,学生运动更为剧烈,《中央日报》社被捣毁,政府和学生之间发生了流血冲突事件,蒋介石的“感化”教育终于走到了尽头。他当即表示:“若不再(再不)制裁,诚欲败坏学风,灭亡种族矣。”(78)此后,学生被强解离京,蒋介石也下野而去。直到次年2月,蒋在反思其外交政策时,仍表示“无智识,无程度之人民,是非不分,利害不明”,“一味要战”,是不明智的,并感叹:“治民智之国易,治民愚之国亦易,而治半智半愚,一知半解之国实难,惟有待亡而已。”(79)这也是蒋介石对自身权威难以获得充分理解和尊重的一种不满表示。
    由上可知,蒋介石之身份自认由来已久,而其部下之黄埔学生往往亦唯其马首是瞻,蒋自认其“团体”很有力量。因此,当学生运动大规模爆发时,蒋按照这一思路,希望通过自己的威望、地位和影响来控制学生运动的方向。无如此时的学生既不是自己的亲信黄埔生,也不是惟命是从的门生故吏;同时,学生运动爆发时国内政局动荡,地方派系“趁火打劫”,国际社会无实质支持等因素,都使蒋介石陷入左支右绌的困境。另外,此时中共党组织力量对学生运动的影响,国民党内部“老派书生”的宽宥心理亦使蒋介石“驯化”学生的做法难以实现。最终,蒋只能以“有限强制”这种双方都难以接受的方式驱离学生而终结事件。此后,类似的学生运动再次爆发时,蒋介石和学生双方之耐心再也没有超过“九·一八”事变后的状态,两者关系的弹性似乎越来越少,往往处于一触即发,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