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聚焦宋元时期教育与童蒙文化(2)

http://www.newdu.com 2018-10-08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高静雅 参加讨论

    童蒙研究的现实意义
    重视儿童开蒙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之一,千百年来的童蒙教育实践,形成了悠久的童蒙文化。
    童蒙教材或称“蒙书”,记录了古代童蒙教育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是古代童蒙文化研究的重要对象。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金滢坤,探讨了唐五代敦煌蒙书编撰与孝道启蒙教育,指出孝是培养、树立儿童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的根本和基础。敦煌文献中的诗赋、颂、杂曲、变文以及蒙书等文体对《孝经》的改编,体现了当时儿童孝道教育形式与方法的多样与灵活。
    家庭是童蒙教育的重要场所,优秀的家风家训与良好的童蒙教育效果相辅相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小锋,从家风传承和德才养成的角度,分析比较了曹操和诸葛亮的教子案例,指出两者在教育侧重点上的差异:曹操注重因材施教、宽严相济,因此其诸子在政治、军事及文学上皆有建树;诸葛亮在“淡泊宁静”的人生理念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道义担当方面言传身教,因此,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在国难之际为国捐躯。
    宋代不仅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儿童史演进的关键时期。苏州科技大学历史系教授周扬波指出,宋代童蒙观念中“戏无益”的主流价值标准是对此前“弱不好弄”思想的继承;宋代以降,童蒙领域最大的变化是“礼下庶童”与“考下庶童”所形成的德育与举业的博弈。近世幼教文化两大路线之争并非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争,相反,二者童蒙观念的起点、策略与目标一致,共同抵制举业对德育的侵蚀。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幼儿教育导读》主编熊志刚认为,童蒙文化研究具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当代中国儿童教育的现实意义,并从研究思路、文献资料、章节设置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深化童蒙文化研究的意见和建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施克灿从教育史、教育思想史的角度指出,以往的相关研究过于重视西方教育学概念和视角,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存在明显区别,中国传统教育具有其独特的概念、范畴与思想体系,较之于“教”,中国传统教育更注重“学”,以学代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是教育思想史研究更需关注的问题。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