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戴海斌:严谨治学,坚守自我

http://www.newdu.com 2018-10-31 复旦历史系分团委学生会 newdu 参加讨论

    引言:10月23日,历史学系团学联学术部采访了2018级新生的书院导师戴海斌老师。通过戴老师对于个人经历的讲述,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戴老师的研究态度与方法。同时戴老师个人的经验之谈也为我们读书以及学习历史提供了方法。我们还询问了老师的学术见解,对“热点”,李中堂等的评价让我们受益匪浅。相信同学们也会从中学习到方法,让自己的历史学习更加顺利。
    个人经历
    Q:您本科阶段的学习是在兰州大学完成的,硕士和博士是在北京大学攻读的,如今在复旦大学任教,您认为在这几所不同的大学,史学研究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A:我是浙江绍兴人,在上大学之前,只有在家乡生活的经验,最远到的地方,可能只是上海吧。一下跑到几千公里以外的大西北,的确有开拓胸襟的感觉。了解中国之大、知道以前经验的局限。到了大学,相较于之前相对沉闷的中学生活,有一种解放的感觉,很自由。现在回想起来,四年中真的读了不少书,当然多数是乱读,但对于现在的我,很有意义。
    北大硕博连读,一共是七年。我想这段时间主要意义,在于完成了基本的学术训练。对于什么是“学术”或者“学问”有了一点初步的感觉。我读书的2002—2009年,北大历史系可以说集中了当代最优秀的近代史研究学者,可能那段时期是北大近代史研究最鼎盛的一段了。所以我也很幸运,有机会得到很多好的老师的指导。
    北大毕业后,我到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工作。那是一所很有传统的学术研究机关,对中国近代史研究做出过很多贡献。在那里也有不少出身于复旦的前辈和同事,我感受到很深的复旦学风和学术传承的影响。2016年,我进入复旦历史系。复旦历史系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系,专业门类齐全,有很多好的老师,在这里学习、工作是幸福的事情,你可以多方取益,把研究做深、做细的同时,保持一个开阔的、开放的视野。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传统、一些特别的风格。不过我想,一个学者倒不必刻意强调出身的特别。其实有些对于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学风的区分,是不能当真的,比如南、北之分,比如京派、海派的说法,比较刻板,有时候可能与事实还相反。我想学术之道,「存乎于人」。不管什么出身,或者在哪里学习、工作,最好能够兼收并蓄,把各方面好的东西汲取,而成就自己的心得。
    Q:您曾师从茅海建先生,茅先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大师,请问茅先生对您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A:的确,茅老师是近代史研究的大家,对我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我想,最直接的影响,当然在于对待学术研究的基本态度和方法,简言之,就是实事求是。史学研究应该是平易的事情,材料的、史实的、说明的,循序做去,而不要把它玄学化、神秘化。
    不过,茅老师的学术取向并不狭隘。就像茅老师的老师,陈旭麓先生一样,陈先生培养了很多今日看来非常有成就的学生,他们的研究领域、学术风格却很多样化,而究其学术底色,则受到陈先生治学精神的深刻影响。清人章学诚讲「学者不可无宗主,而必不可有门户」。我想现在的学者,也不必要以门户自限。陈先生、茅老师、包括我受教过的很多老师,教给我对待学术要有鉴别和判断,同时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
    茅老师经常与我讲的一句话,「走在大道中间」。研究生时期,每周和茅老师见面,有一个同门之间读中国古典的读书课,记得读《诗经·小雅》,有一句话「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印象很深。我想老师对我影响,也是这样。
    Q:茅先生以治学严谨、坚持真理著称,相信您一定也受到了这方面的熏陶,您认为这一品质对于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有什么意义?
    A:茅老师是一个学院知识分子,给人的一般印象,一年365天,课堂以外,他不是在书斋、就是在档案馆伏案工作,他的著述也是以史料充沛、考据严谨著称。我想从我接触他的感受来讲,茅老师也是一个有着强烈家国情怀的学者,这一点或许也可以从陈旭麓史学找到原点。我亲耳听他自己承认,「我是一个进步主义者」。他的《天朝的崩溃》,包括之后的一系列著作,能赢得那么多的读者,我想也是与他的关怀、他的思考,能够「通古今之变」、能够触动人心,分不开的。这也是历史学的最大魅力所在吧。不过茅老师对待历史与现实、学术与政治,又有很自觉的、明晰的界限意识,他尽的只是一个「学人」的本分,已经完全脱去「策士」或「帝王师」的腐儒气息。从这一点上,他倒是一个真正的“现代”学者。
    经验分享
    Q:查阅您发表的学术论著,发现您在晚清史方面的研究成就非常丰硕,请问是什么原因使您将晚清史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您对于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什么建议?
    A:其实研究方向的确定,有很多机缘、不确定的因素。我想基本还是遵循「性之所近,力之所能」的原则吧。至少,这样的研究会比较愉快。不过我建议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至少大学时期,不必要过早确定方向,过早进入一个过于窄的、专门的课题,而能放眼看书,在知识和阅历上有一个尽量宽的铺垫。这对以后进入专深领域的研究有必然的好处。当然,这些可能要回过头来,才能有更深体悟。
    就我个人来讲,在主观上,一个比较确定因素是,我对这段历史的关心和好奇。晚清时期发生了所谓「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进入了所谓「近代」,古今中西之变,于此为烈,而某种意义上,今天我们仍然没有走出这段历史,我们还处在持续的「近代化」或「近代不化」的过程中。为了理解今天,我想有必要追索渊源、回溯前史。
    Q:有人说:「有年轻的物理学家、年轻的数学家、年轻的文学家,但没有年轻的历史学家。」可见,史学研究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熟悉史料和了解学术史。您认同这个观点吗?对于我们本科生来说,在自己的学术早期,应该怎样学习历史?
    A:这个我基本是同意的。我想这是很多有成就、有资历的学者们的经验之谈。史学相较于其他学科,它在知识、材料上需要的大量准备、研究工作的繁难苛细,都是比较考验人的。对本科生来讲,我前面讲到,这应该是尽量开拓视野、放眼看书的阶段,不过,另一方面我强调,看每本书都要求每本书的「心得」。
    现在时代,资讯空前发达,对史学来讲,获得各种信息、材料的途径也要比以前多得多、快得多。所谓「看书」,很容易流于浮泛。好像这本书、那个资料,这个学者、那个学派,什么都知道,但究其实质,却归于茫然。我想读书是为己之学,看每本书,不管是好书、坏书、经典之作、还是一般著述,都要有所体会,让书面的文字,变成自己的理解。避免只见书不见学,或更等而下之,只见目录不见学。这也是前辈学者讲的,要由「耳学」进为「眼学」,变被动为主动。
    学术问题
    Q:您在晚清史方面的研究颇丰,能不能介绍一下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热点」不大好说。其实学术研究有自己的规律和规范,「热点」则是不断变化转移的,当下有些「热点」是不是学术性质,也不易言。今人所谓「热点」,可能就是章学诚所说的「时趋」,他说「时趋可畏,甚于刑曹之法令也」、「世俗风尚,必有所偏,达人显贵之所主持,聪明才隽之所奔赴,其中流弊,必不在小」,所以载笔之士「苟欲有所挽救,必逆于时趋」。(《上钱辛楣宫詹书》,《章氏遗书》卷二九)有时候「热点」、「潮流」是会推着人走的,所以我们对它们需要了解,虽然不必要时时逆反,但应该保持一种反思的意识。
    我个人而言,主要研究重心在近代中国政治外交史。目前主要两方面工作,一是研究义和团事变前后清政府(包括地方政府)政治与外交转型,兼及朝野力量互动,我觉得庚子这一年对中国的影响,可能不比后来改变了中国政体的辛亥革命要小;一是对晚清时期旅华日本人书信、日记等史料的整理和研究,近代日本与中国的关系非常紧密,来华日本人也涉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通过内外文献的比较互证,可能对近代史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对近代历史有新的理解。我不知道,这些工作算不算“热点”范围之内。
    最近我在三联书店出了一本书,《晚清人物丛考》初编、二编,主要收录从博士毕业以来发表的有关「人物」的一些论文。这些文章或直接以人物为主题,或借由人物切入讨论某一问题,这大概可以反映我目前阶段进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要取径之一。中国学术传统中一直有“人物”刻画「时代」的风气。不过后世日益倚重社会科学方法、凸出「问题本位」的史学研究,已渐不以人物为当然主角,更有甚者竟全然不见「人」的踪影,所以有学者感叹历史书写中「人的消失」,我想这本书也是在因应传统,并且体现自己的一些思考。
    Q:我读过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梁先生评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在晚清史上是一个地位极高,又极具争议的人物。您会如何评价李中堂?
    A:我前面提到的《晚清人物丛考》中,也有文章讨论到李鸿章。李鸿章是梁启超所谓的近代历史上不可多得的「造时势之英雄」,当然有他可取、以及他人不可及的地方,但他又是一个末路英雄,结局惨淡。近代史学在以前某些历史时期中,有专门的「历史人物评价」一个研究门类,注重阶级立场出发的定性分析,有些类似古史当中的「褒贬」。我想现在的学术研究,应该超出「评价」的范畴。尽量去了解李鸿章这样的应对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人物,他所面临的实际处境,他的思想资源、人际网络、政治境遇,他应对变局的作为和局限。前不久我在北京参加一个会议,著名的近代史学者杨国强老师讲演「同光时代的事件与人物」,谈到李鸿章最了不起、最让人佩服的,不是他的洋务事功、或者如何参与国家大计,而是甲午、庚子两次国家战败后不得不出、而能一力主持的议和。这当然是很有启发性的观点。
    Q:您在学术史方面也颇有研究,能不能介绍一下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前史和早期发展史?
    A:这个牵扯头绪较多,此处不能展开。我的一个简单思路是,我们做任何一门研究、哪怕一个问题,都不是从自己开始的,即前人所说不必「自我作古」。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个学科、这个研究专门的本身历史,然后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可以回应或推进那些研究,做出真正有学术增量的工作。
    「近代史研究」本身是一门历史比较短的学科,它的发展也与晚清至今中国史的展开互为表里,而相对成熟、比较「科学」的近代史研究,可能要到民国时期,即20世纪30年代才成立。近代史的学者(早期很多相关学人身份其实不能以现在的“学者”标准限定)如何从学科建制、学术规范、史料发掘、出版传播,等等方面推进近代史研究,以及这些人与当时社会政治的互动,有很多值得留意和讨论的话题。我想了解学科的历史,也是我们作为这个学科的从业者继续前进的前提,这也即是做研究既要拉车、也要看路的意思。所谓“路”,即指前路,也包括来路。
    Q:从晚清到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华大地可谓风雨飘摇,有人说,这是一个苦难与希望并存的时代。您认可这个观点吗?您认为学习这段时期的历史,对我们理解当下这个时代有什么意义?
    A:这个问题我想不需要多说。中国古人讲「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易经》),有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我们的国歌也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想这句话不是空言,对于近代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是适用的。当下时代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盛世”,但这个时代遭遇的问题也空前复杂, 我们和晚清时人一样,面对迎头而来的「大时代」,也很难有一种「百年心事归平淡」的释然心态。晚清到民国是距离当下最切近的时代,也是塑造今天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政治认同、精神风貌的一段历程,从这百年中不见得能找到解决今天问题的钥匙,但是至少可以理解我们何以会如此、将何以自处、又何以处世?我们都听过西方先哲说过「读书使人明智」。这是一句老话,但我确实觉得包含真理的成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