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由于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发展速度不同等原因,我国形成了东、中、西三个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地带。其中,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最为显著。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具有了新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提到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我国广袤的民族地区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一、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在民族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由此决定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矛盾体系内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判断,需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过程、运行效果进行综合研判。 在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后,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市场经济日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可以说,与改革开放之初的状况相比,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得到极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正在从之前侧重于物质需要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区域发展差距。 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其明显。我国的民族地区主要是指少数民族聚居的5个自治区以及少数民族成分较为丰富的云南、青海、贵州等西部省份。近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基本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在民族地区,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仍少有明显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工场手工业出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上世纪70年代,民族地区的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各项国民经济指标都有了较大幅度增长。民族地区与国内其它地区的差距明显缩小。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相关的产业政策发生了变化,经济投入的重心向东部地区倾斜。1981年到1989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累计达9000多亿元,投放于西部地区的仅占16.3%。这一时期,国家在其它政策投入上也明显倾向于东部较发达地区,如在对外开放程度、市场机制导入强度等方面,东部地区获得了较西部地区宽松得多的政策环境,出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尤其是带动80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消费品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与此同时,在民族地区,以重化工、原料生产和军工为主的工业企业仍按计划经济的运行方式生产和经营。从所有制结构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较早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乡镇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民族地区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的成分比重过高,乡镇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不充分。 民族地区大多位于我国的边疆地区和西部地区,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社会资源分布不均,区域总体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中东部的发达地区。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任务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