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龙晓添]当代民间礼俗秩序与日常生活——以湖南湘乡丧礼为例(5)

http://www.newdu.com 2018-11-28 中国民俗学网 龙晓添 参加讨论

    然而儒家礼制通过书写呈现的同时,民间生活中的丧礼又以自身的规则、逻辑延续着。礼仪文献的书写与实践体现的是礼与俗的循环互动,各个地区、民族的礼仪实践都有独特的风俗、信仰融入。就湘乡丧礼民俗实践而言,除了儒家礼节以外,一直以来,佛道丧礼仪式也占据着重要位置,还有夜歌子的守灵传统等。这些多元的文化要素在丧礼中共同呈现,且有机共融,这种共融同时体现在书写和生活中。
    家谱中祭奠礼“化楮”的记载,祭文中“极乐”等词语的使用,《儒家经忏科》的出现等,都是民间生活实践在丧礼书写中的体现。而民间生活实践中“复合型”的丧礼仪式则是小传统丧礼的最大特征。在同一场丧礼中包容儒家祭奠仪式、道教科仪、唱夜歌子、西乐队、筵席等,兼顾肃穆与娱乐,孝道与社会交往,有节奏、有层次地共同构建秩序与满足。
    由此可见,要真正理解丧礼,既需要将之放置于中国整个历史文化传统中考察,又必须付诸于民间生活实践。而所谓中国的丧礼,实际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礼仪传统‘杂交’(hybridization)的过程,为挑战儒教的‘大叙事’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不是礼教如何征服民间文化,而是不同礼仪传统如何相互影响、相互结合。它让上层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界分不再稳定,从而有助于解构儒教的‘大叙事’”。不论具体内涵和外延有怎样的差异,这一套“礼”的传统是一致的。也正是因此,当代民俗实践中所见到的以儒家丧礼为框架,其他元素融合的复合型丧礼的存在才成为可能。
    从民国社会体制改变,经过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新的殡葬制度建立以来,在国家的推行下,中国城镇共享的一套处理死亡的方式。这种方式,以医院、殡仪馆、公墓为主要场所,在家中设置简单的灵堂,在殡仪馆举行简短的追悼会,实行火葬。死亡在现代生活中渐渐被封存起来,似乎与生活相脱离。而在民间(特别是乡村)依然存在的传统丧礼仪式。从历时性的角度看,丧礼传统延续至今。然而若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当代的死亡“已然变成了一种技术性事务,只是在……身体功能停止运作的意义上宣布某人已处于死亡状态,然而,这与很多地方的丧礼民俗实践大相径庭。
    湘乡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他的人亡故都没有要求火葬。“目前,湘乡市仍无火化车间,无弔唁厅,无公墓山,无骨灰寄存处,火化遗体要到离城区50公里远的湘潭殡仪馆,往返极为不便。殡葬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也证明湘乡市属于非火葬区。但不久的将来,湘乡也必然成为火葬区。这也就是所谓的当代丧礼大小传统的断裂。跟其他很多仪式不同,“国家在场”在丧礼仪式中却是非常难以自我表述,因为在政策层面上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除了“孝”的观念能与国家意识相一致,其他文化内涵却很难被重新解读。
    结语
    湘乡丧礼实践根植于当地的民间信仰之中,信仰是日常生活的常识,所有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的基础或基本内容。信仰作为一种生活状态而产生对各种信仰实践的需求,建构一种社会秩序。而这种社会秩序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由人在其持续不断外在化的过程中创造的。民间信仰被认为一直以来就有人文主义因素,是以人为主、为人所用的。以人为主体追求天人合一,以人的愿望来协调神人关系。而仪式与活动,都围绕着人的各种需求。民众集体创造、发展民间信仰,以人与自然、社会及自我的整体均衡为和谐之宗旨,将各种神灵进行创造性整合,建构多元化复合的神灵体系。并随着时代、社会变化而调整、改造,开放而变动。而且还有很强的世俗性,神人互通、互惠,信仰植根于世俗生活。丧礼中的“孝”的观念、祖先崇拜、超验信仰、功利性祝愿,儒道佛三教复合的信仰,为民众提供了充分的、丰富的满足。民众参与信仰实践,有节奏、有时限、有空间。无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如何发生变化,在此间信仰实践乃与整个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民间信仰是认识中国社会团结(socialsolidality)发生机制的一个核心范畴。由此可见,湘乡当代的丧礼实践恰是一整套多元复合信仰的具体表现,各种知识只是仪式与信仰的一种载体和存在可能。仪式与信仰的背后是一种现实社会的建构,维持一种内在和外在和谐的社会秩序。这种建构方式有历史传统,也曾断裂,如今之复兴是因为民众生活的需要,且知识传统仍存在。
    传统丧礼作为一种地方民众生存方式和生活样态的表现,有着无法割裂的历史脉络,又基于一些生活恒久性的本质问题,因此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上被取代。传统丧礼是对这些基质性问题的思考,并在时间、空间上累积了民众生存的智慧和对生命本体意义的表达。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将有更多的乡村转变为城市,传统丧礼仪的存续也成为重要关注点。“在前现代文化中,生育和死亡的过程当然不会在整个社会的众目睽睽之下进行。……它与传统习俗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与对代际传递的宏观解释紧密相关。而现如今……被当成一种离散的现象来对待”。在现代社会中有机融入“人生礼仪”,关注于生命的开始与终结的基本转折点,能以程序化的仪式和集体参与解决现代“个人”因无结构而产生的焦虑;同时,为群体和社会提供团结一致的核心精神与行为规则。如何深层挖掘传统丧礼中对生命的重视;对基于时间和空间的礼俗秩序的尊重;对情感的表述;采用更符合现代生活的仪式化方式呈现这种爱与敬,这些都需要在相关政策的允许下,多学科相结合,就不同地区、民族的具体情况展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深入思考与讨论。 
    (本文原载于《文化遗产》2018年04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