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孙健伟: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浅析

http://www.newdu.com 2018-12-19 团结报团结网 newdu 参加讨论

    关于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向来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内学界关于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可谓新作迭出、成果丰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抗战专题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抗日战争是国民党、共产党、日军、汪伪政权等力量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整体战争。改革开放以后,关于各方力量的专题研究,学界已有了很大突破。在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方面,学界一般认为国民党采取的是片面依靠政府军队的抗战路线,故其所做出的抗战贡献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站在客观实际的角度对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进行了深入研究。由张宪文主编的《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为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正面战场的著作,在学术上起到了开拓性作用,也带动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后,关于中共敌后战场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和细化,即敌后战场在抗战初期是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到战略相持阶段的1941年挑起了中国抗日战争的重担,逐步上升为主战场,对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历史贡献。因此,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一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它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
    在国共两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之外,关于抗战时期两党的组织形态、领导人物、战略方针、后方政权建设、民众运动以及两党的冲突摩擦等方面学界都有很大的突破。关于日军侵华的罪行研究,学界在南京大屠杀、日本战犯、细菌毒气战、慰安妇、掠夺中国资源和劳工、文化殖民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研究进展。而抗战时期的汪伪政权作为一个特定的存在,关于其首脑人物、特工、奴化教育、“清乡运动”亦有所研究。总之,抗战时期的各方力量错综复杂,随着史料的发掘和出版,各方面的专题研究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抗战史料井喷式发掘
    傅斯年先生曾言:“史学便是史料学。”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抗日战争史作为国民党、共产党、日伪等力量共同组成的整体史,其史料的收集和整理至关重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关于抗战史料的发掘,呈现出诸多特点。其一、对抗战领导人物史料的重点挖掘。比如,《蒋介石日记》的出版,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这一重要史料的发现无疑对抗战史的研究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而由此展开的学术争鸣也较为热烈。由中央党史研究室曲青山、高永中主编的《抗日战争回忆录》三卷本,将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陈毅、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人物对抗日战争的回忆进行整理,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
    其二、抗日战争综合性史料的大量整理出版。从2004年开始,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全国党史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人员,围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一课题进行大规模调研。“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丛书”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分批出版,总数将达300册。每本调研成果,包括调研报告、专题研究、档案文献资料、口述资料、大事记等若干部分。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选编“抗日战争史料丛编”目前已经出版两辑。第一辑全100册,于2014年11月出版,收录文献377种;第二辑全50册,于2015年9月出版,收录文献266种。其选目以内部出版物、官方文件、未刊文献为主,在战史资料、战术检讨、作战资料、战地日记、日军暴行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近年来,学界尤其注重抗战时期日军史料的搜集和整理。2018年,“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出版发行,该部书是中日两国共三十七位学者历时八年,共同协作、系统整理的关于日本侵华决策各个方面的资料。所收史料以未公开和新发掘资料为重心,共分四大编、十七个专题,是国内迄今篇幅最大、相关史料收录最为完整的日本侵华决策类综合性史料。
    其三、抗战文献数据库平台的搭建和共享。2018年9月2日,“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在北京正式上线发布。从2017年10月上线试运行至今,该数据库平台坚持“公益开放、免费服务”的理念,致力于汇集所有和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有关的文献数据,向全球学术界、教育界以及民众提供永久免费服务。“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依托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馆藏资源,与国家图书馆、国内外多所高校等机构单位合作,整理上传了大批文献资料。截至2018年8月底,平台已上传图书11000余种、报纸近400种、期刊约1000种,总计近1000万页各类资料。抗战史料的大力发掘和出版,不仅有效推动了抗战史的研究进程,也着实带来了学术研究的便捷化。
    ▶抗战通史类著作大量出版
    改革开放以后,关于抗战通史类的著作陆续出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龚古今、唐培吉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稿》两册本,是国内研究抗日战争史通史类的开山著作之一。其后,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编著的《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中国抗日战争史》三卷本、李振民和赵保真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纲》、张宪文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1931-1945》、李继锋著的《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1931-1945》等通史类著作先后发行。2015年,由团结出版社策划出版、海峡两岸抗战史权威专家联手撰写的大型丛书《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出版发行。全套丛书共21种,从抗日战争与经济复兴、抗日战争与文化复兴、抗日战争与现代化进程、抗日战争与教育复兴等方面入手,深入剖析抗日战争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意义与作用。
    总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抗战通史著作的出版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有效促进和推动学术界对抗战史全方位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抗战史研究的几个新动态
    改革开放以后,抗日战争史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土、焦点,探研其中的青年学人也愈来愈多。总体来说,四十年来的抗日战争史研究呈现出了一些新动态。
    第一、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研究愈发深入,对国民党军浴血奋战的史实予以肯定。抗战时期,国民党依靠政府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以及发起的三次反共高潮,是国民党消极抗日的重要体现。但在国民党军队参与的大型会战方面,国内学者站在客观实际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国民党军做出的抗战贡献应予以肯定。
    第二、为人所熟知的“八年抗战”,转变为“十四年抗战”。从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到1945年抗日战争的结束。“八年抗战”的提法一直是政界、学界的主流认识。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界就抗战的起止时间、局部抗战、全面抗战等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一般认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局部抗战的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2015 年 9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到“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总之,“十四年抗战”的提法相较“八年抗战”而言,更能涵括历史史实,体现中国人民抗战的整体历程,也更能为学界所接受认可。
    第三、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性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抗日战争的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言论铺张开来。“共产党游而不击”“共产党净打小仗,不打大仗”等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歪曲历史事实,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面对诸多虚无言论的散布,学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用更加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去击破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的种种谬误!
    战争已远去,记忆尚犹新。抗日战争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殇,其所带来的不屈不挠、浴血奋斗的民族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继续前行!抗日战争史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也必将带动着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创新!
    (作者:孙健伟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