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文摘】张继焦 尉建文:三论“国家-民族”关系:国际视野与中国经验

http://www.newdu.com 2018-12-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一、研究背景和分析框架
    (一) 时代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大力支持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快发展,优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报告启发我们,在分析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上,要强调国家的主导地位,要体现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的重要角色,在新形势下将国家置于民族之上,在历史新常态下解析国家—民族理论。
    (二) 相关研究
    关于国家和民族的关系问题,笔者曾经提出“国家-民族”关系理论,强调在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中找回“国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全面梳理了我国国家与民族的多层次关系,认为“国家”在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中居于“民族”之上,扮演着主导地位的角色,在应对民族地区各种困难、各种考验时党和国家始终处于主心骨地位。
    (三)分析框架
    目前关于民族与国家关系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对立分离的民族国家关系和多元文化主义的民族国家关系。对立分离的民族国家关系强调民族治理边界与国家主权边界的一致性,从本质上看是一族一国的关系,导致了民族与多民族国家的对立,容易滋生民族分离主义。而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以及政策导向,最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民族国家关系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融合、并存以及连接三种具体形式。
    本文梳理总结世界范围内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四种基本形式;对立、融合、并存、连接。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家治理和民族地区的制度设计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对立:民族-国家理论
    (一) 民族-国家本质上是一族一国
    对于民族国家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持狭义观点的主要是西方学者,早期的欧洲民族国家成分单一,并且保留着传统的民族形态,拥有共同的语言、思想、文化以及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法律上和政治上的独立性特征。持广义观点的学者认为,民族国家中的“民族” (nation) 同样可以理解为“国家” (nation) ,因而所谓民族国家 (nation-state) 实际上是国族,是与国家紧密结合并取得国家的外在形式的民族,是国家政治建设的一种结果。
    无论是狭义观点还是广义观点,都认为民族国家是民族与国家有机结合的产物,既有民族的内涵,也有国家的内涵,强调民族与国家的一致性,在本质上都是强调一族一国,都是将“民族”理解为具有特定领土疆域并且致力于使本民族的疆域边界与其政治实体的统治边界完全一致的族群。随着现代社会中国际交流与国际移民的出现,国家间关系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已经较为鲜见,多民族国家不断形成和发展。而这种一族一国的民族国家观念在本质上将民族与多民族国家看作是相互对立的两极。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民族国家视野下所导致的强烈的民族情感和风险意识往往更容易滋生民族分离主义。
    (二) 民族分离主义
    民族分离主义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表现为反对从一个单独的领主单位被纳入到其他的大的政治权力中去。二是从一个大的政治权力中独立出去成为一个单独的领主单位,如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脱英独立公投、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独立公投、中国的“藏独”和“疆独”分裂势力、加拿大的魁北克独立运动等都是现代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分离主义的表现。
    三、融合:“大熔炉”与同化
    周恩来指出,各民族之间自然相互融合,共同繁荣发展是进步的,具有推动进步的意义,但是倘若一个民族用暴力摧残另一个民族实现同化,则是反动的。同化主要包括自然同化和强制同化两种形式,自然同化是一个民族的成员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主动吸收其他民族的特质,在文化上转向认同其他民族的现象。强制同化则往往通过征服、统治一个民族,通过采取强制措施实现的。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之一的美国为例,在这片北美洲大地上,来自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居民,在美国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解自己本身所具有的民族特质,丢弃一些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特性,才能适应美国的环境,因而,美国的大熔炉文化本质上是特定族群的习俗和传统不断消亡的充满暴力的同化过程。尽管在经历同化政策、“大熔炉”的政策失败后,美国对民族国家关系的治理开始转向多元文化主义,承认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但是直到今天美国社会依然饱受种族问题的困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