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3 ■江西南昌 王小琴 香薰也叫薰炉,相传由“鼎”演变而来,派生出“炉”,发展为“薰炉”。“薰炉”把香炉的用途与造型以更完美的形式有机结合,把实用与欣赏融为一体,为后人“艺术瓷日用化,日用瓷艺术化”开了先河。香薰最早见于汉代,为贵族“香料薰衣”的必备之物,据《中国陶瓷史》一书介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镂空薰炉有两种:一种呈球形、圈足,盖纹饰为山峦、草木,上下字母口交合,下刻山峦纹,施影青釉;另一种为鼎状薰炉,体扁圆、平底,三矮扁足,上部刻莲瓣一周,盖突圆,镂空图案为花草纹。到清代,香薰的胎质、釉色、花纹装饰都极讲究,造型有四方、六方、斜方、圆柱、动物雕塑等,大的有二尺见方,小的仅寸余。香薰种类有青花、五彩、素三彩、单色釉等,装饰题材有云龙、云鹤、花卉、山石等。晚清光绪时期,制瓷业虽然明显萎缩,但官窑、民窑仍不断烧造各类瓷器,尽管与前朝相比在工艺上较为粗率,但其产品中也有不少精美之作,所以人们往往把光绪瓷器比作“回光返照”。此香薰为光绪时期的器物,做工和技法均可称上乘,它既能陈设又可使用,其外形不仅美观且坚固耐用,香料点燃后置入薰内,袅袅香烟从剔透的镂孔飘溢而出,芳馨沁人。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清光绪绿釉镂空瑞兽轮花纹香薰(图1),通高8.4、球径6.5厘米。香薰上为球体,面施绿釉,球顶部贴塑五只瑞兽(图2),施淡黄釉,居中者口衔飘带,球体空心,球面以菱花带纹分隔为上下两层,各镂雕轮花四大朵,形如四个开光,匀分四方,大朵花间镂出小轮花;底部镂空轮花一朵,下附一乌金釉底座(图3)。 香薰所采用的镂空装饰,在我国源远流长,四千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镂空技艺美化陶器。陶瓷镂空工艺,是作者把自己设计的纹样画在坯上,然后按图形用刀具把属于镂空的部位,刀刀挖空,使其透见光线,把留住的纹样凸显出来。陶瓷镂空有湿法镂空与干法镂空两种。如广东枫溪就是采用湿法镂空工艺。“湿法镂空”是在保持一定湿度的坯体(如瓶、罐等)上进行镂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速度快,操作较简单,可以与浮雕、捏花相结合,通体加彩,显得富丽堂皇、精致美观。“干法镂空”以景德镇地区采用为主。此法是在干燥坯体上镂空,优点是“干接”,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制作比较复杂的造型,其不足之处是速度有限,作品完成周期较长。 此香薰为1953年南昌市财政局移交,胎体轻薄,造型玲珑精巧,球体采用镂空与贴塑结合,制作工艺难度极高,是晚清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