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是民国时期陕西省水利部门的一份重要文件。原文件本来很难看清了,但是经过我们处理,字迹很清楚。这是西安南郊韩家湾唐墓壁画粘结有害土锈保护性去除效果图……” 2月15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心主任李玉虎给记者介绍中心的研究成果。3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古代壁画文物彩绘、感光影像、纸质文献、土遗址与砖石文物等文物保护工作的多项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先进成果。 化腐朽为神奇 30多年来,李玉虎及其团队修复的文物档案数以万计,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馆展出的新城公主墓壁画《仕女图》是他们“化腐朽为神奇”的代表性杰作之一。 新城公主墓是唐太宗昭陵园区的陪葬墓,出土的《仕女图》等壁画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壁画出土时画面色彩鲜艳,图像清晰。受自然条件所限,数年后壁画严重霉变,面目全非。 2007年,李玉虎团队进行了该壁画的保护性修复研究,分析鉴定了霉菌的种类,研究了其成因,筛选了保护性去除剂。为了保证文物安全,确定修复方案后,团队先在同类型墓葬出土的严重霉变的壁画上进行了小面积保护性试验,确定万无一失后,才对壁画进行整体修复保护。 如今,陈列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馆的新城公主墓壁画《仕女图》以美妙的容颜向海内外观众进行展示。“难能可贵的是,经过数年的跟踪观察,壁画仍然保持着修复完成时的状态。”李玉虎指着照片说。 像新城公主墓壁画这样,经李玉虎团队抢救的文物还有很多。从壁画、彩俑、感光资料到各种土建古迹,无数看起来已经面目全非的文物,在他们手下又重新焕发出光彩。 说起自己从事的文物修复工作,李玉虎坦言纯属“歪打正着”。1983年,他从西北大学化学系毕业,被分配到陕西省档案馆裱糊室工作,负责修复历史档案。起初,他认为档案馆里修复历史档案的工作与他的专业不对口,有些心灰意冷。 但是,档案整理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当时要装裱陕甘宁边区的档案,共有2万多件,都是镇馆之宝。有的档案文字墨迹发生扩散,模糊得难以辨认,要按照传统方式装裱,许多档案都会被损坏。”李玉虎说,他突然意识到,这些问题恰恰可以用化学的方式解决。于是,他开始潜心研究,从档案材料的化学特性入手,解决了档案修复中的一系列瓶颈性难题。之后,他一头扎进这一领域,先后攻克了感光影像、壁画、土遗址风化和砖石文物等修复与保护中的多项难题,抢救了一大批珍贵文物。 发挥科技的作用 团队“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支撑,是他们多年来在该领域坚持不懈的科学研究。李玉虎团队从解决这一领域的难题着手,一一取得突破。 珍贵照片、底片、电影胶片等感光影像档案发生褪色、模糊、霉变、断裂、划伤、醋酸综合征等,是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团队进行了20多年的攻关研究与实践探索,研究了“褪色、污染、霉变黑白照片显现加固”“照相底片霉斑与污染物保护性去除”“胶片档案醋酸综合征治理”“卷曲断裂长幅合影照展平与收藏”“胶片档案划痕修复”“醋酸胶片档案稳定收藏盒”等6项关键技术,并以其为主要技术支撑,抢救修复保护了辛亥革命、南京大屠杀、第二次长沙会战、“5·12”大地震损毁照片等一批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像档案。2016年,“感光影像档案修复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国家档案局组织的鉴定,被认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针对30年来国家重点档案修复保护工程存在的字迹洇化消失、糟朽、纸张浆化等事关档案原始信息存亡的瓶颈性难题,团队完成了“修复过程中易损毁档案加固技术”“纯棉网加固与脱酸”等创新成果。以这些技术为支撑,团队实施了记载党在延安13年光辉历程的革命历史档案、记录日寇暴行的日寇侵华罪证档案、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等国家重点档案修复保护工程。 针对陕西盛唐壁画、西汉彩绘兵马俑、秦遗址宫殿壁画等国家一级文物发生起甲、脱落、酥粉、褪色、霉变等自毁性病害,团队研究了“风化褪色的古代壁画、文物彩绘的显现加固”“古代壁画、文物彩绘滋生霉菌与低等植物、粘结有害土锈保护性去除”“文物起甲、脱落、酥粉彩绘层回位修复”等创新技术。以这些技术为主要支撑,团队实施了“唐乾陵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壁画修复保护”“西汉彩绘兵马俑修复保护”“南唐二陵彩画修复与保护”等全国重点文物修复保护工程,设计了故宫养心殿、长春宫、延庆殿彩画修复保护工程方案。 同时,团队还把文物修复技术应用到土遗址风化和砖石文物的修复与保护上,在石峁遗址、明城墙的修复与保护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物、档案等历史文化遗产会自然褪色甚至消失,这是因化学或生物变化所致。我们科研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发挥科技的作用,研究稳定的材料与工艺,恢复其原始信息,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李玉虎表示。 保持敬畏之心 在中心的古旧字画修复研究室,科研人员正在非常细致地修复一幅古画。科研人员介绍,该古画由于“折条病”,画心严重残缺、脆化,需要进行极其细致的修复。这样一幅古画,往往需要两个多月才能修复完成。 在他看来,文物修复工作要与时间赛跑,但又细致而漫长,一点都不能急躁。“文物修复工作是一项认真细致的工作,一定要经得起自然环境和时间的考验,长久的坚持和敬畏之心是最重要的。”他说。 李玉虎认为,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文物保护是一项系统的科学工作。因此,在文物修复中,他总是先仔细研究搞清楚成因,然后才开始模拟样品的实验,再在文物上做小面积的修复。李玉虎介绍,2003年,在进行南唐二陵墓室内纹饰修复时,他们在实验室完成模拟试验后,又在文物上选择了一块巴掌大小的隐蔽部位修复。此后,他们一直观测到2009年,确保对文物没有伤害、性状稳定后,才开始大范围修复。直到2013年,这一工程才完成验收。“文物轻易不能碰,它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一旦伤害就难以挽回了。”李玉虎说,也正因为如此,文物修复需要极度的耐心与细心,要守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 在修复文物的同时,李玉虎也思考通过改善文物的保存环境,让文物的原始面貌保持得更长久一些。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文物储存盒技术诞生。古代彩绘文物出土后,相当一部分会发生龟裂、起翘、脱落、酥粉、褪色等自毁性病害,最重要的成因是彩绘文物在地下埋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已经与周围环境达到平衡,出土后温湿度等环境发生了大幅度变化,打破了这种平衡。他和科研团队研究设计了一种高湿缺氧的箱体。箱体的环境与出土前环境趋近,能防止文物彩绘出土后发生龟裂、起翘、脱落、酥粉、褪色等病害,保持原貌。 如今,李玉虎团队在致力于文物修复保护的同时,还通过产学研合作的形式,把技术推广到更多文物保护部门。“希望我们的技术能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出更多贡献。”李玉虎表示。 (李玉虎,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著名文物保护专家,被评为2018年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古代壁画文物彩绘、感光影像、纸质文献、土遗址与砖石文物等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多项技术难题,为我国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