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动力不足出在供给侧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性,形成了不同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特殊的发展模式,这些发展模式短期内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随着资源枯竭、产能过剩、外部投资动能降低、城乡割裂发展、产业结构单一等,民族地区经济无法得到持续发展,究其根本原因是供给侧出了问题。 (一)依赖资源开发,产能过剩严重。民族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在整个经济中占的比重很高,对资源开发高度依赖,不仅体现为耗能高、效益低,也体现为对环境的高度污染,经济发展的绿色化程度不高。2016年,内蒙古、青海、宁夏等民族省区每万元生产总值耗能是全国水平的2倍左右。内蒙古以石油、化工、金属和非金属冶炼和电力生产为主要耗能产业,2016年这些主要耗能产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6%,其他民族省区耗能产业占的比重也非常之大。各民族省区工业产值并不高,但污染排放量却远远高于其他内陆、沿海地区,偏高的耗能水平也造成了民族地区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资源依赖的经济发展路径造成了产能严重过剩,以内蒙古为例,2015年内蒙古煤炭产能13.16亿吨,产能利用率占全区71%,占全国65%,市场份额在全国只占24.6%;钢铁产能3190万吨,产能利用率占全区54%,占全国70%,占全国市场份额只有2.2%。由于全国煤炭、钢铁行业整体市场走向低迷,造成内蒙古煤炭、钢铁行业低附加值产能严重过剩,亏损非常大,利润率下滑,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 (二)依托投资驱动,资本积累能力不足。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近年来不断增加,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驱动。2013年,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7087.5亿元,占全国的12.8%,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支出总额以及货物与贸易净流出总额对于民族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85.68%、48.12%和-33.80%,这说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投资驱动,而货物与服务的增长值贡献为负数,说明民族地区出口驱动较弱,对外部货物与服务的依赖性较强。从以上可以看出,民族地区自身的资本积累不足,投资和融资能力有限,特别是以中央纵向投资来驱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条块分割和计划经济色彩严重,这导致投资、出口、消费比例严重不协调,只有提升资本积累能力,从外部驱动走向内生驱动,才能在出口中转弱为强,持续推进经济发展。 (三)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持续发展短板明显。民族地区以矿产资源开采和原材料加工为主,在整个国民经济比重中占的比例很大。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价格的降低,资源短缺导致开采成本上升,利润逐年下降;同时主要依赖对上游产品的加工,附加值很低,对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影响较大。从产业结构来看,存在着第一、二产业偏重,第三产业偏低的发展态势,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由于掠夺性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低下,不仅缩短了资源开发的时限,对于环境污染也极为严重。以资源开采与原材料加工为主要的产业结构,缺乏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四)城乡并重不够,一体化发展缓慢。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族地区一大批资源、装备型城市发展起来,由于没有把城乡通盘考虑,城市和村镇各自发展,产业关联和空间体系网络衔接缺失,导致大城市集聚功能有限,扩散和辐射作用小,中小城市带动能力差,小城镇发展能力脆弱,农村更是获益较少,发展极为缓慢,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民族地区不同内陆地区,不能以城市为中心进行城乡一体化发展,要考虑到以水为中心的环境制约,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城乡资源的互补性等因素。因此要通过城乡并重,从环境支出角度入手,通过互补性资源建立城乡互补性产业,推进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以供给侧改革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战略转型 民族地区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经济发展中暴露出资源依赖、外部投资驱动、产业结构单一、城乡并重不够等缺陷,对于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极为不利,究其根本原因是出在了供给侧。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型升级期,民族地区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及特殊的演进路径重新定位发展模式,以供给侧改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 (一)以平等为核心建立国家战略保障。经过40年的改革实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直坚持市场化取向,并且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也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制度红利,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因此以市场为取向、效率优先的改革是过去几十年改革的共识。在改革过程中,问题或危机倒逼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有时候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目标取向、价值导向可能是违背的,短期的应急举措和长期的改革方向也会有矛盾,一味地以问题导向进行改革从中长期来看会产生新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民族地区更是如此。因此,国家需要建立以平等为核心的战略保障。一是市场主体地位平等,即建立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国家改变以经济增长为单一目标的考核体系,在注重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的基础上,引导与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市场主体。二是竞争机会平等,民族地区各市场主体有机会进入各经济领域。这就要求国家不能把民族地区定位为原料和原材料的输出地,改变之前的垂直分工格局,从政策上引导民族地区横向分工与产业衔接。三是公共资源使用平等,要加快国家公共资源平等使用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四是城乡要素交换平等,国家要改变城乡要素不平等现状,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双向流动,加强互联互通,带动人口居住和产业布局优化调整。五是公共成本分担平等,国家要以平等为导向推进税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民族地区制度性交易成本,关注民族地区环境成本,通过市场化手段将环境问题内部化。 (二)以资源合理配置为关键解决产能过剩。民族地区以资源为依赖的经济发展方式,产能过剩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推进去产能成为目前的首要目标。要通过合理资源配置,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要减少政府对企业的不合理干预与减少阻碍经济主体活力的制度性因素,发挥企业的主体能动性。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建立利益引导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动资源型僵尸企业退出。二是制定民族地区煤炭、钢铁产业负面清单制度,严格执法监管,冻结新增产能审批。三是搭建对接平台,提高民族地区存量产能自产自用。四是在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和严控总量的前提下,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合理布局。 (三)以产业优化升级为重点弥补发展短板。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单一,需要准确定位产业改革方向。从供给侧出发,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一是推动农牧业现代化进程,通过以现代农牧业为核心,推动新农村和新牧区建设。二是民族地区以资源和原料为优势,建立从开采到加工的纵向产业体系,形成以此为中心的主导产业群。三是要优化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的投资,串联起民族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公路与铁路网,打破民族地区地理封闭与空间约束,同时也要注重人力资本投资于人力资源开发,从而提高民族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四是要培育内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以创新与技术进步为关键,鼓励民族地区企业与中东部乃至国外先进企业合作,同时也要建立民族地区内部以及跨区创新合作、利益协调机制以及技术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五是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要以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实施旅游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子,同时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强金融服务业与制造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步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