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城乡并重为支撑推进一体化发展。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不是以城市为中心,也不是以农牧为重点,而是以城乡并重为支撑,加强城乡的资源流动与协作交流,统一城乡经济布局,构建集中协调的产业体系,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统筹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乡村协调发展。一是以大城市为空间载体,培育现代新型产业集群和服务业集群。发挥民族地区后发优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积极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和手工艺产业,打造基础服务、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群,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二是以中小城市为依托,改造提升民族地区传统产业,建立现代制造业集群。三是以小城镇和乡村为载体,充分运用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地理地貌、气候物种等优势,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牧业产品供应等,形成小城镇与乡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通过民族地区城乡并重发展,加强城乡互动交流,才能改变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城乡资源互补性差的缺陷,从而持续地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从供给侧改革加速民族地区经济转型是民族地区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环境、获得持续经济发展动力的关键,如何做好民族地区供给侧改革,需要从国家战略保障、资源合理配置、产业优化升级、城乡并重发展等多维度、多层次,打出改革的“组合拳”。这既需要处理好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也需要处理好外部依赖与内生驱动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存在于民族地区经济中的症结,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磊、杜爽:《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力与新挑战》,《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2期. [2]丁如曦、赵曦:《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缺陷与新时期战略转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3]范必:《供给侧改革应着重打破供给约束》,《宏观经济管理》2016年第6期. [4]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经济问题》2016年第2期. [5]贾康:《“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6]平新乔、赵维:《少数民族地区吸引外资:历史、现状和落后原因》,《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第3期. [7]沈坤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治理思路的重大调整》,《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8]王君、周正:《从供给侧改革看我国产业政策转型》,《宏观经济研究》2016年第11期. [9]王小芳、权飞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创新路径选择》,《上海经济研究》2016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