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海昏侯墓重大进展!失传1800年的《齐论语》即将开始释读

http://www.newdu.com 2019-05-05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 newdu 参加讨论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研究工作备受各界关注。5月23日,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获悉,海昏侯墓青铜器、漆器和竹简的相关修复和研究正有序进行。
    其中,失传1800年之久的《齐论语》竹简已完成扫描,为文字释读做好准备。
    《齐论语》完成扫描
    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大量漆木器中,竹简是最核心文物之一。
    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墓文物保护工作站内,一个百余平方米的房间被专门用来存放竹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5200多枚竹简的剥离、第一轮扫描工作已基本完成。
    据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扫描技术已经知晓,这些竹简内容大约分为《论语》、《易经》、《礼记》、《医书》、《五色食胜》、《悼亡赋》和《签牌》、《奏牍》等八个部分,其中大家最为关注的是《论语》。
    据了解,《论语》在古代有三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
    如今看到的《论语》是《鲁论》和《古论》形成的版本,《齐论》到汉魏时就失传了。
    《齐论》和《鲁论》、《古论》最大的区别,就是多了《知道篇》、《问王篇》。
    据央视新闻1月12日报道,在主墓出土的众多竹简中,公布了两张竹简图片,这两张竹简为同一支简的正反面。
    竹简反面写有“智道”,正面写有:“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智道”即为“知道”,当为此卷竹书的篇题。汉代“知”、“智”互通,此前公布的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上就将《论语》中“知者乐水”一句写为“智者乐水”。
    由此可知,这枚竹简上所书写的“智道”,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载《齐论语》第二十二篇的篇题——“知道”。
    专家断定,“基本可以确信,海昏侯墓出土竹书《论语》确系失传1800年的《齐论语》。
    目前,失传1800年之久的《齐论语》竹简已完成扫描,下一步展开修复和加固等,进行第二轮扫描,为启动文字释读工作做准备。
    画盾展现西汉工艺
    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中,漆盾牌的特点尤为突出。工作站内,一块块形似盾牌的文物被保存在恒温纯净水中。工作人员说,这种盾牌名为画盾,是一种漆木器。西汉时盾牌属兵器,以木质结构为主。“画盾上还有铜铆,可让盾牌更牢固。不过这些盾牌均为冥器,主要为了陪葬使用。”
    据了解,这些画盾两面绘有鲜艳的图案,正反面图案不一样,图画内容多是人兽搏斗。工作人员介绍,墓中共出土了10多件精美画盾,其图案之精美和保存之完整实属少见,展现了2000多年前汉代精湛的漆器工艺。
    青铜器修复100多件
    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海昏侯墓出土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的墙上挂满各种修复工具,工作台上铺满钢锯、台灯、海绵、电焊笔等工具,一侧的柜子上放满已修复好的各种青铜器。
    院长徐长青介绍,从残破的青铜器到博物馆里光鲜亮丽的展品,要经过诊断、清洗、整形、补配、焊接、做旧等一系列程序。目前,已有100多件青铜器完成修复,有编钟、博山炉、连枝灯、铜鼎、铜壶等。条件成熟时,它们将被补充进省博物馆“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中,与观众见面。
    (文 / 图 全媒体记者陈文秀 实习生陈学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