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如果北京的博物馆有微信,还都在一个群里,它们会就这个话题聊些什么呢? 小众博物馆率先发言:“博物馆早就不再是只谈历史的‘老学究’了,收藏传统,也活在当下,展现未来。” 确实,看看北京博物馆的“朋友圈”,北京百年世界老电话博物馆、北京老爷车博物馆、铁道兵纪念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北京警察博物馆、北京自来水博物馆等均是实名认证。除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综合类的大馆,几乎每个区都聚集了不少专题性博物馆。 历时三年修缮改造完成的东四胡同博物馆,说起话来京腔京韵。“我讲的是北京四九城的事儿,说的是老传统,但我的展览特别潮,是北京的一座文化会客厅。来我这参观的,青年人和外国人挺多。我有一个印象瓦舍展区。透明瓦片伴随传统音乐此起彼伏,让人仿佛进入历史回廊,用艺术装置的手法唤起大家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让瓦片成为历史。” 东四胡同博物馆 “我们博物院年客流量稳居世界博物馆之首。”故宫博物院算是北京资历最老的博物馆之一,说话丝毫没有老古董的劲头儿。清明小假期故宫三天客流量达24万人次,每天都是上限。故宫请了雁翅楼做代言:“原来我是仓库,常年堆放39万件文物,它们被移走后,我和午门一起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展厅。《千里江山图》、金瓯永固杯等国宝都来了。” 故宫博物院雁翅楼 最近几年,北京的博物馆在变着花样地扩大“开放”。包括故宫在内,一年北京的大小博物馆举办约400场展览,“8+”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携手,带着展板走进社区;首都博物馆每逢周六延时开放至晚上8点;还有藏在高校里的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都纷纷亮绝活。很多博物馆还主动承担起为公众提供知识、提升公民涵养的教育功能。就说去年北京着力打造的文化品牌“闻·悟北京”吧,四大主题活动和一大作品征集活动串联全年,不光走进学校、社区,和曲艺工作者联合打造了系列文物主题的文艺作品,邀请盲人朋友们用指尖感受博物馆气息,更有各个年龄段、不同社会角色的博物馆爱好者记录下他们与“闻·悟北京”之间那段奇妙的回忆。 盲人朋友感受文物魅力 不少博物馆还努力在网络空间“开疆拓土”。去年,故宫网站的访问量8.91亿+,微博更是成了“段子手”,一场冬雪落与不落、扫与不扫都成为与网友互动的话题。故宫还帮很多人实现了北京二环内买房的梦想——“故宫社区不是我讲你听,而是你讲我也听,对藏品的感受,对展览的意见,大家一起讨论。积分够了,就能在紫禁城里‘盖房’。” 去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北京未设实体主会场,而是推出“超级‘链’接下的博物馆:网络5·18”活动。公众通过手机端、PC端进入实时链接,参与到博物馆的文化体验中来。 博物馆圈也以声会友,大觉寺里潺潺的泉水声,大钟寺里浑厚的钟声……这些您想得到、想不到的博物馆里的经典之声,汇编成一段段不超过1分钟的“博物馆声音”,北京市文物局还邀请视障人士剪辑制作,作为博物馆日的特殊礼物献给广大市民。 走进博物馆已经成为不少北京人生活的一部分,是当之无愧的文化“中枢”。 首都博物馆对今年的话题“传统的未来”挺有感触。“博物馆是记录和讲述人类文明传承的机构。随着城市副中心启用,首博东馆将在通州建成,以展示三千多年北京城发展历程为主,主讲‘城’事。城市副中心涉及很多单位搬家,我们主动去收集了很多单位的老门牌、印着办公地址的信纸和信封,等等。这些对于未来而言,都是原汁原味的北京故事。也肯定会有有趣的文创,欢迎大家选购。” 北京的博物馆都在推销自己的文化——文博衍生品创意设计大赛800多件套衍生品出炉。首都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北京石刻艺术馆、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北京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等代表性的北京地区博物馆摆上了自己的衍生品,方便人们把“北京故事”带回家。 博物馆文创的特点是讲故事,讲博物馆的故事,文化附加值更多。“送人的时候,讲一讲背后的故事,会更拿得出手呢。” 2019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临近了,热闹是必然的。北京博物馆圈立了个小目标:“北京要建成全国文化中心,博物馆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讲好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