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殷商时期白洋淀周边方国探析 1.殷商时期国家治理结构 苏秉琦将中国国家的形成概括为古国—方国(邦国)—帝国模式,基本概括了中国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国家最终形成的历史发展过程。王震中指出:“尧舜禹时代是已形成国家的邦国林立并组成族邦联盟的万国时代,夏王朝‘天下共主’的王权源于万国时代族邦联盟的盟主权,是由盟主的霸权转化而来的。” (王震中:《中国王权的诞生——兼论王权与夏商西周复合制国家结构之关系》,《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王震中的论述与苏秉琦的论述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以上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成过程的论述已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夏商周时期是方国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就目前的考古与文献学资料而言,商代较之夏代丰富许多,可以为后人更加清晰地了解商代国家社会的结构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商王朝是多元一统的复合制国家结构。《尚书·酒诰》详尽描述了商代的国家社会治理结构:“在昔殷先哲王……自成汤咸至于帝乙……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君)”,即言商代实行“内外服”制度。王室直接统治的“王畿”实行“内服”制,以百官臣卿直接实施政治统治。外服者称为侯、甸、男、卫、邦伯,即拱卫“王畿”的诸侯国,诸侯国拥有自己的官僚体系和军队,对商王具有“朝贡”和协助“征伐”的义务。如果“四土四方”一旦出现“不供不朝”的诸侯国,商王则会联合其他诸侯国对其征伐,迫使其臣服。 2.殷商时期白洋淀周边地区的方国 通过文章第一部分的论述我们知道,古白洋淀及其周边地区是商王“王畿”势力稳定的辐射范围。通过甲骨文有关的记载并结合后世的文献资料及考古发掘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在古白洋淀周围存在着者、龙方、猷、沚伯、午方、莫等诸多方国,他们成为拱卫殷商“王畿”势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将有关的方国列举如下。 1、者 甲骨卜辞(《殷墟书契菁华》2)载,武丁时期,土方进攻到者的东鄙,为害其二邑,者向商王室告急。丁山认为“者”为望都的古写(丁山:《商周史料考证》,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12月,第76页)。者在受到外敌入侵之际,首先想到的是向商王求救,这说明者国将商王作为自己的盟主,对其有紧密的依附关系。者地望在望都,望都位于古白洋淀周边,因而者应为殷商时期古白洋淀周边的方国之一。 2、龙方 甲骨卜辞(《殷契佚存》973))提到龙方。依据殷商时期的方国因山因水命名原则,学界一般认为龙方因龙山而得名。顾观光《七国地理考(四)》云:“《正义》引《括地志》云:‘北新城故城在易州遂城县西南二十里。’按:遂城县西南二十五里有龙山。”遂城县西南二十五里的龙山在今易县与徐水交界处,从而可以得出龙方地望也应在易县、徐水一带,龙方应为殷商时期古白洋淀周围的方国之一。 3、猷方 甲骨卜辞(《殷墟书契》564)、(《铁云藏龟》81)(《殷墟书契后编二卷》15)这几条卜辞,记载武丁时期曾伐猷方,猷方为商王朝的敌国。《汉书·地理志》云:涿郡有遒县。《水经注》云:“涞水上承故渎于遒县北垂,重源再发,结为长潭。南流迳遒县故城东,谓之拒马河,亦曰渠水也。”丁山先生认为“猷、猶、遒”古本一字,遒县即武丁时期所伐的猷氏故地(丁山:《商周史料考证》,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87页)。综合以上资料可以推断,猷方在今河北涿州境内。考古发掘表明,殷商势力范围最北曾经到达今天的长城沿线,与北方盛极一时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产生了激烈的交流碰撞,这种交流碰撞或许就是武丁曾伐猷方文献记载的考古学反应。猷方地望在涿州,涿州位于古白洋淀周边。因而,猷方应是殷商时期古白洋淀周围的方国之一。 4、沚伯 据胡厚宣先生《甲骨学商史论丛》统计,有关沚伯的殷墟卜辞不下五六十条,其中多与征战有关。沚伯是武丁时期委派讨伐土方、穷方的重要依靠力量。“沚”释为“水中小渚”,关于它的地望,据常征的考证,在“今涿县西部”(常征:《古燕国史探微》,聊城地区新闻出版局,1992年,第172页)。沚伯地望在涿州,涿州位于古白洋淀周边,沚伯应是殷商时期位于古白洋淀周围的方国之一。 5、午方 午方人早在6000年前就生活在今容城县的午方村一带,遗址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逸周书·世俘解》云:“大公望命御方来。丁卯,望至,告以馘俘。”(《甲骨文编》5、11、7)有“贞,遘于午方”的记载。饶宗颐先生认为“御方”“午方”即为一地点。诚如是,《逸周书》《甲骨文编》两种文献中关于午方的记载,则反映了殷商王室在午方地面进行战争,征服敌人以及战后媾和的战争画面。午方地望在容城,容城在古白洋淀的周边,因而午方应是殷商时期位于古白洋淀周围的方国之一。 6、莫 甲骨文文献(《甲骨文合集》8185)记载:“贞,王勿往于莫”,(《甲骨文合集》8184)“□寅卜,王……在莫”。莫为方国伯爵,《商代史(卷十)·商代地理与方国》将其列为“地望待考方国”。黄天树认为,相关卜辞贞卜时间在祖庚之世,为甲骨文第二期。莫字从草从日,象意字,为古暮字。《说文》云:“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草中。”笔者认为,莫应是鄚字的省文。鄚是古邑,战国赵地,西汉置为鄚县,鄚邑为貊人所建故称“貊城”,后改为“鄚城”,在今沧州市任丘县鄚州镇。《甲骨文合集》有关卜辞的记载,表明商王曾经来到过莫地,巡游过古白洋淀地区,也说明莫为殷商时期白洋淀周围的方国之一。 以上所列诸国,为甲骨文所提及的殷商时期诸国,通过其他文献资料并综合前人的学术研究,我们基本可以断定这些方国的存在,其地理位置应在古白洋淀周边,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进一步印证了古白洋淀及周边地区应是商王“王畿”势力的稳定辐射范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