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袁枚为“通天老狐”?他品茶作诗悠哉悠哉的活到了八十二!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豆腐两面去皮,每块切成十六片,晾干,用猪油熬,清烟起才下豆腐,略撒盐花一撮……” 每次读《随园食单》,都不由感慨一句,袁枚这老小子,真是会吃啊。 (一)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袁枚是浙江钱塘人,祖上有人做过小官,之后家族中并无显赫人物。 但袁枚少有才名,十二岁就中了秀才,二十四岁就得中进士。 之后外放多任知县,仕途也算顺风顺水。如无意外,袁枚应当会以三四品官员的身份致仕,青史上说不定还会留下贤臣的美誉。 但乾隆十四年,袁枚突然辞官不做了。 (以下为一组清朝仕女图片) “不过台参耳、迎送耳,为大官做奴耳。” 说白了,官场上这些是是非非,迎来送往,老子不想伺候了。 袁枚的魄力就在于当他发现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时,他能毅然决然的去追求自己的未来。 “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此时的袁枚和李白应当很聊的来。 问题是当年李白是赐金放还,再加上名声在外,人家有钱去游山玩水,可没了官职俸禄的袁枚没有。 (二)大清第一“网红”的成功 但袁枚在赚钱这方面显然很有办法。 他对于商业炒作这一块简直是天赋异禀,堪称现代“网红”们的开山祖师爷。 他买下了早就看上的隋氏废园,大肆修整一番,搞得非常“小清新”,并且拆掉了围墙,大家都可以进来游玩,很快就有了相当的知名度。 又适时推出了《随园食单》,写的妙笔生花,让人看得口齿生津,欲罢不能,为随园的人气加了把火。 一时间随园这个“网红店”也成了大清“朋友圈”的“打卡圣地”。连乾隆皇帝都曾想到随园“打个卡”,可惜未能成行。 大清朝的公务员转型做了美食网红,尤其是在“君子远庖厨”的古代,还有比这更有噱头和流量的事情嘛。 红了以后,袁枚的经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搞搞网红餐饮,写写书,再应邀写写“软文”,袁枚过得相当惬意。 (三)无法无天,通天老狐 所以袁枚的诗文也和他的个性一样,他所创建的“性灵派”,追求抒发个人真情实感,抛开那些条条框框,动不动“天下苍生”的虚文。 那句很出名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一句没有什么典故和精致结构,也不晦涩难懂,但意境全出,读后令人久久回味,不愧是“执诗坛牛耳五十载”的“诗坛盟主”。 子曰:“鬼神之事,敬而远之”,但袁枚不管,他对鬼神之事很感兴趣,不仅感兴趣,还写了本鬼故事书就叫《子不语》。 对,就是“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子不语”,全不把圣人教诲当回事,而且还意犹未尽,又写了本《续子不语》。 更让圣人无奈的事,袁枚在男女之事上也是相当开放,全不把封建礼教那套当回事。 他收了很多女弟子,反对纲常名教对于女子的压迫,鼓励女子诗文创造。 乾隆年间妇女文学的发展,袁枚是功不可没的。 当然袁枚的种种出格的事也会也会招致非议和指责。说他“倡魔道妖言,以溃诗教之防。” 但袁枚不在乎,他悠哉悠哉的活到了八十二岁,游山玩水,品茶作诗。 临终时说道“千秋万世,必有知我者。” 对于袁枚这样的人物,就像他说的一样,只有知他者才能作出准确的评价。 不过洪亮吉说他是“通天老狐”,我倒觉得挺恰当的,能把一生过得如此通透潇洒的,确实不像凡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