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族地区和谐生态文化建设迟滞的原因 1.部分政府官员对和谐生态文化建设理解不全面,未充分准备和谐生态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一是对和谐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没有弄清楚,未科学地安排好区域内和谐生态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二是对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关系的理解不全面,甚至错误地把二者理解为同一个概念。三是对和谐生态文化建设可能要面临的困难估计不够,很多官员都乐观地认为和谐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比较容易开展的工作,如恩施州来凤县一官员曾这样自信地对笔者说:“生态文化建设这项工作好开展,只要我们以政府的名义正式向外发布,下面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工作,就能够建设好和谐生态文化”。 2.和谐生态文化建设工程没有充分地考虑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划拘泥于形式,很不科学。近年来,民族地区逐渐地认识到生态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民族地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生态文化建设工程。但是,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未因地制宜地进行建设,最终的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一是把生态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保护和治理环境。二是在制定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时,未充分征求当地人民群众的意见,而是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单方面地制定规划,规划操作性不强。三是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工程时,没有考虑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四是部分生态文化建设项目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不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五是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时,没有考虑到培养村民生态素养、建构村民生态意识的紧迫性。 3.民族地区民众生态素养较低,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很不够。民众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参与程度与其生态素养有着直接关系。目前,民族地区民众的生态素养普遍偏低,我们从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恩施州民众的生态素养情况进行了深度调查。我们随机调查了50位当地居民,对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情况,有73.5%的民众表示在外用餐时全用一次性用品,只有3.8%的民众表示在外用餐时从未用过一次性用品。在节约粮食上,高达86.8%的当地居民每顿都有粮食剩余,这反映浪费粮食普遍存在于民众中。对塑料袋的使用情况,66.7%的居民对使用过的塑料袋保存下来备用,反映民众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仔细观察,大部分留用的塑料袋主要还是丢掉。综合分析看,现在民族地区民众的生态素养还是比较低的。 由于生态素养偏低,在本地生态文化建设中,多数村民不是主动参与,而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访谈中,一些村民说:“我不知道什么叫生态文化,也不知道怎么去建和谐生态文化,上面怎么说的,我们就怎么做;政府说怎么建,我们就怎么建吧。”一位从事基层工作多年的村干部发出这样的感慨:“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个地方越来越少了,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观念在我们这个地方基本上都看不到了,赌博、迷信等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却在我们这个地方非常盛行,我认为我们这里的村民离生态村民还相差很远,他们也谈不上具备了基本的生态行为。” 再就是民族地区民众对生态文化建设认识不全面。一是没有认识到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二是没有领会透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和主体力量的相互关系;三是对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四是对生态文化建设内容方面认识广度和深度不够。 4.本土民间组织发育不成熟,也没有充分借鉴国外民间组织的生态文化建设经验,以至纵深推进民族地区建设和谐生态文化的成效不明显。 中国本土民间组织发育较晚,已有民间组织运作模式与理念大多受国外民间组织的影响,仅关注自然生态环境变化及其所带来人居环境的恶化问题,而从生态文明角度关注生态文化建设的民间组织,目前在民族地区尚未出现。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应该避免走过往的老路和弯路,应该培育和扶植一大批本土民间组织,关注生态文化建设,倡导生态文化建设理念,在民族地区和谐生态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西方国家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可资借用的成功经验,武陵民族地区未充分利用当今社会接受信息多样化便利化快速化这种条件有选择地吸收相关信息,尤其是对于西方国家在其落后地区建设生态文化的形式、途径和切入点,非常有参考价值,极值得我们民族地区借鉴。 5.专家和学者对民族地区和谐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不足。生态文化建设既需要政府和民众的积极支持与参与,同样也离不开专家和学者的深入研究,尤其是相关问题的深度应用研究。虽然对于民族地区和谐生态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部分专家学者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相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是比较欠缺,有待于进一步推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