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袁东升: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的现代转型研究以武陵地区土家族木匠工艺为例(3)

http://www.newdu.com 2019-06-20 《黑龙江民族从刊》 袁东升 参加讨论

    二、土家族地区木匠工艺现代转型的原因
    笔者认为引起土家族木匠工艺现代转型的原因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经济体制、人口流动、文化环境的变化、社会需求以及木匠角色的转换等方面导致了现代木匠的快速变化。
    (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逐步地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制度制约,为当地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木匠师傅做工的地域范围圈非常狭窄,仅仅局限于自己熟悉的地方,其做工的业务范围也仅限于传统的木工业务,没有从其它方面对自己的工作地域与业务范围进行更大范围的挖掘与拓展。生活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中,木匠们也就无从改变自己诸方面的情况,也没有趋致自己发生明显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逐步推行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计划经济体制,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转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土家族地区木匠来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土家族地区木匠的心态更加开放,并具有了更大的包容性,面对外来的新式材料、复合工具以及新式技艺的冲击,他们没有退避三舍,而是积极地选择吸收,以一种积极的采借态度顺应这种变化。面对外来木工产品的大量涌入,他们没有排斥,而是在学习借鉴中改进自己产品的质量和样式,使自己生产的产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市场体制取代计划体制,改变了过去那种单调、死板的社会环境,而代之以灵活、竞争的社会文化氛围。处于这种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木匠们既感觉到了压力,也体味到了机遇的存在。他们既有所恐惧,也满怀期待。市场体制的建立,把木匠师傅一步步地推向了竞争的社会中,导引木匠从各方面来改变自己,以便契合这个变化的世界。他们时时地感叹世界变化之快,并怀疑自己是否能够适应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终而导致他们不断的完善自己,以顺应这种崭新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
    总之,经济体制的变化趋致了土家族地区木匠的自省自觉,使他们既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也认识到外来文化的优点。在此基础上,他们既继承传统中的精华,又吸收现代中的合理成分;他们灵活地处理并恰当地应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利用经济体制转型的契机,促使自己走上了一条变迁之路。
    (二)人口控制:从固定一隅到自由流动
    土家族地区传统社会中,对人口流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他们出生伊始,就生活在自己的诞生地周围,成长在自己的出生地附近。他们的活动地域仅仅局限在非常狭小的范围之内。
    随着国家对人口控制的放松,以及改革开放后人口的自由流动,土家族地区的木匠从本地走向外地,从乡村进入了城市。他们接受外面的新观念和新思想,整合传统中的观念和思想,扬弃传统木匠中的一些不合适宜的陈规陋习,改变了一些不合适的行业规矩;同时,在土家族地区木匠的歌谣唱词中,他们还增加了一些新式内容,增强了时代感。诸如这些方面的变化,都是由于社会开放度的加大与人口的自由流动而带来的直接表现。
    由于人口大范围而频繁地流动,土家木匠登上了更大的表演舞台,为自己嬴得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土家族地区的木匠师傅不仅吸收了外面木匠的工作方式,而且还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被动揽活方式,变成为现在积极主动的揽活方式。
    由于人口的自由流动,土家族地区的木匠在与外地木匠共同做工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外地木匠技术的优点并积极地采纳外地木匠先进的技术,通过比较借鉴,把它糅合进自己的传统技艺中,创新并发展了土家族地区木匠的传统技艺。
    土家族木匠的自由流动,扩充了木匠的做工地域,开阔了木匠的视野,拓展了木匠的思维,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并能为木匠的完全现代转型积累条件,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外地的优秀技艺文化,更好地创新本地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技艺文化。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人口的频繁自由流动,为当地木匠的现代转型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并加速了土家族地区木匠的现代转型速度,更快地促进了木匠各方面的变迁。
    (三)文化环境:从文化封闭到文化开放
    传统的土家族地区,由于山地地理环境阻隔的影响、交通的不便、通讯手段的落后,加之历史传统的惯性,土家族传统文化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随着社会的逐步开放,土家族地区的文化环境也发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从文化封闭过渡到了文化开放。
    文化环境的变化导致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采借、吸收,促致传统文化的变迁,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就土家族木匠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随着各民族之间的频繁交流,文化环境由封闭到开放。在开放的文化环境中,各民族相互学习、借取,交往程度不断加深。土家族地区的木匠也不例外。他们也在逐步地学习外来的先进木匠技艺。这加快了土家族木匠工艺变化的速度,并促成木匠其它方面的变化。
    第二,从文化封闭发展到文化开放,使得土家族地区木匠的揽活方式多样化。多样化的揽活方式既引起了木匠思维观念的变化,也会促使木匠之间竞争态势的加剧,还会对从业的木匠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引起木匠的现代转型。从文化封闭过渡到文化开放,在开放的文化环境中,木匠积极地改变自己,并迅速地找准自己的现代定位,以使自己能够较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四)社会需求:从单一需求到多元需求
    如果说,从国家对人口的严格控制到人口自由流动的转换是土家族地区木匠变迁的外部原因,那么,社会需求的剧烈变化就是土家族地区木匠变迁的内部原因。
    传统的土家族地区,由于各方面因素的交替影响,土家人的社会需求比较单一。作为传统民间手工艺从业人员的土家木匠,他们的工作也仅仅只是满足土家人的日常所需,与此相对应的是社会上对木匠的要求也非常简单。土家人仅在自己家里要进行一些大的修建活动或打造嫁妆的时候,才会请木匠师傅来到自己家里做工。木匠师傅制作产品的数量较少,且所制造产品的样式固定,传统的产品对木匠的技术要求不是很高,从而引起木匠变化的各种条件也就没有完全具备,木匠也就没有发生剧烈的变迁。
    但是,随着社会开放度不断增强,各种文化互动程度的加深,人们的社会需求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从单一化发展到多元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自己内部发展的需要,土家族地区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对于土家族地区的木匠,土家社会也相应地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木匠会制造房屋、打造嫁妆,还要求木匠能够装饰房屋;不仅要求他们能够制造出实用性的物品,而且要求他们制造出有艺术欣赏性的物品;不仅要求他们制造出实用又美观的产品,而且还要求他们能够制造出具有现代艺术性且能迎合当前大众需要的产品。诸如这些方面的需求,就对现代木匠快速地顺应社会多元化的变化提供了现实条件。
    当今土家人不仅要求土家木匠制造出传统的精品,而且要求他们能制造出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最新式产品;现代社会还要求土家木匠能够把现代的最新技术与传统的木匠技艺更好地结合,制造出既有民族个性,又有现代特色并具有收藏价值的物件,诸如这些方面都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土家木匠的发展变迁。
    总之,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对木匠变迁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对土家族地区木匠的现代转型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它强烈地要求土家木匠尽快地调整自己,快速地跟上社会需求变化的步调,并迎合这种多元化的诉求。
    (五)社会角色:从农业附庸到独立手工艺者
    中国是定居性农业最早出现的国家之一,在农业社会,农民世代在土地上劳作,很忠实地向土地讨生活,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他们离不开土地,土地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命脉:“万物土中生,离土活不成。田地是活宝,人人少不了。田地是黄金,有了才放心。”[6]因此,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传统土家族社会中,木匠从业人员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了他们传统上安土重迁的行为特征。一位现在专门从事木匠手艺的师傅对笔者说:几百年来我们这个地方交通极不发达,非常闭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但这是一个边、老、少、穷的地方。土地的数量不仅有限,而且土力非常贫瘠。很多农民就从土地上抽出身来,从事木匠手艺,木匠成了农民的家庭副业。因此,当传统的木匠在土地上不能获得生活的充足来源时,他们便求助于家庭副业,传统的土家族社会中,木匠职业就变成了农业生产的附庸。
    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低报酬的农业逐渐为人们放弃进而转向了副业。土家族地区从事木匠的家庭可以说是半工半农的家庭,有些家庭甚至可以说副业超过了农业,农业变成了副业——业余时间的工作,家庭手工业倒变成了主业。土家族地区这种以农为主、以家庭手工业为副的旧结合体向以工为主、以农为副的新结合体转化,确实是向前迈进了一步。
    正是由于家庭副业对农民的巨大吸引力以及有限土地的压力,使得思想开放的木工从业人员主动进行了角色的转换,由传统的农业附庸发展到了独立的手工艺者。他们开始一步步走出农村,逐渐以手工艺作为自己的谋生职业。
    木匠师傅从田地里走出来是一个异常艰难的抉择过程,也是木匠从传统走向未来关键性的一步。最初,他们开始尝试着走出去,不敢完全丢掉土地,因为在没有确保木匠这一职业完全能够养活自己的情况下,放弃土地专门从事木匠行业肯定要冒很大的风险,而“对于农民来说,变化多端的市场就像阴晴不定的天气一样”,谁也不会轻易去冒险。但是,风险是总要规避的,积极的冒险精神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和充满创新的社会中最积极的因素。于是木匠采取了边做木工边种地的生活方式。而一旦他们感到种地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不如在木工活路中相同的投入所产出的价值时,就会毅然地放弃田地而专心做木工活,在他们看来,多做一套家具就可以赚回一年种地所获的粮食。最后,土地对木匠的影响于不知不觉中变淡了:木匠对土地的眷恋渐渐减弱,土地不再是根本的价值源泉,木匠从心理上有一种自己拔自己的根的过程。就这样,木匠逐步地转换并确立了自己的新角色定位,发生了现代的转型。
    当然,木匠最终能否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还得要取决于他们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变迁着的内外部环境,在多大程度上适应了自己的新角色—独立手工艺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