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周大鸣,刘朝晖.中国人类学20年发展回顾[N].社会科学报,2002-02-28. [2]阿兰·巴纳德(Alan Barnard).人类学历史与理论[M].王建民,刘源,许丹,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1. [4]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5]杨圣敏,良警宇.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百年文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前言,3. [6]石奕龙.人类学与民族学都应为一级学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2):94-98. [7]杨圣敏.当前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1):72-78. [8]范可.边疆与民族的互构:历史过程与现实影响[J].民族研究,2017(6):58-73+125. [9]冯建勇.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叙事——基于民族学与历史学视野[J].民族研究,2018(4):25-41+124. [10]王传.学术与政治:“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与西南边疆民族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28(2):168-177+216-217. [11]王建民,等.中国民族学史(下)[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12]周星.中国民族学的文化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J].开放时代,2005(5):72. [1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民族》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321. [14]江应樑.民族学在云南[J].民族学研究,1981(1):236-250. [15]钟年.我国民族学应转向对文化的研究[J].民族学通讯(中国民族学学会编),1987(58). [16]施正一.关于发展我国民族学的几个问题[J].民族学研究,1981(1):169-180. [17]施正一.广义民族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18]冯建勇.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叙事——基于民族学与历史学视野[J].民族研究,2018(4):36. [19]郝时远.中文语境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2(5):61. [20]王明甫.“民族”辨[J].民族研究,1983(6):1-2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