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相关研究参见高丙中,《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陈庆德,潘盛之,覃雪梅,《中国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的特征与动力》,《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杨小柳,《西南山地民族现代转型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马夫,《固原市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特征及其对贫富分化的影响》,《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陈晶,《民族分层抑或民族社会分层》,《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任勇,《现代国家建构与边疆少数民族认同序列重构——基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7期。 ②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zgrkpc/dlcrkpc/dcrkpcyw/201104/t20110428_69407.htm。 ③贝克夫妇将世界范围内的现代性分为四种类型,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具有国家调控的资本主义、后传统权威政府、不完整的制度性个体化及多元宗教社会等特征,参见乌尔里希·贝克,伊丽莎白·贝克—格恩斯海姆,《个体化: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阎云翔也对中国和西欧的个体化进行了比较,并勾勒了个体化的中国模式,参见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参考文献: [1]刘绍华.中国西南诺苏(彝)地区的集市与现代性[J].思想战线,2010(1). [2][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3][德]乌尔里希·贝克,伊丽莎白·贝克—格恩斯海姆.个体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6][印度]A.R.德赛.重新评价“现代化”概念[A].[美]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7][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9][日]富永健一.“现代化”理论今日之课题——关于非西方后发展社会发展理论的探讨[A].[美]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10]孙立平.迟发展效果与迟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制约条件[J].社会学研究,1998(2). [11][日]薮野佑三.现代化理论的今天[A].[美]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12]郑宇.中国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结构转型与社会约束[J].民族研究,2011(5). [13][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4]李翠玲.少数民族工业化过程中的时间冲突——以一个云南彝族撒尼村寨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15]杨小柳.地方性知识与扶贫策略——以四川凉山美姑县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3). [16][美]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17]陈庆德,潘盛之,覃雪梅.中国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的特征与动力[J].民族研究,2004(4). [18]朱晓阳,谭颖.对中国“发展”和“发展干预”研究的反思[J].社会学研究,2010(4). [19]冯钢.整合与链和——法人团体在当代社区发展中的地位[J].社会学研究,2002(4). [20]王勇.“跨越式发展”: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权利的生成与演进[J].西北师大学报,2006(4). [21]马戎.中国人口跨地域流动及其对族际交往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9(6). [22]Gillette,Maris Boyd.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3][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4]张丙乾,等.少数民族现代化与赫哲族农户生计转型:一个分析框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8(4). [25]孙立平,王汉生,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2). [26]梁雅茜.虫草、藏药与西藏的全球化[J].文化纵横,2012(2). [27][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8][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29]付佳杰.少数民族怨气的经济根源——以四川凉山地区为例[J].文化纵横,2014(3). [30]王琛.都市生存的文化策略与族群认同——对一个苗族流动群体的个案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2006(5). [31][德]乌尔里希·贝克,伊丽莎白·贝克—格恩斯海姆.个体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2]Yinger,J.M.Intersecting Strands in the Theorization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John Rex and David Mason eds.Theories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33][秘鲁]马里奥·瓦尔戈斯·略萨.全球化、民族主义与文化认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4). [34][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5]戴晓东.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认同[J].欧洲研究,2006(3). [36]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2004(6). [37]李翠玲.市场化背景下彝汉杂居村落湖村的宗教信仰与族群认同[J].云南社会科学,2013(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