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

http://www.newdu.com 2019-08-26 中国社会科学网 朱永梅 陈金龙 参加讨论

    摘要:整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挖掘其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巩固中华民族认同,有利于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在伦理经典、文艺作品、风俗习惯、法律法规、宗教信仰方面尤为丰富。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团结教育资源 
    作者简介:朱永梅,民族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讲师;陈金龙,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本研究是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研究及案例资料整理》(16JDSZK099)及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案例教学研究与课件开发》(17027)的阶段性成果。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是少数民族保持其民族特性、民族意识的土壤。“对民族主义者而言,本土的事实本身就是受欢迎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大众教育来重新发现‘人民的’文化并且逐渐灌输对人民的民族之爱。”[1]整理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巩固中华民族认同,是“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的一条有效途径。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社会的主导思想。儒家在民族关系上主张“用夏变夷”,至汉唐时发展为“华夷一体”“夷狄进至于爵”,金元时更倡导“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3]这是一种基于文化的而不是种族的民族观念,是包容的而不是排他的民族观念。在儒家包容性民族观念的影响下,历史上我国各民族间的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这种和谐的民族关系,映射于丰富的民族团结传统文化中。伦理经典、文艺作品、风俗习惯、法律法规、宗教信仰方面的资源尤为丰富。
    一、伦理经典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
    伦理观念居于文化的核心层次,对日常行为发挥指导作用。少数民族的伦理作品,包含许多体现民族团结的理念。壮族对外人包括其他民族的人迁居到本地持有接纳包容态度,经典伦理诗《传扬歌》教导大家,“人迁来同住,盼他创成家。”“我们接他来,山边地莫吝。难种他丢荒, 留给咱村人。”在玉素甫创作伦理诗《福乐智慧》时期,喀喇汗王朝大致存在着回鹘、葛逻禄、粟特等七个民族。《福乐智慧》告诫国王,要对人民仁爱,打造文明之国;要知足及多善举。这里的“人民”显然涵盖不同民族。清朝推行民族压迫政策,但皇太极也主张民族和好:“满蒙汉三族,臂诸五味,止用酪,则过酸,止用盐,则过咸,不堪食矣。惟调和得宜,斯为美耳。今满洲、蒙古、汉人和好,岂不为善乎。”[4]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观念的扩展,必然是爱国。爱国是各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维吾尔族谚语说:“献身祖国的人誉满天下,叛离祖国的人世人咒骂。”在纳西族谚语里,有“忧国不忘驽马志,赤心千古照山河”的爱国情怀。离开家乡守卫西北的锡伯族,流传着“父母不可遗弃,中国不可背离”的格言。
    二、文艺作品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
    文艺作品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内容最为丰厚。在以想象力见长的文艺作品中,同源共祖神话蕴含了人们借助于血缘关系的想象,建构良好民族关系的理想。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中,含有多民族同源共祖母题的作品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苗族、高山族等32个少数民族有同源神话。同源神话揭示了民族间固有的同源关系,也反映了频繁的交往关系,长期的融合关系,友好的居住关系。[5]绝大多数民族都流传着关于盘古创世的母题。如壮族的《盘古创世》、土家族的《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侗族的《古老和盘古》、苗族的《盘皇造万物》,毛南族的《盘古的传说》等。在不少民族和地区至今仍有大量盘古庙遗存,流传着敬祭盘古的习俗。这充分表现出各民族之间盘古神话的广泛交流、影响、借鉴与融合。
    基于史实创作的民族团结文艺作品,是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的教育资源,文成公主是汉藏团结友好的象征。藏族文艺作品中,有丰富的诗歌、民间故事、戏剧展现这个题材。“从汉地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了不同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西藏的工艺技术打开了昌盛的大门。”在内蒙古地区广范流传王昭君的故事。王昭君成为美的化身,和平的使者,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回族中流传三宝太监郑和的故事,黎族关于洗夫人的传说,土家族“过赶年”年的传说,这类叙事极为丰裕。
    三、风俗习惯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
    各民族的团结意识,融汇于日常生活中,并经历时光的洗礼,演化为世代传承的风俗习惯。“认亲戚”,是民间模拟建构血缘关系以建立信任、密切联系的习俗。少数民族生产的物品单一,对贸易有紧迫的需求。贸易使民族之间因相互依赖产生了情感。藏族对茶叶的需求,催生了茶马交易,并密切了汉藏两族的情感。在一些商品交换尤为困难的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创造了“结亲戚”的形式。京族以出海打渔为业,需要到附近山区以鱼换米。由于交易时常需要等待,一些京族人家便与山区的壮、汉族村民“认亲戚”。这种通过“亲戚”为媒介,实现以货易货的“贸易联盟”,降低了交易的风险与成本。[6]与此相似,鄂伦春族与进山交易的满、汉商人互认亲戚,甚至延续几代人,鄂伦春人称之为“阿娇儒谙达”,意即先辈延续下来的谙达。有些“认亲戚”习俗发生于基于情感建立联系,并在生产生活上的互助中深化亲戚感情。[7]在与苗族杂居的地区,布依族青年常常跟苗族同性伙伴结拜“故同”。农忙的时候则通过换工互相帮忙,这使得相互之间的交往关系更加密切。更多的认亲戚习俗超脱了物质利益的羁绊,仅凭借感情上的喜爱就建立“亲戚”关系。据《松阳县志》载,畲民“惟乐为土人认谊父,俗谓称爹。”“虽世家大族,亦往往有之,习以为常,直呼之曰亲爹、亲娘,不足为怪也”。[8]基诺族与傣族打“老庚”是世代相继,祖辈之间、父辈之间、同辈之间互结“老庚”。认亲戚习俗密切了民族之间的联系,双方逐渐接纳对方的习俗。民族亲近感的加强,促成了族际通婚数量的增加。
    休战的盟誓,是民族政治实体之间为化解冲突而举行的重大仪式。我国各民族的本土信仰都以崇尚神灵为基础。先民们相信在神灵面前盟誓,其内容能够受到神灵的监督,违背誓言的一方将受到神灵的严厉惩罚。歃血盟誓有强大的公信力。通过盟誓的方式结束民族间的纷争,是消弭敌意,团结族群的优良传统。休战的盟誓,可以归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王朝政权与地方民族政权间的盟誓。佤族传说,佤族人卡那曼卷部落与蜀汉丞相诸葛亮曾有盟誓。卡那曼卷部落归顺蜀汉,永不反叛。卡那曼卷为佤族人世袭总王,卡那曼卷部落受到外敌侵犯,蜀汉朝廷有责任出兵救援。据《五代史》载,后,天福五年(940年),南楚王马希范与土家族土司彭仕愁订立“天福之盟”,结束溪州之战。相约“尔能恭顺,我无苛徭”,并立铜柱为信。自宋以后的历代王朝,都维持了这种关系,避免了湘西土家族地区的战乱。第二种类型是彼此对等的民族政权间的盟誓。唐蕃会盟,是藏汉友好的象征。长庆会盟后,唐蕃基本上停息了干戈。作为友好见证的会盟碑,受到藏族人民的敬奉,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第三种类型是王朝版图内不同族群间的会盟。据孟连傣族史料载,勐卯傣族首领罕罢法南下寻找新的领地时,受到佤族头人布岗的盛情接待。双方盟誓“牛角不会枯,象牙不会烂,永世长存,傣族和佤族永远是亲戚”。[9] 与此相关、相类似的记载,也是重要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
    四、宗教信仰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
    我国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历史上中原王朝推行宽容的宗教政策,为各民族推动宗教共同发展创造了条件。宗教信仰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蕴含在各民族共同发展了道教、佛教的信仰与仪式史实中。藏传佛教的兴盛离不开藏、汉、蒙古等民族的推动。清代驻藏大臣帮办和宁在《西藏赋》描述:“其寺则两昭建自唐朝,丰碑矗矗,万善兴于公主,古柳娟娟”。[10]揭示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把佛教引入西藏的功绩。藏族结合传统文化,创设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深刻影响了蒙古、土、门巴等民族。这种影响,为清朝推行“兴黄教以安众蒙古”的策略奠定基础。创立于中华本土的道教,是在与少数民族巫术文化融摄互补中不断扩大影响的。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巫傩文化中的祀神仪式,如法器仪仗,符篆偈咒,禹步手诀等,都被早期道教所吸纳。正是因为道教包含着少数民族原生宗教文化的内容,他更容易被少数民族接受。畲民奉祀的道教神有三清、三宫大帝、真武大帝、福德正神、将爷公(黑白无常)、三仙大师等。畲族对太上老君有特殊的情感,并冠之以“日月紫微星”的尊号,奉为本民族的保护神。[11]羌族以太上老君为铁匠神。壮族中形成了以本民族传统信仰麽教为主,兼蓄道教内容的师公教和道公教。
    宗教信仰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也蕴含在各民族共同反对洋教的文化入侵历史叙事中。在近代,基督宗教是伴随着欧洲列强的入侵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传教士干预地方政事,收集情报,挑拨民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列强入侵中国的文化工具。在重庆的两次酉阳教案中,土家、汉人民掀起了打洋教的风潮。云南阿墩子教案,汉藏人民联合驱逐英法传教士,白汉罗教案,怒、藏、独龙族人民烧毁天主教堂。这些资源,在西南民族地区较为丰富。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35。
    [2]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N],2019年7月17日。
    [3]樊文礼:中国古代儒家“用夏变夷”思想与理论的变迁[J],烟台大学学报,2005(3)。
    [4]清太宗实录卷42[Z],第12页。
    [5]王宪昭:我国少数民族神话中的同源共祖现象探微[J],长江大学学报,2007(6)。
    [6]《京族简史》编写组编:京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80-81。
    [7]《鄂伦春族简史》编写组编:鄂伦春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58。
    [8]高焕然:松阳县志(卷六)[Z].民国十五年刊本。
    [9]张海珍:从三次剽牛盟誓看普洱多民族关系的发展[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10]和宁:西藏赋,选自王有立主主编“中华文史丛书·八旗文经”(第四卷)[z],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影印版,赋丁第69页。
    [11]《畲族简史》编写组编:畲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9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