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现代以来,中华各民族在国家危亡的历史关头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抗击外辱、民主建国的过程中凝聚形成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开始从“自在”走向“自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施了一套以民族平等、团结和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制度和政策,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深度融合。现阶段,中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提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思想,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造提供了理论指引。作为当代中国族际治理的核心议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确立正确的价值立场,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国族认同建构。 【关键词】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作者简介】曹爱军,甘肃政法学院教授、甘肃省“飞天学者”,政治学博士。 【基金项目】甘肃政法学院“国家治理协同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甘政院发〔2018〕141号)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历史没有中断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中国历史长河中,“由于民族内部或民族之间的经济差异、战争、迁徙、通婚、混居以及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变迁等因素的影响,民族本身必然经常地发生分化、聚合或与其他民族交融”。在频繁而密切的交往互动中,各个民族之间结成了多源多流、源流交错的复杂关系,逐渐形成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关系格局。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在经常性的交往互动与广泛的交流整合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字基本统一、观念基本相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中国56个民族都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56个民族在历史演进中互相交流、吸收,互相依存、融合,凝聚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当今时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需要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国家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情形下,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视角,系统梳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理论内涵与行动逻辑,无疑是关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各民族交往与融合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大势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之所以能够维系历史的延续,至关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华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相互交往、交流,彼此吸收、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 (一) 二十世纪前中华各民族的交往互动与融合 在中国历史上,有五次民族大迁徙、大互动、大融合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第一次是炎黄时代至夏商周时期。上古时代,在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生活着两大部落集团——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他们与周边族群在互动和冲突中不断发展壮大,尔后炎黄两大部落在长期争斗中逐渐融合形成了炎黄部落集团。之后,中国历经尧舜禹时代进入了夏商周时代,华夏族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凝聚形成。第二次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中原各诸侯国在频繁的征伐中促进了华夏族的凝聚。在此过程中,华夏族各诸侯国与周边的北狄、西戎、东夷、南蛮、羌、百越等族群在频繁的战争和经济交流中不断互动交融。一些族群逐渐融入了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华夏族的规模不断壮大。尔后,秦统一中原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汉承秦制,王朝国家体制得以建立和巩固,在此过程中华夏族逐渐演化为汉族。第三次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割据战乱时期,不同民族在割据政权兴替中形成了人口迁徙、杂居相处和交往互动,各民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样式相互影响、彼此渗透,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大同化、大融合。第四次是五代十国至辽宋金元时期。这一时期,中原汉族政权的控制范围在缩小,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壮大起来,契丹、女真、党项等大量进入中原,与当地汉族融为一体;中原的部分汉族也因战乱再次南迁,壮大了南方的汉族群体。第五次是明清时期。明王朝的统治者为了提高其统治力和影响力,不仅强化了中央集权政治,而且展开了较大范围的文化交流。北方的少数民族向汉族地区迁居,他们在与汉族的交往互动中逐渐适应了汉族文化,留在中原的少数民族大多改用汉姓,促进了新的融合。清王朝在入关前,他们就与蒙古东部诸部互通婚姻,在满蒙之间进行民族和文化的融合,建立起了满蒙联盟。入关后,满汉之间的地域界线彻底被打破,清朝统治者意识到融入中原文化对其统治的重要性,采取了主动适应、融入中原文化的政策,主动把满人的文化、语言和宗教与汉族文化融合在一起,推动了满汉的融合及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实现了中华文化较大范围的认同和融合。 各民族之间频繁的交往互动和相互融合,是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总体趋势,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这是不容回避也是不可更改的事实。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逐渐形成,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实现了由松散到紧密、由交往交流到相互融合的认同整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