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杨念群:晚清时期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学术流变——“同化论”“根基论”“建构论”之反思

http://www.newdu.com 2019-09-25 《天津社会科学》2019年第 杨念群 参加讨论

    【摘要】“民族主义”成为史学界讨论的热点,其渊源可追溯至晚清立宪派与革命派关于改革不同路向的争议,故“民族主义”研究长期受到“同化论”“汉化论”等思维模式的影响,比较强调其历史起源同一性与连续性的特点。随着人类学与概念史研究方法的引入,学界对“民族”“国族”“族群”“种族”概念的区别有了更加严格的界定,从而把“民族主义”的产生看作古代与近现代交织互动的产物,而后现代、后殖民理论的介入,则更强调“民族主义”是现代社会有意建构的结果。“民族主义”研究的三种取向各有利弊,“同化论”过度突出汉民族文化创造具有压倒性的典范意义,从而有意无意地压抑了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独特性的阐释;“根基论”则过多关注文化传承的延续意义,而较少顾及文化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可能发生的复杂变异;“建构论”则只关心文化传统在近代被塑造的过程,而完全忽略了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延续性涵义。
    【关键词】民族主义;同化论;根基论;建构论
    【作者简介】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民族主义”是近年来学界讨论的热点,“民族主义”的产生不但与晚清以来改革风潮的兴起和革命言行的激化趋势密切相关,也与西方流行的社会科学思潮及诸多政治势力的渗入和影响摆脱不开干系。“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乃至“中华民族”等新型概念的表达与传播更是构成了互为表里的关系。比较传统的说法是,中国自古就有“民族”的概念,“中华民族”毋庸置疑地产生于数千年前,源远流长一直延续至今,这种“根基论”式的说法长期以来几乎变成了教科书般的标准表述。还有一种说法是,所谓“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以“汉族”为核心主体,在不断吸收周边少数族群的过程中逐渐把它们融合进以儒家思想和制度为中心的中国历史框架,从而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种“同化论”的逻辑长期主导着民族主义研究的基本取向,使得是否具有汉族文化特点成为判定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唯一标准。近些年随着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的持续涌入,中国学界开始对“民族”“民族—国家”“族群”“国族”等概念重新进行了严格定义,使得有关“中华民族”的讨论更多具有了当代社会科学的色彩。“后现代”“后殖民”理论的介入更是把“中华民族”当作一个近代“建构”的产物,不承认其具有近代以前的历史意义,从而隔断了“中华民族”与前近代中国历史的延续性,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本文拟对上述诸种研究意图及其分析框架作一初步辨析与评估,并分析讨论其争议产生的历史根源与现实原因。
    一、晚清立宪派与革命党论争中的“民族主义”议题
    “民族主义”的形成与晚清以来立宪派和革命党人对关于“什么是民族”的自觉意识及由此产生的歧义与争论有关,近代意义上“民族”一词的出现基本可以被认定应归功于梁启超、章太炎、杨度或者更早的王韬等人。但也有些不同意见,如有学者以康有为在1898年所上《请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中提到“民族之治”为据,而断定康有为已经开始从西方民族主义的角度理解“民族”的涵义,这应该是最早对“民族”的近代式解读。
    晚清以来“民族主义”论述的产生与当时学人的政治立场无法分开,在很多场合根本不能以纯粹的学理讨论加以对待,即以晚清舆论倾向而言,“民族主义”论述基本分属于立宪派和革命派两端,实际上构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民族观”。立宪派认为“中华民族”应该包括满、蒙、藏、回等族群,如梁启超称“中华民族”实际上是由苗种、汉种、图伯特种、蒙古种、匈奴种、通古斯族六个种族组成。梁启超首次提出“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亦即“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而革命派则鲜明地扬起了“反满”的旗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把非汉族群排斥在革命和建国的行列之外。在梁启超看来革命派的“民族观”属于“小民族主义”,立宪派持有的“大民族主义”与“小民族主义”相对立。有趣的是,民国初年的一些民族史著作却基本沿袭了梁启超的民族分类框架。1935年出版的宋文炳编写的《中国民族史》一书,其第二编第三章就以“通古斯的汉化”为题,“通古斯”就是指“满族”,其民族分类完全继承了梁启超的看法。
    当代学者对梁启超的“大民族主义”与“小民族主义”的划分多有回应,只不过带有更多的政治意识形态思辨色彩。如陶绪就认为,晚清存在着两种“民族观”,一种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以满汉合一、满汉平等为特征的民族观;另一种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反清复汉、排满革命为特征的民族观。前一种民族观主张在“同化论”的指导下把国内各民族融合为单一的中华民族的思想与在皇帝的旗帜下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思想相结合,因而其民族观与政治观交织在一起。而革命派的“民族观”又裂变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派民族观与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粹派民族观。前者主张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并行不悖,民族民主革命一次完成,而后者则强调汉人在文化上的优越感,主张反清复汉,带有浓厚的大汉族主义的文化色彩。这实际上就是重述任公的大小民族主义观念,只不过贴上了现代阶级划分的标签。皮明勇的看法是,所谓“大民族主义”就是把包括汉、满、蒙、回、藏等在内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当作一个大的中华民族整体,并认为列强对中国任何一部分的侵略都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应一律平等,并在此基础上联合成一个大的中华民族,一致对付东西方列强。孙中山后来提出的“五族共和”构想即体现出这个思路。而“小民族主义”即指“大汉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两种,强调汉族的文明优势和主体地位,是“华夷之辨”说的延续,亦是“同化论”的变相表述。晚清一些革命党人如孙中山就不断在大小民族主义和与之相关的“同化论”之间徘徊摇摆。孙中山虽然一度倡导“五族共和”的“大民族主义”,但不久又回归汉族的主体性,号召各族人民应在汉族的引领下,实现“共和”目标,所以其思想又重新回到了“小民族主义”一端。朱维铮则看出了清末革命党“反满”言论特别是孙中山架构“民族主义”理论时所遭遇的困境。他注意到,除非革命党把“中华”疆域的界定“恢复”到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由叛明到称帝时期的限度,否则视满洲为“异族”,提出“驱除鞑虏”的口号,在实践中便等同于分裂中国的版图。但随着孙中山被日益神化,造成史界曲说文饰必贻尘谤,攻其一点也难服众的处境,形成论其功又指其过的混乱。后来论者常常把民族问题与文化问题混作一谈,在判断清末民族主义的具体取向的时候,往往使用双重尺度随意评断,常常陷于悖论,如凡涉及反满时常用属于文化尺度的同化说予以批评,涉及排外时却总用属于政治尺度的爱国论进行辩护。朱维铮提醒说,那个时代的民族主义诉求,无论实践取向有多大差异,在民族主义概念的诠释上,都应用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兴起的历史和民族主义涵义的解释作为参照系。但诉求者在实践取向方面的差异,又使他们倾向对清帝国的民族问题与近代欧洲的历史和现状的不同缺乏客观分析,往往对参照系采取各取所需的实用态度。
    既然民族主义在清末已形成普遍的政治诉求,那就很难用所谓传统的“夷夏之辨”进行解释。政治诉求总是针对政治现状,诉求的语言难免呈现出古老或是外来,甚或两者混合的特征,但终归是诉求者对于现状基本看法的一种概括,假如考察这种诉求,不是首先考察引发诉求的历史状况,而是首先去追究诉求的口号合不合某种先定的尺度,只能说是舍本逐末。这与清朝的统治策略有关,清朝统治者一方面欣羡华夏文明,一方面亦出于被同化的恐惧,不断严分满汉界限,强调对满洲特权的维系,于是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便会显得紧张犹疑。对这种现象的结构性认知,自然也反射出这种矛盾现象,孙中山同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和“创立合众政府”这两个极不相容的纲领就是这种冲突紧张的反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