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定钱漕征价之前,苏属清厘了各项陋规,以减轻州县负担。其中最主要的,是裁革海运津贴。如前所述,漕粮河运时代,旗丁帮费成为州县漕务最沉重的负担,亦为浮收之源。道咸之际,江苏漕粮改行海运后,旗丁不再参与挽运,帮费却基本保留,由省一级按原有额数向各州县摊派,改充海运运费、耗米之需,易名海运津贴。这意味着,改行海运后,州县的支出结构未有大的变化,江苏地方官仍以海运津贴为借口,持续浮收勒折。(20)且在同治四年之前,裁革海运津贴从未出现在江苏官员的相关议论中。 同治四年五月初二日,籍隶吴江的侍郎殷兆镛奏请裁革江苏海运津贴,裁撤该省厘捐,矛头直指李鸿章。殷兆镛奏称,他于福建试差途中经过浙江,访知该省厘剔漕弊,“既除大小户名目,又复裁革津贴,实为浮收一途拔本塞源之善政”。此前一年,浙江奏准裁革海运津贴,相关经费改由漕截、行月及屯租各正项内动支,定为每石8钱。(21)殷氏认为,江苏之漕弊甚于浙江,亟应查照浙省章程,“裁去海运津贴,不使州县有所藉口,以清浮收之源”。(22)这一事件造成江苏官绅之间的紧张,使得江苏督抚颇为被动,直接推动了海运津贴的裁革。 是年筹议之时,刘郇膏原拟将海运津贴纳入漕粮征价,每石随征1000文,即仍由民间负担。(23)但李鸿章等最终决定在正项内筹措经费,取消海运津贴。同治四年九月初九日,李鸿章、刘郇膏复奏裁革津贴一事。据称,苏省漕项额数远不及浙江,但距沪较近,海运经费定以每石7钱,勉强敷用。按苏省交仓漕粮100万石计算,共需经费74.8万两。这意味着,约有74.8万两的海运津贴不再浮征于民,转于随漕正项内动支。这些款项包括:(1)节省河运给丁耗米、漕赠米、行月粮减剩,共可粜变得银336700两;(2)苏松、江安粮道节省之六分漕项银(即漕项银内留省支用部分),分别为281800余两、41800余两;(3)苏、太等卫屯折漕项银19100余两,月粮米折银10400余两;(4)金山帮屯田津贴8830两。以上四款共可得银698630余两,不敷银49300余两,于江苏各卫帮津租内酌提济用。再有不足,即于苏松粮道之四分漕项银(即漕项银内报部候拨部分)内随时凑拨。(24) 从账面上看,以上各款确实取代了海运津贴。然据当日经费动拨之常态,如此众多的款项极难按时、足额到位,而漕粮必须限时起运,运费不可稍有或缺。曾任江苏布政使的吴煦便认为,漕项银征解、奏销较缓,历年赋额“必两年后始能解清”,以此“缓款”抵海运之“急用”,“临时必致有米无银”,有误起运。(25)后来的情况果然证实了吴煦的担忧,同治末年,各属漕项“积惯拖欠,任催不解”,江苏只得“于道库移挪筹垫,遂致库款支绌”。(26)光绪五年(1879),两江总督沈葆桢奏称,江苏海运运费“递年不敷甚巨,全赖藩库挪款垫用”。(27)可见,同治四年的海运经费筹措案未见实效,相关各款难以到位,仍赖藩、道库之挪移。因此,裁革海运津贴在节流方面的效果,似不应做太高估计。(28) 除海运津贴外,州县另有各级陋规之负担。同治二年三月,郭嵩焘详称:“至于改定漕章,尤在先除陋规。”州县之漕粮盈余,分润者众多,上则有道府等衙门、同城文武漕规,及其所荐幕友、经纪脩金,下则有索规绅衿需要打点。(29)郭氏指出,其所在粮道衙门旧规,“如临仓、领斛各款,名目繁多,皆取给于漕粮”。他建议由粮道衙门先行禁绝,仿照此前湖北、江西旧案,将陋规“列款裁禁,以垂永久”。(30) 但郭嵩焘不久即离任,其意见未被采纳。曾国藩的态度,则直接影响了此事之操作。同治四年初,常州府知府高悌禀请革除知府陋规。曾国藩批复:革除陋规,另筹公费,自为善策,但难以推广各属,因经常之费不易筹措。他特别强调,不必将裁革陋规奏立定章。盖一旦如此办理,人皆视为分内固有之款,不肖者势必别求需索。此外,各属通行的章程效果未必理想,不若因地制宜,灵活办理,“酌立暂章”。(31)曾氏认为,以明定章程的方式裁减陋规,并不能真正限制陋规。且一旦奏定通省一律之章程,也会对实际操作形成束缚。这来自于他对江西钱漕改章的反思。 同治四年五月,李鸿章奏明江苏裁减钱漕浮收实数,称向来州县地丁银解司之倾熔、火工等规费一律减半饬提,漕粮陋规亦大加删减,以羡余所入“勉敷办公”为准。(32)是年九月议裁革海运津贴,李鸿章又称:“州县向来征漕一切陋规名目极为繁琐”,经“各属核实裁减,只期勉敷办公之用”,裁减之数与海运津贴相埒,计银70余万两。(33)但该折并未开列陋规之款目,额数也表述得颇为含糊。这与此前湖北、江西之明定章程、详列款额,形成鲜明对照。当年十二月,赵烈文在友人处见《新漕删减浮费章程》一本,内载江苏州县酌留每岁办漕经费、日用、捐摊等必不可少之项,约银3.5万两,此外则作为浮费裁革。赵氏感慨:“已删减者如是,未删减者可知;可形诸笔墨者如是,不可形诸笔墨者可知,牵中如是,费多者可知。”(34)身为曾国藩重要幕僚的赵烈文,也只能从友人处一窥章程,估算浮费之规模,可见裁革陋规之细节确未形诸公牍,仅有“勉敷办公”这一大致标准。 至同治四年冬,海运津贴与钱漕陋规既革,浮收之源已除。同时,江苏减赋业已定案,苏州、常州等府也于是冬恢复漕粮征解。十二月十八日,李鸿章奏明是年江苏漕粮、地丁征收情形,大体确立了钱漕新章。(35)其奏称: 国家维正之供,例有定额。虽浮勒必应严禁,而例所不赅、事所必需之款,仍不能不酌留有余,以资办公。 钱漕正项虽有定额,严禁浮勒,然衡诸当时实情与向来惯例,办公必需之款亦需酌留。所谓“例所不劾、事所必需之款”,大致有四类: (1)漕粮以本色起解,质量有严格要求,然征自民间之米“断难一律干洁”,必须适当挑拣。且漕粮“自开仓以至兑运,既需时日,即有折耗”,此外尚有“仓廒铺垫、船只剥运之费”。 (2)当日各属仓廒未经修复者尚多,漕粮不得不兼征折色。且战前苏漕“向办折价”,因“零星小户及离城鸾远之区,不能如期赴仓交米,是以变通折收,必须分派书差,随带册串,赴乡催缴”。如此办理,书差下乡之辛饭、盘费、油烛、纸张之需较多。且折价收齐之后,“时已交春,米价增昂”,采买米石有额外之赔垫。 (3)地丁、漕项钱粮,向有解省运费、倾熔、火工,以及印造两忙册籍、串票之费。 (4)摊捐之款(即来自各上级衙门的公务摊派),其他州县办公必不可缺之需。 概而言之,即为本色、折色漕粮及地丁钱粮的征收用款,及州县的行政经费。由于当日财政结构的缺陷,上述必要之费既无法于正项内开支,州县官之养廉银、俸银更是远不敷用。因此,地方官取诸钱漕盈余,“以公济公”,成为官民认可之惯例。因此而产生的额外加征,通常不被简单地视作浮收。 同治四年苏属议定的钱漕征价,已包含以上费用。此外,李鸿章还参酌已经奏准的浙江、江西及安徽章程,议定征价如下:漕粮本色每石酌加余耗3斗,折色每石年内收钱4500文,迟至年外完纳,每石加至5000文;地丁钱粮每两折钱2000文。尽管李鸿章并未解释以上数目的由来,然据时人描述,该征价系依据糙米、银钱市价算得。漕粮本色征价参酌浙江(每石加征2斗5升),定为每石加征余耗3斗。折色征价亦据此计算,开征时糙米市价约3500文/石,漕价加征30%,定为4500文/石。(36)地丁征价则在1400文/两的银价基础上加征公费600文,定为2000文/两。(37)据李鸿章奏称,以上征价较江西、安徽、浙江三省章程“有绌无赢”,“较从前小户完数,所减几及一倍”。(38)但他特别注明:当年“米价较贵,银价较贱”,该征价“不能遽为成例,应俟均平之时,酌中定值,勒石永遵”。(39) 重定钱漕征价的意义不仅在于减价,更在于均赋。征价既定,“绅民一律遵完,不准再有大户名目”。关于新章推行,江苏督抚最担心的是,如“大户仍前包抗短欠”,则州县漕务必需之费无从取资,非挪移正帑,即浮勒小户,这正是嘉道以来之积习。自同治二年初议减浮,苏属官员便将大小户问题视作漕务积弊之最甚者。在他们的表述中,漕粮改行海运后,旗丁需索之弊已除,大户之包揽短欠便成为浮收之源。此次重定征价,大户负担有相应的提升,此前享有的短价、注荒等特殊利益势必受损。因此,绅衿的阻扰谤毁将是最大的阻力。 故同治四年十二月请定新章时,李鸿章也奏请“明降谕旨,永禁大小户名目,其包漕索规诸弊,一律从严禁革”,“如有大户仍前抗欠以及任意短交,无论京外职官、举贡生监,即当据实分别奏咨褫革勒追”。(40)同日,李鸿章另片奏称,是年钱漕开征后,长洲县大户、前署浙江孝丰知县赵廷彩经再四催追,漕粮颗粒无完,地漕银仅缴1/10,请先行革职,提案追究。(41)如此办理,实因苏属大户巨室众多,“其力足以陵压州县,州县不敢较也”,甚至督抚亦不无忌惮,故需明降谕旨,以作护符。(42) 十二月十六日,同治帝有旨,嗣后江苏开征漕米、漕折,其大小户名目、包漕索规诸弊永远禁革。“如有京外职官、举贡生监仍藉大户为名,与各州县为难,营私抗玩,即著该省督抚奏请褫革,从严惩办”。各州县务当“秉公征收,亦不准于例定折价之外,稍有浮冒”,如“抑勒违则,从严参办”。(43)中枢的关注点在于永禁大小户名目,而是年“例定折价”已成为新的征收标准,钱漕新章就此议准。 然至同治四年末,钱漕新章仍只是暂章,新的征价制度尚在形成之中。其中的关键问题是钱漕征价(尤其是漕价)的调节。由于同治四年末的奏折未对新章中的加征部分做出解释,时人不乏批评之声。同治五年(1866),镇洋绅士叶裕仁致书江苏布政使王大经称,是年漕价每石4500文,“以今米价计,几倍收矣”。州县因仓廒未建,“固已受改折之利,不复被以勒折之名,而公议浮收,尤属坦然无忌”。他认为,以4500文之价计之,州县于正供、津贴之外,“所需一岁支销,疑不须如此赢余”。(44)叶氏敏锐地捕捉到新章的冲击:漕粮折征的合理化与法定征价的提高,也注意到州县盈余之丰沛。冯桂芬也批评道,苏省督抚州县“可以仓廒未建为辞,一概勒折”,折价远高于当日米价。他认为,理想的漕价方案是:漕粮以本色征收,若征折色,“则交本年时值一石之价”。此外,无论本折每石随交公费500文。(45)同年,无锡绅士秦缃业也表达了相似的态度。他指出,本年米价不过2000余文,若仍照上年的4500文征收,“则不啻倍而且过之矣”。闻本年折价减为4200文/石,“外示体恤,实已倍收”。据他计算,州县每石盈余1300文—1400文,“所盈若此,尚得谓之不浮收乎”。因此,秦缃业建议,漕粮征价当随米价浮动,不可永以4500文为准,否则米贱病民,米贵病官。他的变通方案是:漕粮每完米1石,外加1000文,以作津贴之费。如改折征收,折价“仍照(米粮)时价合算,毋许稍有参差,而千钱之津贴如故”。如此无论本折,州县均可获每石1000文之津贴,“绰乎有余矣”。(46) 秦缃业、冯桂芬等人的意见是否影响到江苏督抚的决策,笔者未见相关记载。但他们的方案(特别是秦氏之《折漕变通议》),确实与同治五年以降苏属的漕粮定价机制不谋而合。同治五年十二月,李鸿章奏请因时变通,酌定本年漕价。据称,现届新漕开征,“从前仓廒被毁者,修复仍多未齐”,各厅州县漕粮请仍照上届成案,本折兼收,听从民便。本年各属秋成中稔,米价较上年平减,漕粮征价“应即查照市价,酌量变通”: 拟请将今届冬漕完折色者,每石收制钱三千二百文,加公费钱一千文,计较上年减收钱三百文。其完本色者,裁去应加余耗三斗,亦改交公费钱一千文。如迟至年外,仍无分本折,均加收钱五百文,以敷办公之用。(47) 是年漕价因米价下降,每石较上年核减300文,定为4200文,年外仍加收500文。随着这一调整,江苏开始确立新的定价方式:漕价=正项+公费(1000文/石)。以该年为例,完折色者,漕价为米价3200文+1000文=4200文;完本色者,每石之加征亦由上年的余耗3斗改为公费1000文。如与上年相较,同治五年的显著变化在于明定公费。每石1000文成为固定的加征额数,由此确立了新的定价机制。1000文之数据同治四年米价(3500文/石),从余耗3斗折算而来。此后米价逐年递减,1000文之公费却保持不变,州县之盈余相当稳定。(48)除公费外,漕粮向例每石随征费脚钱52文,但该款通常不计入漕价内。(49) 同治六年、七年(1867、1868),江苏的漕粮征价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治六年末,曾国藩、丁日昌明确了公费的地位。曾氏奏称:随漕公费“系抵办漕一切要需”,若收不足额,势必贻误漕运。然刁顽之户恐“恃符把持,意图抗欠,其将漕米完纳,以公费为无关紧要,任意延欠”。自是年起,若粮户只完漕粮正项、不纳公费,即“比照抗粮之例,从严惩办”。(50)可见,江苏督抚担心绅衿以加征公费为借口,仍前抗欠短交。而经此确认,公费之地位已同于正项。同治七年,丁日昌又完善了米价的核定机制。按业户完漕先后不一,期间米价起伏波动,是以漕价“不得不折中核定,期敷办公而不致多取于民”。(51)其操作方式,是由布政使、粮道博访米牙粜籴、业户折租各价,酌中定数。(52) 同治六年、七年间,地丁征价也首次随银价变动作出调整。同治四年,地丁银每两征收2000文,其时银价约为1400文上下,故公费600文已足敷办公。至同治六年,银价大涨,每两易钱1600余文,州县公费遂形支绌。曾国藩奏称,如至七年上忙开征时,银价仍昂,应请酌增征价。(53)然该议为户部所驳,司农覆奏:“上下忙条银每两连公费收钱二千文,系属奏定之案,本届银价虽稍有增昂,不得再议加增,致竭民力。”尽管同治四年奏案中声明“银米翔贵,与时变通”,然对比同期下调漕价,酌增地丁征价显然阻力较大。至同治七年上忙,丁日昌再请酌增,是年银价持续增昂,每两易钱1700文,州县办公愈形支绌,纷纷禀请酌加。丁氏认为:“如照现在银价,须加钱三百文,惟念民困未苏,深恐力有未逮”,故“酌中定值”,请自本年上忙起,每石折征2200文。嗣后征价“总就市价为低昂,使官民两无亏累,始足以禁私加而免藉口”。他特别强调,苏属州县征收钱粮,其分设乡柜、纸张串票、易银解省各环节,在在需费,悉于公费中支销,并不取之于民。故公费“非归州县之羡余,实禁浮收之枢纽”。(54)该奏终获议准,同治七年上忙起,江苏地丁征价增至每两2200文。 除因银、米价变动之调整外,钱漕征价也根据区域差异做了调适。在通省一律的征价下,有两地略有不同:一是丹徒,一是嘉定、宝山。丹徒为苏省著名苦缺,地丁征价较低,民间每两只完1496文,向系征不敷解。同治五年,李鸿章已指出,该县未便照每两2000文征收,应于漕粮征价内“通筹挹注”。(55)同治七年,该县钱漕一并启征,地丁征价过低的问题因此凸显。经丁日昌奏准,自是年起,丹徒漕价于通省征价外,“其随交公费每石加收钱五百文”,共计1500文,以维持较低的地丁征价惯例。(56) 嘉定、宝山的特殊性在于,早在同治五年之前,两县便已实行了类似于同治新章的漕粮征解与定价制度。嘉定自明前期以来,逐渐确立以棉业生产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结构,其地产米较少,万历年间其漕粮已获永折。(57)清初以来,嘉、宝二县尚需起解白粮,向系民折官办,即由官采办米石,再向民折征,每岁折价由官绅据当年市价会议核定。(58)同治五年,苏属新章既定,嘉定职员廖寿丰遂于督察院呈请嘉、宝两县照通省漕价办理,无须官绅会议。经户部议准,定以每石折价4500文,年外加收500文。同治六年,知县汪福安以通省漕价酌减,请另定嘉定、宝山折价。经抚、藩议准,两县漕粮民折官办,年外开征,与他属年内开征不同,应历年另行奏请。是年,嘉定绅士王汝润记:“闻今年以后,(白粮)京中颁价下来,以后不议。”(59)同治八年(1869)起,嘉、宝漕价较通省漕价酌加500文,年外加价定为300文,较他属少收200文,成为相对固定的惯例。(60)除数额上略有差异外,嘉、宝两县确立了与各属相同的定价逻辑。 至同治八年,苏属钱漕新章自草创试行,历经四届,递有改进,征收之际官民相安,卓有成效。是年,苏属初拟《征收条漕永远章程》。(61)同治九年(1870)冬,该章程勒石各州县,公示官民共同遵守,这意味着新章已成为永久章程。章程之内容包括:(1)漕粮每岁开征前,藩司、粮道确访民牙粜籴、业户折租各价,酌中核定米价。除民折官办之嘉定、宝山另行定价外,各州县漕粮完折色者,每石按市价另加公费1000文,并照例随征费脚52文;完本色者,每米一石之外,随征公费、费脚1052文,其年外均加500文。漕粮本折兼收,听从民便。(2)地丁银每两照市价折钱征收外,另加公费600文。征价随银价涨落,随时增减,并将奏定征价明示柜前,业户遵照完纳。(3)业户应完钱漕,除正供、公费、脚费外,别无应收银米,如有多收颗粒分文,分别官参吏办;倘业户短缴抗玩,亦从严究办。(62) 同治中期,江苏依据嘉道以来的钱漕折征惯例,确立了每岁根据银米市价核定田赋征价的弹性定价机制。其中政府的盈余相对固定,市价增减由业户负担。其次,经奏明立案后,田赋的法定征价得到显著提升,其中公费之地位基本等同于正项,额数至少达到正项的30%(漕粮)、43%(地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