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小麦入华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在本土种植,成为长江以北地区农业经济中的稳定构成,但传入各地的时间、早期发展状况有别。就中原地区而言,麦类作物至迟在龙山时代后期传入,并在二里头时代可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种植。商周时期,先民种植规模扩大,对麦类作物资源利用强度增大。植物考古数据显示,二里岗—殷墟时期可能是麦作发展的转折期。在整个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先民对麦类作物的利用皆以小麦为主,大麦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可能有限。总的来看,麦作在农业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起愈发重要的角色,最终成为后世王朝“统一天下的力量”。在今后的发掘中,若能进一步对中小型聚落展开工作,可能有利于对不同阶层麦类作物利用策略、不同地区麦作程度的更新认识。 附记:论文写作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王祁惠赠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马永超帮忙检索了部分参考资料,一并致以谢忱。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71230)、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批准号:17RWZD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郭荣臻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靳桂云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文刊于《江汉考古》2019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