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石峁人群族属探索

http://www.newdu.com 2019-10-08 文物春秋 韩建业 参加讨论

    【摘 要】文章认为石峁人群属于传说中的黄帝后裔北狄先民,理由有四:其一,通过老虎山文化的南下与“稷放丹朱”事件的对应,可证老虎山文化游邀类型可能属于后稷族系遗存,则老虎山文化石峁类型理当属于和后稷族系同源人群的文化;其二,通过石峁类型末期较多陶寺晚期文化因素的出现,可证石峁类型可能属于姬周先祖不窋“自窜于戎狄之间”之“戎狄”文化;其三,老虎山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 —被推测为黄帝部族的遗存,文献中后稷族系和“北狄”等部分“戎狄”属于黄帝后裔,说明老虎山文化石峁类型和游邀类型一样,可能都属于黄帝后裔的遗存;其四,石峁类型的后继文化也当属于戎狄文化。
    【关键词】石峁遗址;老虎山文化;黄帝;北狄
     
    陕西神木石峁古城是近年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2],人们在惊叹其巨大体量、宏伟建筑、精美玉器、诡谲浮雕的同时,不免会联想到石峁人群的族属问题。完成如此壮举的“石峁人”到底是些什么人?在古史传说中有没有他们的位置?我曾发短文简略表达过“石峁人”或属北狄先民的观点[3],本文试做进一步的论述。
    一、石峁遗存属于老虎山文化
    首先应当明确石峁遗存的考古学文化归属。
    石峁遗址所出典型陶器,主要有双鋬鬲、敛口甗、大口尊等,和陕北其他区域以及内蒙古中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西北部龙山时代遗存的主体陶器基本一致,我们曾将这类狭义“北方地区”的龙山遗存统称为老虎山文化[4,5]。老虎山文化有不少地方性差别,可以分为若干地方类型,或者若干“亚文化”——田广金最早提出“老虎山文化”的名称,但仅用以指称内蒙古中南部龙山遗存[6];魏坚称鄂尔多斯地区龙山遗存为永兴店文化[7];张忠培称晋中龙山遗存为杏花文化[8];石峁所代表的陕北北部遗存有一定特色,如三足瓮出现最早且发达,可称之为老虎山文化石峁类型,当然称石峁文化也未尝不可[9,10]。
    发掘者将石峁古城遗存分为早、晚两期,早期流行宽裆的斝式鬲,晚期变为尖角裆的典型鬲,新出三足瓮、盉等陶器,绝对年代分别在大约公元前 2300~前 2100 年、公元前2100~前 1800 年,大致相当于我们划分的老虎山文化前期晚段和后期。
    和中原等地相比,前期阶段的老虎山文化还是比较“落后”的,虽因战争频繁而常见石墙山城,家族组织也已凸显,但缺乏大城、大墓和贵重物品,社会分工、贫富分化不明显,我们曾称之为社会发展的“北方模式”,与分化严重的“东方模式”和朴实执中的“中原模式”有一定区别[11]。至于石峁石城的超大规模,玉器、兽面纹装饰等的出现,当为其与陶寺文化传统碰撞交流的产物,并非北方地区的固有因素。
    二、老虎山文化南下临汾与“稷下丹朱”
    约公元前 2100年左右,中国东亚季风气候区出现“干冷事件”,北方长城沿线农业发展条件变得异常恶劣,曾经繁荣一时的岱海地区老虎山文化聚落群骤然消失[12],双鋬鬲、细石器镞和卜骨等北方文化因素大范围南下,一直流播到黄河中下游地区,表明在龙山前后期之交,老虎山文化有过明显的向南移动和影响态势[13]。这当中以老虎山文化南下临汾盆地最具戏剧性。
    龙山前期,在晋南临汾盆地突然出现发达的陶寺文化,陶寺都城近三百万平方米的宏大体量、豪华大墓、精美玉器等[14,15],都令人印象深刻,王文清[16]、邹衡[17]等提出陶寺文化为尧所属的陶唐氏遗存。而陶寺文化的势力范围可能已经南达黄河沿岸,西越黄河进入延安地区,分别以芮城清凉寺墓地[18]和延安芦山峁遗址[19]为代表,这两处遗址也都以出土大量精美玉器而闻名。我们曾提出,陶寺文化的出现,当为东方地区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人群西迁所致,可能对应传说中的“唐伐西夏”事件①。
    但到龙山前后期之交,风云突变,原本有斝无鬲的临汾盆地出现大量类似晋中的双鋬陶鬲,陶寺文化也因此而变为陶寺晚期文化,说明北方地区和晋西南人群之间曾经发生过激烈的冲突战争。后来的考古工作发现陶寺遗址还存在暴力屠杀、摧残女性、疯狂毁墓等现象,临汾下靳墓地、芮城清凉寺墓地的大中型墓葬也尽数被毁[20,21],由此可见老虎山文化人群“残暴”的一面,让人不由得联想到石峁所出以青年女性头骨为主的多个头骨坑是否就是杀害战俘的结果。但陶寺晚期文化之初的双鋬鬲和晋中游邀类型者更接近,更应该是晋中人群南下摧毁陶寺古城,而不一定是石峁人群。
    老虎山文化游邀类型的南下临汾和陶寺文化的衰亡,可能对应《古本竹书纪年》所记载的“稷放丹朱”事件(《山海经·海内南经》注引《古本竹书纪年》:“后稷放帝朱于丹水”)。稷或后稷,即传说中周人的始祖,钱穆等认为后稷与其母有邰氏姜嫄的居地就在晋西南地区[22]。丹朱传说中为尧子,其始居地应该就在“尧都平阳”(《汉书·地理志上》河东郡平阳条下应劭曰:“尧都也,在平河之阳。”[23]1551 《汉书·地理志下》中山国唐条下有“尧山在南”,应劭曰:“故尧国也。”[23]1632)——晋南临汾盆地,对应的考古学文化当和尧一样,为陶寺文化。由此推测,老虎山文化游邀类型有可能是最早的后稷族系文化或者最早的姬周文化,陶寺晚期文化是稍晚的姬周文化[24]。体质人类学分析结果也表明,碾子坡等周人组与陶寺、游邀等山西古代居民组有最为密切的关系[25]。邹衡早年曾将先周文化的渊源追溯到所谓光社文化,也就是晋中地区晚于游邀类型的文化,确有先见之明[26]。这样一来,同属老虎山文化的石峁类型,即便不属于后稷族系,也当与其关系极为密切,属于一个大的人群集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