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二里头文化古史属性研究的新动态及相关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9-09-24 《南方文物》2019年第2期 贺俊 参加讨论

    摘要:学界对二里头文化古史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二里头西亳说”向“二里头全为或主体夏都说”的转变。在后者为当前“基本共识”的背景之下,新世纪以来坚持、重提与倾向“二里头前夏后商说”或“二里头主体商都说”的声音却持续出现,构成目前研究中的新动态。分析表明,多学科结合中显现出的分歧性、文化与古史属性关系的或然性及对考古学学科特点认识的差异性,是造就此现状的必然因素。邹衡先生所开创的与夏商文化研究相关的结论性古史建构体系及在此基础上的后续发展,尽管仍是目前最具说服力的认识,但争议将继续存在。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在不同话语体系并存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研究广度与深度、加强理论与方法的探讨。这是推进二里头文化研究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将为上古史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是研究中国早期都邑、国家与文明史的重要对象。自1950年代初期以来,数代学人孜孜以求,已取得了丰硕成果。有统计表明,建立在文献和考古材料整合基础上的历史复原研究在其中占据了极大比例,而这其中又尤以二里头文化的古史属性研究(特指二里头遗址的都邑归属与二里头文化的族属问题)为重。由于同时期文字材料的匮乏及其他因素,导致学界对这一议题久讼不决,甚至近来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但长期以来,学界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具体观点的论证及不同学说的相互争鸣之上,其中虽涉及到一些学理上的讨论与反思,但多发生在持不同学说体系的学者之间;同时此研究议题当前也正呈现出一些有趣的现象。有鉴于此,恰逢二里头遗址发现60周年之际,本文将简要回顾二里头文化古史属性研究的学术史,归纳研究态势并以此为重点,试对相关学术现象及背后的原因略作综述与讨论,以期对推进该议题乃至上古史研究有所裨益。
    一、学史及“新动态”
    在二里头文化遗存发现之初,对其古史属性的关注就初现端倪。1953年,在河南登封玉村遗址首次发现此类遗存时,发掘者就认识到其与郑州二里岗文化分属于两个文化系统,但二者发展水平近似,“至于下层文化,应列入我国历史中的哪一阶段,颇值研究”。随后,洛达庙遗址的发掘者将在该遗址新发现的与郑州二里岗商文化存在明显不同,且相对年代早于它的文化层称为“郑州洛达庙商代文化层”,并强调它“有其独立的特征,是一个新发现的商代文化层”。从“应列入我国历史中的哪一阶段,颇值研究”到“是一个新发现的商代文化层”的不同表述,表明发掘者不仅提出了二里头文化古史属性这一议题,而且已经初步给出了答案。
    与此同时,学界对这类新发现的文化遗存也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有学者认为,郑州洛达庙、南关外等地发现的介于郑州二里岗下层文化层与龙山文化层之间的“洛达庙期”或“南关外期”文化层最可能是夏代的。另有一些学者指出,“洛达庙层”是探索夏文化值得注意的线索或对象。这些认识是在徐旭生先生一行踏查“夏墟”报告发表之前提出的,代表了当时学界对此类遗存的初步认识。此后相关研究与讨论逐步展开,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二里头西亳说”一家独大期(1959-1976年)。这一观点源自徐旭生等人调查豫西“夏墟”之行,鉴于二里头遗址出土物丰富、面积广大,且位于史籍记载的商都“西亳”所在地,他认为“如果乡人所言不虚,那在当时实为一大都会,为商汤都城的可能性很不小”。这开辟了二里头遗址商都说的先河,对后续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相关田野工作的开展,此说得到一些学者进一步的论证与支持,唯有在细节上存在一些差异。同时,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者也多次强调该说,诸如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的发掘、重要遗物的出土都被视为推断其为汤都西亳的有力证据。尽管有学者对相关认识提出商榷意见,但并未引起学界重视。
    第二阶段是“二里头主体商都说”、“二里头前夏后商说”、“二里头全为夏都说”及“二里头主体夏都说”等多元观点激烈交锋期(1977-1995年)。在1977年召开的河南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上,邹衡先生首倡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全为夏文化说,以此为契机,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夏商文化大讨论,前述多元观点在这一背景下被相关学者反复论证。这本身也成为中国考古学史上极其独特的学术景观。值得强调的是,这一时期持不同意见的学者在相互讨论过程中,结合新的材料不断补充甚至修正自己的认识,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一些共识,为下一阶段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是“二里头全为或主体夏都说”成为“基本共识”期(1996年至今)。1996年5月,“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在随后召开的“夏、商前期考古年代学研讨会”上,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得到绝大多数与会学者的认同。1999年,李伯谦先生认为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均为夏文化已经在学界取得基本共识。在这一背景下,结合文献并参考二里头文化与龙山文化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下称“《简本》”)公布了夏代的基本年代框架。该结论的公布,标志着学界就二里头文化古史属性达成基本共识。
    显然,学界对这一议题的认识经历了“二里头西亳说”向“二里头全为或主体夏都说”的转变。然而在后者为当前“基本共识”的学术背景之下,新世纪以来对这一议题的认识又呈现出一些“新动态”。这主要表现为重提、倾向或依然坚持“二里头前夏后商说”或“二里头主体商都说”的声音在学界持续出现。此外,许宏先生强调“在作为目前主流观点的假说之外,还存在着另外的假说,且其所提示的可能性似不容忽视”,进而通过综合分析,提示了“二里头前夏后商说”和“二里头主体商都说”所代表的可能性在当前都不能排除。对此,部分学者也就相关问题作出了回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