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环南中国海:岛屿与海域连接而成的多重文化圈 在全球史学家看来,“互动”是人类社会组织的存在形式,任何人类社会组织都不是封闭和孤立的,他们必然存在于与外界的交往当中,彼此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体系或网络,并在该体系或网络内部相互影响。以太平洋群岛为例,在很多人的传统思维中认为,散布于太平洋上的小岛限于交通不便和海洋的天然阻隔,其社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外界相隔离的。事实并非如此。上文提到的马林诺夫斯基的“库拉圈”研究表明,那些生活在不同岛屿上的渔民借助于简易而又灵活的独木舟在群岛内部之间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律的关系互动网络和贸易网络。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和麦克尼尔(J.R.McNeill)等人的研究也进一步说明,太平洋群岛早在库克时代就与外界存在密切联系,包括人员的流动、物品的流动等。因此,应该有一个更为宽泛和宏观的视野来看待和研究人类学的“小地方”,即岛屿社会。岛屿社会将研究对象看作是网络或区域范围内的一个联结点,其与前后、左右、上下都有联结,研究者可以在这个节点上感受到其他节点或其他圈层的存在与影响,而环南中国海的研究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研究视角。 南中国海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的界邻位置,海岸线崎岖,岛屿、半岛众多,印度洋和太平洋于此处交汇,气候、生态环境多样。在南中国海域,我国10个群岛中的7个、45个列岛中的28个均分布于此。按面积来说,面积大于2500平方公里的特大岛只有台湾岛和海南岛;面积在100-2500平方公里之间的大岛,全国共14个,南中国海域有9个;中岛的面积在5-99平方公里之间,全国133个,南中国海有70个。至于面积在500平方米-4.9平方公里之间的小岛,南中国海约占全国岛屿总数的98%,绝大多数是无人常驻岛,缺乏淡水资源。总的来说,南中国海的岛屿只占全国海岛数量的23%,却汇聚了国内特大岛的全部、70%的群岛以及将近三分之二的大岛和超过一半的中岛。 南中国海域自古以来是中华文化圈的边疆。其主要轴心,从西南的新加坡延伸到1500海里以外东北部的台湾;较短的轴心,从越南到沙巴约480海里。南中国海拥有230个岛礁,没有任何一点距陆地超过370海里,南中国海区域在经济和战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南中国海的岛屿保留了相当多的文化特质。作为陆海互动的历史见证,在文化传播与融合过程中,同中存异,异中见同。岛屿犹如海路上的驿站,作为不同文化、文明的过渡和连接,是中国走向世界的见证,也是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山海之间的区域正是一个混融的世界,其间的岛屿则是人与物来来往往的中转站和弹跳版。通过岛屿的渔业生产、岛屿之间的海洋贸易、文化往来和岛屿港口城市的发展,环南中国海区域成为一个跨区域的社会网络。 多年来,学者们围绕着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做了大量的论述和资料汇编,从学理上论证了南海诸岛的主权属性。渔民更路簿、民间口头传说、岛屿港口遗迹等资料尚待进一步发掘,南中国海区域的相邻国家也有很多相关的历史文本,对这些资料的搜集和研究,能充实我国对该区域的主权证明。另外,对海疆的探讨,可以充分展示历史上岛屿变迁过程中的轨迹,以进一步获得对岛屿发展史的认识。南海渔民作为一个以流动性为主要特征的群体,区别于农耕社会中安土重迁的农民。在靠海为生的渔民社会里,边界始终是个模糊的概念,海洋对于渔民而言从来就没有明确的边界,他们不仅自由穿梭于不同海域生产作业,而且彼此之间频繁互动和交往,进而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海洋区域互动网络。南海渔民生产生活的环南中国海区域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地理、文化和民族的交融区域。环南中国海区域的人文地理分布极为复杂,这种分布格局是各个族群历史互动的结果,也是当前交往的基础。 在西方殖民扩张之前,岛屿以贸易和宗教文化传播等方式自然地进入全球体系之中。如南中国海自十三世纪以来,就纳入世界市场体系。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物品和东南亚的香料、橡胶、锡、燕窝等物品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流动,这条流动路线在历史上被称为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瓷器之路、白银之路等,今天我们统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在南中国海的香料贸易中,岛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学者以印尼马鲁古群岛为例,推论10世纪前,古代亚洲与罗马商人主要从越南中部、泰国南部、马来半岛和爪哇岛将丁香和肉豆蔻输入中国市场。随着香料贸易的增长,至少在14世纪,中国商人开通了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菲律宾、苏禄群岛到北马鲁古的北行航线,在马鲁古群岛与当地人进行交易。在贸易扩张和远洋航线开通的过程中,爪哇和苏门答腊成为中国和阿拉伯商人获取丁香和肉豆蔻最主要的集散中心。以岛屿甚至岛屿港口作为枢纽,南中国海区域持久而复杂的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在跨区域的市场体系中可以得到充分理解。而且,通过岛屿的链接将区域与世界相连,岛屿沟通了整个世界贸易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