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发展的历史作用与现实(5)

http://www.newdu.com 2019-11-19 《西北民族研究》2019年第 王建新 关楠楠 参加讨论

    五、多民族交融发展的科研教学及其成果应用转化
    在新时期“一带一路”发展与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发展的各类历史及现实范例亟待深入挖掘、整理和推广利用。毫无疑问,这类范例不仅是学界研究的民族志资料基础,能为夯实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帮助,同时能为国家制定边疆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关系、增进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互动交融提供智库型政策依据。在此,笔者希望从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发展及其民族关系示范作用的科研教学及相关成果的应用转化等几个方面提出几点看法。
    首先,河西走廊民族关系实践的示范研究和教学工作是国家边疆战略实施的文化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来重视边疆地区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为保障“一带一路”稳步发展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内地与边疆的一体化进程,政府势必更加重视且加强河西走廊对内地与边疆的连接作用,而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发展的诸多范例是理解和加强连接作用的文化基础。学界需要挖掘、整理、展示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共存的历史过程和成功事例,从中凝练符合中国国情的边疆治理方针政策,为合法合理展开西部边疆民族社会治理工作提供对策咨询。我们要从国际和国内两个不同层面展开河西走廊各民族交融发展成功的事例的收集、展示、宣传和教育工作。在国际方面,我们要集中精力书写河西走廊民族关系实践的示范事例,回击国外各类敌对极端势力对我国大好发展形势的诋毁和伤害,使国际社会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对国际和平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国内民族关系实践层面,我们要利用河西走廊的民族关系事例开展边疆地区民族关系实践和民族社会治理工作的专门教育,培养边疆建设和治理人才,为加强边疆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需要加速河西走廊民族关系实践相关科研成果的总结整理,加强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工作。这方面,加强智库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是关键环节,也是内地各类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当务之急。迄今,就笔者的整理分析看,河西走廊民族关系实践的研究已经具备较深的积累。作为相关领域智库研究的最新代表性成果,黄达远等人编著的《从河西走廊看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区域经验》一书是在2018年3月至10月《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连载的 14篇文章的基础上集结而成,对河西走廊在多民族交融发展、多元互构,从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及现实过程中的“枢纽”作用进行了全面的、清算性的总结分析。这本论集具有较强的学术指南意义,是关于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发展研究的文献总集成。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挖掘整理,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更加有效的智库研究成果。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河西走廊民族关系研究成果应用转化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是边疆急需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问题。众所周知,国家从 2000年起开始在内地一些发达城市举办“内高班”,其目的是贯彻中央教育工作“三个面向”“四个统一”的要求,为新疆地区培养爱党爱国、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团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建设者。近 20年来,内高班的培养模式在边疆少数民族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为输送合格的边疆建设和治理人才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近年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及边疆治理工作要求地方政府和学界在更加广泛的层面支持和促进边疆人才的培养输送,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最后,笔者希望对甘肃省内各高校在民族关系实践及边疆治理专业科研教育及相关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作一简要介绍,以资同行间交流共勉。目前,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文理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等院校都有各类东西方文化交流、边疆史地、民族史、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及民俗文化、民族经济、民族宗教、民族法制、民族政策等方面的专业课程设置和科研课题,多年来一直支撑着各类边疆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专业人才的输送工作。除此之外,国家及甘肃地方政府为省内各高校毕业生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就业提供经济、就业等方面的政策优惠。甘肃省境内各高校持续不断地接收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并向边疆地区输送人才,为边疆建设提供人力支持。例如,近十年来,河西学院大力开展边疆史地及民族学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有效地将河西走廊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及多民族交融发展的人文资源用于本科专业教学实践,让来自全国各地、从未接触过少数民族的年轻学人们学习少数民族语言,体验且熟悉当地各民族杂居的生活工作状态。经过这种定向的实践教学,帮助年轻学人们解除与少数民族群众交往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愿意接触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从而激发他们去边疆工作的愿望,加强他们的工作信心。据相关统计,从 2010年至今,该学院向维稳形势严峻、急需教育治理人才的新疆地区输送了5413名本科毕业生,加之近年派往新疆各地进行援疆实习的各不同专业的学生,人数总计已经超过 8000人。河西学院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是成功培育边疆教育管理人才的技术支撑,而河西走廊地区丰富的多民族交融发展经验及民族关系实践则是其学科训练的资源保障。兰州文理学院也有专项接收新疆地区生源的计划,并向新疆地区输送各类专业人才。据《2018年文理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统计,文理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新疆生源占该校外省生源的18%,本科就业流向单位前四名均为新疆地区的事业单位,专科就业流向单位排名前十家中六家为新疆地区的企事业单位。除此之外,兰州文理学院还采取一种引进来的培养模式,与新疆吐鲁番教育局达成协议,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接收了80名维吾尔族中青年语文教师,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道德法制、综合实践和科学常识等科目的培训。诸如此类,甘肃境内各高校援疆专项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数量也在不断扩大。
    以上事例说明,学界关于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发展及民族关系实践的理论研究成果已经开始向应用转化,相关智库研究成果和甘肃省援疆人才培养输送工作向我们展示了有效的转化路径。这方面的科研教学对当前民族关系教育和民族社会治理都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河西走廊民族关系实践的示范教学研究及成果转化已具有了初步成果,进一步的工作将会为边疆的社会治理和民族工作提供更多有指导意义的科研教学事例和治理对策思路,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