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族关系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是民族关系监测预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上收集各类与民族相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情感分析,以此研判民族关系网络舆情的现状和未来走势,有助于监测预警工作的有效实施。文中在民族关系监测预警基本框架基础上强调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及其一般过程,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监测预警引导策略。研究表明:利用情感分析方法分析民族关系网络舆情,了解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及时为监测预警体系制定相应的引导策略,有效避免民族危机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网络舆情;民族关系;监测预警 【作者简介】张劲松,博士,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黄华,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章凤君,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关系和谐性监测预警及主动调控机制研究”(编号:12BGL105)、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互联网+’时代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CSZ18004)研究成果之一。 一、引 言 2016 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数量已超过7 亿人次,各类社交群体发展迅猛,微信、微博、论坛新媒体的兴起都促进了全民上网新格局的形成,在这样的大背景环境下,网民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也更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干扰而对某一事件产生错误判断。同样,在民族关系领域也不例外,人们在社交平台上就某一与民族相关的事件进行交流互动,形成网络民族关系,建立民族工作与网络治理联动机制,引导民族关系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以实现对民族关系的监测预警,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而通过大数据技术广泛收集互联网上与民族相关的信息,从而对民族关系网络舆情进行情感分析,主要针对负面情感,希望通过有效分析监测,及时对某些敏感且重要的舆情进行监控,将负面影响扼杀在萌芽状态。目前国内外对民族关系监测预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探讨、宏观调控机制以及具体指标体系的构建,很少有学者将网络舆情和情感分析应用于民族关系监测预警领域。而对网络舆情的研究相对较多,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逐步出现网络舆情与大数据技术、情感分析相结合的文章,这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研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李光敏强调互联网已发展成舆情的主要载体,有必要利用各类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民情民意文本进行分析,从而引导社会健康发展。蔡立辉提出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加速网络舆情的传播和舆情事件的产生,另一方面也为网络舆情的分析提供各类数据信息资料、为舆情的监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党和政府需高度重视大数据的发展,扬长避短,努力形成一条以探索已发生的舆情事件并分析其内在机理为基础,为当前及时监测、未来准确预测为目标的分析路径[4]。王秀丽以西部少数民族网络舆情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基础,提出政府和媒体应该从意识形态和民族政策的视角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雷振扬直接提出网络舆情对民族关系监测机制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各方努力以监测分析为基础,抑制舆情谣言的扩散以减轻网络舆情事件对民族关系的危害。 综上所述,在进行民族关系监测预警过程中必须重视网络舆情的发展,及时收集互联网上与民族相关的信息资料,利用情感分析技术把握舆情的基本走势和规律,用来判断其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从而制定出具体的预警和调控策略。 二、民族关系网络舆情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民族关系网络舆情的特征 1. 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广阔的民族地区生活着众多民族,他们的宗教信仰各异、文化多样,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多元文化的特征。一般来说,自然灾害事件、民生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都极易引起民众热烈讨论,并产生网络舆情。同时,具有民族性的民族文化习俗和带有宗教色彩的民族宗教信仰信息也可能会产生网络舆情。此外,由于西方世界的干预,少数民族地区的网络舆情极易同政治问题、国际问题挂钩。如果不及时地、稳妥地解决这些问题,很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进而发生民族冲突事件,破坏民族整体和谐稳定局面。 2. 网络舆情传播的多元性。在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民族群众既可以是舆情信息发布的重要来源,也可以是舆情传播的参与者,舆情产生者和参与者群体分布广泛、复杂。另外,在传播方式上,包括电话、短信、电视等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也包括QQ、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直播等形式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以及音频、视频这种视听结合的媒体传播。 3. 网络舆情容易产生“蝴蝶效应”。网络环境下的“小问题”极易通过网络形式放大而产生“蝴蝶效应”。比如非法分子和敌对势力借助国内发生的小事件在网上进行“发酵”,刻意曲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信息并广泛传播,最终引发带有民族攻击性的冲突事件。如2009 年的乌鲁木齐“七五”暴力事件,就是境外敌对势力恶意曲解并炒作,使一桩原本简单的民事纠纷案通过发酵成为全球瞩目的政治事件。 4. 网络舆情传播的“群体极化”特征。网络世界的“群体极化”特征具有强而有力的社会破坏性,这种特征一旦形成,极易引发严重的民族冲突事件发生。“群体极化”现象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特别是涉及民族生活习惯的时候,最易衍变为民族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问题。 (二)民族关系网络舆情影响因素 1. 意识形态因素。民族意识是引导民族网络舆情发展的重要因素,境外敌对势力若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极易通过网络引导舆论向不利方向发展。特别在新兴的Facebook、YouTube 和Twitter 等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社交网站上,反动思想与极端思想层出不穷,在网络各个角落都有分布。境外敌对势力通过广泛联络境内外特定网民,在国内外影响范围广的社交媒体网络平台传播政治类网络谣言;或者通过资助极端分子,联合建立网站散布蛊惑人心的信息,并组织策划具有民族性的暴恐事件。 2. 文化因素。民族是文化的载体。在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导致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心理认同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国多民族、多文化、多习俗的复杂特点给网络舆情调控增加了不少难题,也使得政府无法采取一套固定成型的调控机制来应对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网络舆情问题。 3. 民族和宗教因素。对于网络舆情的处理,需要结合各民族习惯和宗教的差异性,并将其与相应民族的意识和利益关系关联起来。民族和宗教影响因素若处理不妥,很容易形成“扩散式”的民族矛盾冲突问题。 三、民族关系网络舆情监测预警的主要思路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正发生快速变化,各种民族问题日益凸显。正确处理我国民族问题,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民族工作。而在当今社会,面对海量易获取的与民族相关的信息,人们通常难以判断真假,尤其针对负面信息更易受到影响,容易形成负面网络舆论。因此需要及时收集互联网上与民族相关的各类信息,通过分析寻找敏感的监测点,及时预警并实现调控目的。 (一)民族关系监测预警基本框架民族关系监测预警的基本框架如图1 所示,主要包括:(1)民族关系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重构。通过分析各种影响民族关系和谐的警源因素,构建民族关系监测预警指标集,并在最终舆情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有指标体系进行重构;(2)民族关系信息资源采集。主要通过民族关系信息资源库采集信息,包括民族问题基础信息库,民族关系预警知识库以及民族关系舆情信息库,特别注意的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征,通过各种渠道在新媒体平台上收集各类与民族关系相关的信息资源,既包括文本信息、图片信息,还包括视频音频等信息资源,及时掌握民情民意;(3)民族关系舆情信息分析。互联网上各类信息纷繁复杂且相互之间存在关联,因此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处理,从而得出有用信息;(4)民族关系监测预警调控机制。基于民族关系舆情监测的结果,结合其他基本监测状况制定相应的预警和调控策略。 从图1 可以看出民族关系舆情信息分析是民族关系监测预警的关键阶段,尤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一方面人们以更自由更便捷的方式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范围扩大,这就使得任何与民族相关的细微小事,通过互联网的放大作用都可能演变成舆情事件,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在重视现实社会民族关系发展演变的同时,还需关注网络民族关系的发展状况,也就是不同民族的群众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民族问题的交流和互动,就他们关心的民族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形成网络民族关系。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互联网上出现的与民族有关的情感词汇进行归纳分析,了解民族关系网络舆情情感倾向,判断可能出现的危机和未来发展趋势,及时制定对应策略阻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 (二)民族关系网络舆情监测预警过程 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发展,网络社群逐渐成为信息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场所,将人们的交流群从现实社会转移到虚拟网络中,人们就某一民族事件在网络社群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以此形成公众网络舆情,并在短时间内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直接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尤其在民族关系领域,网络舆情极易引起不同民族成员的高度关注,不利于民族间的团结,容易导致不和谐的民族关系问题。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网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并推动网络舆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表明,对网络舆情公共危机管理的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此,民族事务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视民族关系网络舆情的发展,以防止舆情事件的进一步恶化。民族关系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舆情数据采集、舆情信息抽取、民族话题追踪、舆情趋势分析、舆情威胁估计和可视化预警阶段。 舆情数据采集期,需要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对某一个民族关系话题爬取数据,获取一些舆情网站的动态监控数据,这类数据具有即时性特征,有利于实时监测预警民族关系网络舆情。在舆情信息抽取阶段,通过爬虫技术及舆情网站所获得的数据,通常以文本文件或数据库文件进行存储,文本文件较常见;针对此类文件,要根据民族关系的关键词及民族关系热点事件,使用大数据处理相关工具来解析这些文件以清洗数据。民族话题追踪阶段,要利用爬虫技术实时监测新数据的产生并爬取,以进行实时监测民族关系话题,民族关系话题一般通过民族关系信息系统来获取,民族关系信息系统包括舆情信息库和舆情知识库。舆情趋势分析和舆情威胁估计阶段,在实时监控话题和数据不断爬取和清洗的基础上,可实时预测舆情发展的趋势,并估计可能存在的威胁,相关部门可采取措施以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可视化预警阶段,即结合上述预警阶段,对民族话题实时展示最新状态,对舆情趋势发展以趋势图展示,并结合民族信息系统的知识库,采用某种指标集或算法对预警等级进行评级,用来判断民族关系舆情的严重程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