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民族语言学的努力方向 (一) 加强人文关怀,重视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重大关切 关注社会现实、体现人文关怀,是人文研究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国际形势和国内各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充分发挥新时期人文科学的价值和优势、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面临的迫切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学科建设和发展,而且无法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思想,难以满足少数民族的实际关切,并为其提供有效的语言文化服务,从而也就难以体现学术研究的人文关怀。 近年来,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及其代际传承式微,引起了少数民族的普遍关注。如何处理好推行国家通用语文和传承少数民族语文的关系,既考验决策者的政治智慧,也考验民族语言学家的人文关怀。以往的语言研究更多关注民族聚居区,对散杂区和城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需求关注不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迅速增加;生态和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建成了一批少数民族移民社区。进城务工少数民族群体、移民社区居民以及民族散杂居地区和城市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需求以及相应的语言服务,不仅涉及这些群体和社区本身,还涉及其子女入学、双语教育以及本族语言文化的传承等问题。这些都是新时期少数民族的重要关切,既需要政府科学决策,也需要学者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面对上述问题,一方面,我们强调学术研究的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变革时期少数民族特别是弱势群体的语言文化需求和适应问题,加快学术研究成果的政策性和应用性转化,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另一方面,语言研究者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梳理学术史中有价值的理论认识以及民族语文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合历史、现实及未来的发展,在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研究的同时,选择能够服务于当代社会和少数民族需求的问题,做持续性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才能不受汉语研究模式特别是西方学术话语的束缚,体现学术研究的独特性及中国特色。 (二) 开展学术争鸣,厘清认识误区 受经济全球化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国内民族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社会、经济与文化、语言与宗教、国家通用语言与少数民族语言、跨境语言文化的正常交流与渗透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诉求、语言态度和语言文化认同比过去更加复杂。近年来,国际局势的变化、国内各类社会矛盾的积累、政策执行以及社会转型期面临的问题等因素,进一步增加了民族关系的复杂性。 与此相关,国内外民族学、人类学、民族政治学等领域的一些学术争论,比如关于“想象的共同体”“第二代民族政策”等,导致了认识上的混乱。近年来,语言学界关于语言的性质、社会地位和社会文化功能,海内外汉语教学和华文教育,国内各语言和方言的关系,以及小语种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等问题的讨论,对我国民族地区语言生活及民族语言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某些方面甚至导致了认识上的偏差。[13] 上述种种,使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民族问题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化问题过于敏感,不愿多谈,甚至不敢触碰。回避的结果是,政策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媒体宣传及社会舆论导向、双语教学模式选择等方面存在缺失或偏差,较长一段时间内未能找到协调民族关系、平衡不同民族语言文化发展的有效方法。有鉴于此,亟须加强决策部门和学术界的沟通,加强调查研究,开展学术争鸣,厘清认识误区。我们不能采取“绕道走”的回避策略,更不能不顾国内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不考虑中国国情、民族地区区情、各民族族情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国家语言人才培养及其就业出路的实际。否则,认识的混乱和偏差,必然影响民族地区语言生活的和谐与社会稳定,从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这应当引起决策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三) 加强认同及认同关系的研究 语言认同涉及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社会文化身份的建构。少数民族对自己身份即“我是谁”的定位,决定着他们对自身特点的认识及其对本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和发展方向的期望,涉及“我将向何处去”的问题。因此,加强认同和认同关系的研究,关系到少数民族社会文化身份的建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及民族和谐关系的巩固。 语言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基本要素,语言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本依据。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语言文化,不仅是该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其内部成员相互认同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语言文字在不同领域的使用,会潜移默化影响使用者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语言文字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会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随着信息技术进步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意识的加强,不同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社会地位、文化功能、战略意义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语言文化安全的复杂性随之增加。处理好语言认同与文化、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协调好跨境民族语言的关系,是多民族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关系到国家认同的建构。处理不好,就可能强化民族认同,弱化国家认同。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少数民族的实际需求,做好民族语文尤其是跨境民族语文工作,在强调国家意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不能忽略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协调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有效地引导民族认同朝着国家认同的方向发展。[14] (四) 开展名副其实的“一带一路”语言研究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跨境语言文化交流、语言文化安全、跨境语言服务、沿线国家语言状况和语言关系、少数民族语文在“一带一路”研究中的意义,以及少数民族语文人才培养和使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等问题,为民族语言学家提供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目前,学术界的反应存在两个极端: 一是一些真正研究“一带一路”沿线语言文化的学者未能及时跟进,多是在传统认识和研究模式下结合跨境语言做一些相关研究,未能深入思考其研究成果如何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 二是一些学者热衷于打着“一带一路”的旗号申请课题、发表论著,其成果大都停留在宏大叙事层面,缺乏认真扎实的实证性调查研究,甚至屡屡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这类成果不仅于国家决策和学术研究无实际用处,而且还会误导社会、败坏学风。如何发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特别是跨境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作用,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理论支撑及语言服务,是今后一个时期民族语言学努力的方向。 (五) 加强不同语种研究者和分支学科的深层次合作 经过长期建设,语言学不同分支学科初具规模,已有相当的学术积累,其理论和方法在各自领域发挥着学术引导作用。人文研究提倡学者的独立性,这对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力十分重要,但不同学科甚至同一学科不同分支之间的壁垒、各领域学者知识结构和学术专攻的差异,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创新意识。在民族语言学内部,不同语系、语族的研究者之间缺乏深度交流,近些年虽有打破语种、语系甚至分支学科界限的趋势,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民族语言学的学术生态。因此,需要大力提倡跨学科研究,寻找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学科之间的结合点和研究问题的创新点。在学科高度分化又密切合作的今天,需要在打造专业团队、充分发挥各自研究特长的同时,组建具有广阔视野和多学科背景的综合性团队,形成新的学术共同体。只有充分的沟通与合作,彼此取长补短,发挥综合优势,产出的学术成果才更具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中国是语言资源大国,这为跨语言、跨方言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术潜力巨大。汉语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成果积累,有传统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也较早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模式。总体而言,汉语研究比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更早走上了与现代语言学结合的道路。有传统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怎样实现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语言学的结合、无文字或新创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如何摆脱汉语研究框架的束缚,是民族语言学进步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受制于少数民族传统研究模式以及汉语研究框架,加之一些民族语言研究者不懂少数民族语言,语言材料的应用多停留在表面,导致少数民族语言的真实面貌、重要特点、理论价值未能得到全面深入的揭示。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成果的价值和影响力,影响了理论成果的产出。 高质量语言材料是理论创新的基石。就目前的研究看,北方有传统民族文字的研究成果中,相当一部分出自本族学者,其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传统方法与现代语言学的接轨,并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另有一部分成果用少数民族文字发表,面临着读者群狭窄的问题。南方无文字或新创文字的民族语言研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者不懂研究对象的语言,语料搜集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加强不同民族学者、不同语种研究和分支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加大相互借鉴的力度。 (六) 加大学科建设扶持力度,平衡语种和分支学科的研究力量 新中国建立后,民族语言学的学科队伍由起初的散兵游勇到民族院校的建立,再到今日不同类型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布局,形成了不同的研究中心和相应的研究梯队,为不同类型和分支学科的语言研究提供了基本保证。目前,民族语言学学科建设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传统或特色学科萎缩。建议决策部门在一如既往地支持发展少数民族语文、大力培养少数民族语文研究人才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或特色学科的投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学术研究方面,少数民族语文学术成果的出版和发表途径有限,不少成果用少数民族文字发表,现行学术考核采用统一的、硬性的衡量指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少数民族语文研究成果发挥其应有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影响了研究者的积极性。二是不同语种和分支学科的研究力量分布不平衡。语种研究方面,过去更多关注大语种和有传统文字的语言,小语种和濒危语言研究投入不够。近些年,随着濒危语言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语言保护工程”的实施,小语种和濒危语言研究得到重视。在大语种研究队伍中,许多学者将精力投入古文字和文献研究,方言调查研究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分支学科研究方面,不少学者被应用领域和热点问题吸引,导致传统学科和基础性研究弱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制约了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整体水平。这些都是民族语言学学科建设及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优化的方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