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世界民族 >

古代朝鲜半岛的外来族群——杨水尺

http://www.newdu.com 2020-04-27 《世界民族》2020年第1期 梁永泽 参加讨论

    摘 要:杨水尺,是高丽、李朝时期对其境内一些外来族群的泛称,内含契丹、女真、蒙古、回回等不同族裔。他们不事农桑,以屠宰、编柳器、贩卖及倡优为业,与古代朝鲜半岛的传统农耕社会格格不入,地位低下。自高丽末期,出于儒家治国理念,政府开始对杨水尺加以管理。至18世纪初,杨水尺基本处于定居状态,但因不忘旧业,社会地位依然卑下。至20世纪中叶,扬水尺已逐步融入朝鲜民族。历史上,杨水尺对朝鲜半岛的文化、艺术、经济及社会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朝鲜半岛; 杨水尺; 外来族群; 民族交融;
    自13世纪初,高丽1境内活跃着一个被统称为“杨水尺”()的外来族群,他们不事农桑,世代传承着屠宰、编柳器、贩卖及倡优等职业,与高丽居民生活习惯截然不同,随着人数不断增加,他们演变为该国的少数民族。因杨水尺从事的屠宰盗劫与朝鲜半岛传统的农耕社会相悖,政府以儒家治国理念对其进行管理,进入18世纪,杨水尺基本由流徙转为定居状态,至20世纪中叶,他们逐步融入朝鲜民族。可见,历史上的朝鲜民族是在不断吸纳与融合其他民族成分的基础上形成的。日韩及西方学者对杨水尺早有关注,从不同时段和角度撰文阐述,但大都局限于韩国史,2鲜有以中韩关系史的视角来审视这一族群。目前,国内尚无学者对杨水尺作专题研究,仅有邱雅芬女士和曹中屏先生略做常识性介绍。3近来,笔者在阅读韩国汉籍时,发现有相当数量与杨水尺相关的记述,这为进一步厘清该族群在朝鲜半岛的活动轨迹,提供翔实的文献佐证。据此,本文以杨水尺为研究对象,在搜剔耙梳中国与韩国史料基础上,逐一考证分析杨水尺的起源、分布、族属、职业构成、人数变化等问题,梳理该族群融入朝鲜民族的过程,探讨杨水尺对朝鲜半岛在文化、艺术、经济及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望能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朝鲜民族。
    一、杨水尺的渊源
    关于杨水尺的起源,最早见《高丽史节要》高丽高宗三年(1216)九月的叙述:“杨水尺者,太祖攻百济时所难制之遗种也,素无贯籍赋役,好逐水草,迁徙无常,唯事田猎,又编柳器贩鬻为业,凡妓种,本出于柳器匠家。”4其中“百济”即甄萱建立的后百济,5《朝鲜史略》有“杨水尺者,太祖攻甄萱时难制之遗种也”6的补充。可见,早在高丽初期攻打后百济时,杨水尺已经存在,《朝鲜睿宗实录》故言“姑以东方风俗言之,杨水尺者,前朝初有之,江都时亦有之”,7虽然《高丽史》及《高丽史节要》均未有高丽初期杨水尺的相关记录,亦未明确杨水尺是否隶属于后百济,但并不排除其存在的可能。
    笔者推测,此时的杨水尺可能是一个独立群体,因其习性“好逐水草,迁徙无常”,故难以被编入户籍固定在特定区域进行统治。曹中屏先生指出:“自新罗时代起,国家在疆域的对外扩张中,已将坚持敌对态势的部落集体变为奴隶,编入部曲,集中从事各种贱役,没有任何迁徙自由。”8而杨水尺“素无贯籍赋役,好逐水草,迁徙无常”,显然令高丽政府颇为棘手,故而称其为“难制之遗种”,这说明杨水尺一直以外族身份生活在朝鲜半岛。
    杨水尺称谓的由来。在早期韩国古文献中,“尺”字的应用范围较广,《三国遗事》曾提到海尺;9《三国史记》载“罗时乐工皆谓之尺”,10如笳尺、琴尺、舞尺、歌尺等,又有法幢火尺、钩尺、弓尺、木尺、大尺等职官;11现存的新罗碑文中还出现匠尺、文尺、书尺及斧尺等技术称谓。12高丽及李朝时期,“尺”字衍化为对从事某项职业者的专有称呼,如墨尺、刀尺、津尺、杨水尺、山尺、杂尺等。至于杨水尺称谓的含义,要从北宋孙穆的《鸡林类事》说起,崇宁二年13(1103),孙穆奉命出使高丽,所撰《鸡林类事》一书中,用汉字写音法收录三百多个高丽语词汇,按“尺曰作”14和“倡曰水作……倡人之子曰故作,乐工曰亦故作”15的记录,可将“杨水尺”对译为“杨倡”,稍后“凡妓种,本出于柳器匠家”的叙述,可知杨水尺与柳器匠、倡优关系密切,再结合李学逵《洛下生集》“沿水采杨柳为器,杨水尺之名,必因此始”16的断言可知,杨水尺之得名,与其生活方式及从事职业有直接关系。
    自高丽末期始,杨水尺被称作“禾尺”(),17坊间根据“杨水尺”与“禾尺”派生出“水尺”“杨水丁”及“杨禾尺”等别称。18因部分杨水尺以倡伎、杂戏为业,又分化出“才人”()群体。在《高丽史》与《朝鲜王朝实录》中,“禾尺”与“才人”常被同时记录,如“时禾尺、才人等成群摽掠”,19“才人、禾尺弓马有能者”和“曾令才人、禾尺不置诸里”等,20可见二者属性相近,故被视为同一族群记录。此外,当时杨水尺中有一个被称作“鞑靼禾尺”或“鞑靼水尺”的群体。21
    从李朝前期起,禾尺被改称“白丁”(),22从此“白丁”与“才人”常同时出现,23如“才人、白丁十常八九”24“强盗率皆才人、白丁所为”25和“京外才人、白丁尽刷”26等。根据其从事职业,又有“栲栳白丁”“古里白丁”等称。27后因其盗杀牛马,民间遂以“新白丁”“才白丁”“禾白丁”“两色白丁”等蔑称之。28
    二、杨水尺的族属辨析
    从杨水尺“或称禾尺,或称才人,或称鞑靼,其种类非一”29记述看,杨水尺是对古代朝鲜半岛不同外来族群的泛指,其中涵盖诸多族类。笔者结合史籍文献辨析,杨水尺中主要有契丹、女真、蒙古、回回等民族。
    (一)契丹人、女真人
    无论比照文献记述,还是从地缘角度分析,契丹、女真等北方游牧、渔猎民族与杨水尺关系密切。
    先从文献记述比较三者的生活习性。《辽史》记契丹人“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30“契丹旧俗,其富以马……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糗粮刍茭,道在是矣”;31《金史》载女真人“旧俗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夏则出随水草以居,冬则入处其中,迁徙不常”;32《契丹国志》言契丹国“有七十二部落,不相统制,好为寇盗”和“(契丹)风俗与奚、靺鞨颇同”;33《元史》记述元初松花江南北傍水而居的女真人“其居民……各仍旧俗,无市井城郭,逐水草而居,以涉猎为业”。34由上可知,契丹、女真(靺鞨)皆为逐水草徙居的游牧、渔猎民族,这与杨水尺“好逐水草,迁徙无常,唯事畋猎”的特征颇为相似。再从金国武将毕资伦“我出身至贫贱,结柳器为生”35的叙述,推测柳器很可能是辽金时代契丹、女真等游牧族群的生活必备品,编制贩卖柳器则是底层贫民的寻常谋生手艺,这与以“编柳器贩鬻为业”的杨水尺如出一辙。
    《高丽史节要》对杨水尺的最早活动记录于1216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一年),此前一年,蒙古军已攻陷金中都。361212年,金国北方千户耶律留哥反金降蒙,从此金廷统治东北的局势一蹶不振,蒙、金为争夺对辽东的控制权战争频发,曾臣服于金国的契丹人趁势作乱,建立后辽政权,为躲避耶律留哥率蒙古军的追杀,一路向东迁徙,直至侵入高丽境内,历史学家称之为契丹遗族军、契丹遗种或旧辽国人。37韩国学者卢启铉指出,契丹遗族军队能长驱直入高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丽北方的“杨水尺充当契丹遗族军队的向导,使契丹遗军对山川要害和道路远近相当了解”,38笔者分析,此事或许能反映出杨水尺与契丹关系微妙。《高丽史节要》对此有详细记述:
    (1216年)初,李义旼之子至荣为朔州分道将军……至荣曰:“汝等本无赋役,可属吾妓紫云仙。”遂籍其名,征贡不已。至荣死,崔忠献又以紫云仙为妾,计口征贡滋甚,杨水尺等大怨。及丹兵至,迎降乡导,故山川要害道路远近悉知之。39
    (1217年)杨水尺等帖匿名书云:“我等非故叛逆也,不堪妓家侵夺,故投丹贼为乡导。若朝廷杀此妓辈及顺天寺主,则可倒戈辅国矣。”忠献闻之,乃归其妓紫云仙、上林红于其乡,顺天寺主亦恃势自恣与妓为乱者也,闻之亡去。40
    (1218年)蒙古、东真两元帅攻丹兵于岱州,屯州城西秃山。良镜领兵往见之……良镜使才人列军前鼓噪,作杂戏,又使善射者二十余人一时俱射,矢入州城,贼登城望者皆奔避。41
    杨水尺轻易投靠契丹遗族军队,除了不堪忍受“妓家侵夺”以此来要挟高丽外,同时表明杨水尺对高丽尚未形成国家认同感,被视为异族的他们,或与契丹有着更密切的关系。随着紫云仙、上林红、顺天寺主等人的离去,杨水尺又迅速转换角色,倒戈辅助高丽,为自身利益捭阖于契丹遗族军队、高丽政权之间。再从契丹军人放松警惕登城观戏的细节看,他们可能视杨水尺为同类故不设防,或许表演杂戏的杨水尺中有契丹人。
    再从地缘角度分析。当时高丽境内共有二十一条驿道,其中“掌二十九驿”的兴化道和“掌四十三驿”的云中道都位于高丽西北部,42这两条驿道都通向高丽与辽金统辖区接壤的“西界”,是辽金陆入高丽的必经之路,由李瀷(1681—1763年)《星湖先生僿说》中“契丹之亡,流民亦东……故西氓大抵皆伉健好武,旧俗不泯”43之辞可知,朝鲜半岛西北部应居住有相当数量的辽金流民,方能影响该地风俗。再根据《高丽史》“杨水尺多居兴化、云中道”44及《朝鲜史略》“杨水尺……多居云中道”45的记述,早期杨水尺亦主要分布在高丽西北部兴化、云中两条驿道沿线一带,而这正是辽金流民在高丽的活动区域,因此不能排除一些辽金流民成为杨水尺的情形,这些流民中的契丹和女真等游牧、渔猎民族,因未能被高丽政府妥善安置,或不适应朝鲜半岛的农耕社会,为生计而继续编制柳器与贩卖猎物,游荡在高丽西北两条驿道周遭,遂形成杨水尺。与此同时,“北进一直是高丽的基本国策,王建后期就曾驱逐半岛北部居住的女真人,西北至清川江,东北扩展至永兴”。46曹中屏先生也指出,“在高丽向北方扩张领土的过程中,那些被征服地区的不愿归附并四处游荡的群体,被称作杨水尺或禾尺”,47照此说来,杨水尺中应包含一部分朝鲜半岛北部的女真战俘。
    (二)蒙古人、回回人
    据《高丽史》及《高丽史节要》载,高丽恭让王时,杨水尺中出现“鞑靼水尺”或“鞑靼禾尺”这一群体,直到李朝前期,他们依然存在。48古代朝鲜半岛人对鞑靼一词的所指对象,赵秀三(1762—1849年)《秋斋集》有“在宋为元铁木真,明兴散归沙漠,今蒙古四十八部”的解释,49再结合《高丽史》等其他文献记录,鞑靼或达达是古代朝鲜半岛人对蒙古人的泛称,按照韩国学者李俊九的说法,丽末鲜初的鞑靼当指蒙元时期侨居高丽的蒙古遗种,50之所以将“鞑靼”与“禾尺”两词揉捏在一起组成“鞑靼禾尺”,或因该群体兼有蒙古人与杨水尺的某些特征,说明鞑靼禾尺中有相当比例的蒙古人。鞑靼禾尺的显著特征是“以屠牛代耕食,西北面尤甚,州郡各站,宰牛馈客而莫之禁”,51这似乎又与蒙古人不同。《元典章》曾指出,“凡耕田备战,负重致远,军民所需,牛马为本”,52耕牛是当时人们生活与生产的重要工具,马匹是驮运与征战的必备物资,元朝政府为此严禁私杀牛马,规定“诸私宰牛马者,杖一百,征钞二十五两,付告人充赏”。53然而,鞑靼禾尺不仅以屠牛代耕食,甚至还款待客人,且屡禁不止,其行为不能单纯视为亡元遗民摆脱法律束缚后的任性,它表明在当时的鞑靼禾尺中混有相当数量的回回人。
    喜蕾女士《从高丽文献看元代的回回人》一文指出:“随着蒙古贵族的西征和东征,13世纪欧亚大陆的种族流动空前活跃,回回民族就是在元代中外民族文化交融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新族群,当时高丽就有许多回回人,他们属于元朝社会的第二等级色目人,与属于第三等级的高丽人相比,得到元朝蒙古贵族更多的信任与庇护。”54
    据韩国史料记录,这批回回人涵盖高丽社会各阶层,如公主“怯怜口”张舜龙55、权臣闵甫56、回回鹰坊人57、勇将达比58、富商崔老星59、平民金鼻回回60等,随着元朝势力在高丽的衰亡,回回人的地位一落千丈,其中不乏桀骜不驯者。此外,元末明初仍有回回人迁入朝鲜半岛,如投化人李玄61、被流放的文姓回回世子62等。他们中一些人很可能为谋生而融入杨水尺,因伊斯兰教信仰与食肉禁忌,大量屠牛食用,以致“宰牛馈客而莫之禁”。另据韩国学者高慧善考证,《高丽史》中的“双下”(又译作“霜花”)源自波斯,是一种三角形的煎饺,用薄面粉皮包裹牛肉馅料制成,由元朝回回人从西域传入高丽;63韩国学者鱼江石从高丽歌谣《霜花店》歌词“想去霜花店买霜花,回回大叔把我手抓”()塑造的倡伎(杨水尺)、回回大叔及霜花等元素的关联性考察,认为杨水尺与回回人关系密切。64而《高丽史》对鞑靼禾尺“以屠牛代耕食,西北面尤甚”的记述,无疑勾勒出元明鼎革之际蒙古、回回流民东来高丽的路线,相比早期杨水尺多居兴化、云中道一带,此时的流民亦必由这两条驿路东入高丽,多数散居高丽西北,形成鞑靼禾尺。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推测鞑靼禾尺中应以蒙古人与回回人为主。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进入朝鲜半岛的契丹、女真、蒙古、回回等族群都成为杨水尺,例如杨水尺中的女真、回回人,是脱离政府管理和处于非定居状态的群体,与被李朝政府纳入编户过着定居生活的女真、回回人有所区别。
    此外,有学者推测,杨水尺中或许有印度人、吐蕃人,甚至可能有“壬辰倭乱”中的日本战俘,却均未得到史料证实。65但有一点值得肯定,杨水尺中融入种类繁多的不同民族,他们均非朝鲜半岛的原生民族。正因如此,杨水尺在体貌特征上与朝鲜半岛人有着显著差别,1898—1904年间,任美国驻首尔公使馆头等参赞和朝鲜国王顾问的威廉·富兰克林·桑兹(William Franklin Sands,1874—1946年)曾目睹朝鲜半岛的杨水尺后裔(即屠夫与贱民猎人),并对其与众不同的体貌特征记录如下:
    他们(屠夫)身材高大,一些人胡须相当浓密,许多人长着浅棕色、灰色或蓝色的眼睛,头发呈红色,面色红润。乍看上去,会认为他们是混血。66
    这些贱民猎人,他们身高远超过六英尺(合182厘米以上),其中一人具有红润的面庞、红头发、红色浓密的胡须、明亮的蓝眼睛。66
    梳理杨水尺的发展轨迹,随着各历史时期契丹、女真、蒙古、回回等外来民族的迁入,一些游牧、渔猎民族的原有生活及生产方式难以融入朝鲜半岛农耕社会,他们迫于生计,不得不重组与整合,逐渐形成人数更多、族源更丰富的新群体。在这个新群体中,各民族间经数代杂处、通婚、混血、交融,繁衍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种族后裔,即属于北方民族系统的杨水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