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经济生态 >

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机理与路径(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西北民族研究》(兰州 吴本健 罗玲 王蕾 参加讨论

    四、案例证据: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扶贫模式创新
    (一)凉山彝族自治州贫困状况及教育扶贫面临的遗留难题
    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称“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凉山州除安宁河流域“一市五县”以外,其余十县全部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具备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所有特征。首先,凉山州为高海拔地区,气候条件差,环境极度恶劣,要素和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本)的长期稀缺限制其发展。其次,贫困发生率高——截至2018年7月底,凉山州仍有29个村的贫困发生率超过90%,尚有188个极度贫困村②;脆弱程度高——凉山州作为深度贫困民族地区,受基础设施、医疗卫生以及教育资源等多方面限制,极易陷入长期贫困,呈现贫困的代际传递;返贫风险高——凉山州地理位置偏远且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卫生状况极差,容易因灾返贫、因病返贫。最后,凉山州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远离现代文明,个体思想认知水平落后,从而缺乏自我发展的机会和能力,可持续生计资本拥有情况较一般贫困地区更差,可持续生计能力更弱,是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实施以来,各地根据“***批”“六个精准”的要求,设立教育扶贫专项,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倾斜。这些常规教育扶贫手段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降低了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辍学率,义务教育基本得到保障,且教育质量得到提高。但是,在凉山州彝族聚集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其教育扶贫仍然面临五大难题:1)超生问题突出,学龄贫困人口占比高,教育扶贫任务重、成本高;2)40岁以上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低、文盲率高,家庭教育缺失,甚至有负向的示范效应;3)学龄前(0—6岁)贫困儿童在语言、智力、营养状况等方面全面落后,在“起跑线”上已经输了;4)中青年在语言、知识技能等方面落后,外出务工受到限制;5)长期封闭,思维固化,现代知识技能传播阻力大、成本高。
    (二)凉山州教育扶贫创新的主要做法
    凉山州在现有教育扶贫手段之外,针对民族地区教育扶贫面临的五大难题,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通过“一村一幼”(3—6岁)、职业教育“9+3”计划(6—18岁)和“农民夜校”(18岁以上)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扶贫计划,推广“学前学会普通话”“小手牵大手”等活动,在提高知识技能的同时提升思想意识,切断落后观念和贫困的代际传递,提升当地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深度贫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创新:
    首先,教育扶贫主体的多元化。在政府部门和教学机构的基础之上,强化家庭和社会组织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1)强化政府部门和学校在提升贫困户正规教育可得性方面的主体地位,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投入,降低贫困家庭的教育成本,通过学校教育提升学龄贫困人口的普通话水平、知识技能和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2)强化家庭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开展“四好村”“四好家庭”创建活动,促进深度贫困人口提升可持续生计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风气。实施“小手牵大手”行动,鼓励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良好习惯及文化知识带回家,推动凉山州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应。3)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中的主体作用,借助对口支援、社会组织帮扶的力量,开设“农民夜校”,采取课堂教学、现场观摩、基地实践等多种方式,开展双语教学,移风易俗,开展农村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就业技能等的培训,并实施“三建四改五洗”③和“板凳工程”④等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推动家庭教育中长辈的思想观念、素质技能和生活习惯的改善。
    其次,扶贫对象覆盖了三岁以上的所有贫困人口。基于各年龄段贫困人口特征存在异质性的现实,采用了差异化教育扶贫手段。1)针对3—6岁学龄前贫困儿童推广“一村一幼”,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活动,推动凉山州少数民族儿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破除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语言障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2)针对6—18岁学龄贫困人口,实施全面免费教育计划和职业教育“9+3”计划,减少深度贫困人口的教育负担,提升知识素养,巩固义务教育成果。3)针对18岁以上的学龄后贫困人口,开设“农民夜校”,促使深度贫困人口提高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并通过宗族网络和熟人社会机制等信息传播途径扩大知识技能的覆盖范围。
    最后,教育扶贫方式的多样化。在保障正规教育手段发挥应有作用的同时,非正规教育手段旨在填补正规教育手段的空白,满足不同贫困群体的教育需求。在正规教育方面,主要有减免学费、提升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加强学校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手段。在非正规教育方面,除以“农民夜校”为代表的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外,还有“小手牵大手”行动,通过文化反哺发挥家庭教育的示范作用。
    (三)凉山州教育扶贫创新的成效
    凉山州的教育扶贫创新,通过教育扶贫主体的多元化、对象的基本全覆盖、手段的多样化等,有效地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多维贫困问题,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能推动深度贫困民族地区跨越贫困陷阱。
    1.有效地解决了多维贫困问题
    凉山州教育扶贫创新提高了不同年龄阶段贫困人口的教育可得性,直接或者间接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提升了贫困人口的能力,改善了文化贫困和贫困文化,提高了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有效地缓解了多维贫困状况。具体解决了以下五个维度的贫困问题:
    一是通过教育扶贫主体的多元化和方式的多样化,基本实现了对象的全覆盖,大幅提高了贫困人口的教育可得性,基本上解决了教育贫困问题。具体表现在:1)少数民族儿童受教育状况得到根本性转变,小学辍学率从2003年的6.99%下降至2017年的0.64%;2003-2017年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人数增加32.64万,且2017年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占在校学生总体的比例高达95%(见图2)。2)截至2018年6月,凉山州已开办“农民夜校”3745所,开设培训专题651个,落实师资17030人(次),发放教材168406套册,参加培训的贫困人口达195.4万。3)截至2018年6月,凉山州利用村级活动场、闲置村小等开办村级幼教点3096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3.4%。
    
    图2 凉山州少数民族在校学生规模(单位:万人)
    二是教育扶贫创新通过提升深度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缓解收入贫困,降低贫困发生率。2017年,凉山州减少贫困人口13.98万,全州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94.2万减少至49.07万,贫困发生率从19.75%降至11.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15元,同比增长10.1%,其中11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93元,同比增长1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教育扶贫创新通过提升贫困人口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和改善健康状况等,转变贫困人口的生产方式和收入结构,促进收入稳定增长。在凉山州喜德县尼觉村,由于普通话教学、技能培训、基础文化知识教学等教育活动,近四年贫困家庭主要劳动力从事的行业和收入水平均发生了较大改变,详见表l。
    
    三是教育扶贫创新有效缓解了深度贫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能力贫困。截至2017年年底,凉山州职业教育学校共有16所,在校学生达3.08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7000人。此外,凉山州开办了“农民夜校”3745所,开设培训专题651个。随着“9+3”计划和“农民夜校”等活动的深入推广,凉山州深度贫困家庭经营性收入不断增加,外出务工规模不断扩大,从事非农行业的乡村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2005-2016年,凉山州增加了14万乡村就业人口,且非农行业就业人口大幅增加。此外,2005年凉山州乡村人口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高新技术行业的就业比例为零,随着教育扶贫的不断深入,凉山州2016年从事这些行业的乡村人口已达1.3万人,详见表2。
    
    四是教育扶贫创新有效地治理了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文化贫困。凉山州通过“农民夜校”“文化坝子”等组织,建设贫困村文化室和广播系统,举行传统文化表演,制订“村规民约”,推行“红白事集中办”等,宣扬和倡导本民族优秀文化和现代思想观念,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推动深度贫困民族地区形成好风气,建设“四好家庭”和“四好村”,解决文化贫困问题。截至2018年6月,凉山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感恩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8571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87万人次。持续开展婚丧嫁娶高额彩礼和铺张浪费问题的集中整治,推行“红白喜事集中办”,对全州3546个村的“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建立基层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4272个,开展日常监督劝导,促进全州文明乡风的形成。凉山州投资1.29亿元,完成479个贫困村文化室、250个贫困村广播系统、500个民俗文化坝子(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举办“大凉山惠民音乐会”50场,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惠民文化活动172场次,送文艺演出下乡、下基层673场次。
    五是教育扶贫创新有效地缓解了深度贫困人口的健康贫困。凉山州多样化的教育扶贫方式为解决健康贫困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凉山州通过免费午餐、住宿补贴等形式的生活补助解决了深度贫困民族地区学龄儿童饮食不规律、营养不良、睡眠不足等问题,提升其健康水平;2)以“农民夜校”为依托的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通过转变传统落后思想观念,建立科学就医治疗观念,根除凉山州贫困人口此前依靠民间巫师、医药偏方治病而耽误最佳治疗期甚至导致死亡的现象;3)通过开展“三建四改五洗”“板凳工程”和“四好家庭”等活动,引导深度贫困人口关注个人卫生,避免因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产生身体健康问题。
    2.有效地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凉山州的教育扶贫创新通过扶贫对象的基本全覆盖,解决了不同年龄阶段贫困人口的知识能力缺陷、思想意识落后和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并通过以“农民夜校”为代表的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和“小手牵大手”活动等形式,提升长辈和子辈的人力资本水平,营造良好的生活及学习氛围,促进家庭教育真正发挥双向示范效应,进而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一是通过一系列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激发了深度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推动其逐步迈向现代文明。截至2017年底,凉山州创建星级“四好家庭”48.8万户,13.59万户家庭完成彝家新寨建设,实现人畜分居。贫困家庭中长辈逐渐养成如厕、坐板凳、勤洗衣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对子辈的卫生及生活习惯产生了积极影响。除此之外,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有助于提高长辈对子辈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是通过“小手牵大手”活动,家庭教育的双向示范效应得到充分发挥,这全面提升了所有贫困人口的知识技能、思想意识和内生动力,并形成了长效机制。通过“小手牵大手”活动,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生活行为习惯、防艾滋病知识以及上了嘴的普通话带回家,反哺上一代,填补文化鸿沟,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推动凉山州呈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应;同时,长辈也将通过素质提升工程学到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和良好习惯教授给子辈。贫困家庭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氛围。由表3可知,子辈的受教育水平和普通话表达能力与长辈的普通话水平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由于凉山州偏僻闭塞,且少数民族聚集区以民族语言交流为主,长辈接触普通话的机会有限,因此,“小手牵大手”活动能显著提高长辈的普通话水平。
    上述两个效果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不同年龄阶段贫困人口的多维贫困问题,还将原来家庭教育的负向示范效应(贫困的代际传递)转换为正向示范效应,有效地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3.推动深度贫困人口和凉山州跨越贫困陷阱
    凉山州的教育扶贫创新为学龄前贫困儿童提供了免费的活动场所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机会,使其避免了在起跑线上落后;为学龄贫困人口提供了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的正规教育,并给予生活补贴,大大创造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机会;为学龄后贫困群体提供了免费的各类培训,解决了此前正规教育缺位所导致的历史欠账问题。
    总之,凉山州的教育扶贫创新为所有贫困人口提供低成本甚至免费的差异化教育,结合基于血缘关系、宗族网络和熟人社会机制产生的双向示范效应、邻里效应和回流效应,放大了不同类型教育对不同年龄阶段贫困人口的影响效果。这就从根本上扭转了穷人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状况,使三岁以上的所有贫困人口跳出了贫困的恶性循环,进一步推动了凉山州跨越贫困陷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