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清时期的增福财神信仰 戏曲具有艺术感染力,对看戏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入的。有人说:“戏曲者,普天下人类所最乐睹、最乐闻者也,易入人之脑蒂,易触人之感情……其他神仙鬼怪,富贵荣华之剧,皆足以移人之性情。”戏台就像个大课堂,让人学到知识,也劝人遵行礼法,引导人信奉神佛。杂剧演出对增福神信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信仰地域扩大,庙宇也不断增多。 明代增福神仍在扩大影响力,并跟曲周县历史上的县令李诡祖结合起来。元杂剧中描写的增福神曾信实或李逊,在曲周并无什么影响,当地人坚信李诡祖才是增福神的正身。由于司财功能明显,增福神在曲周被称作增福财神。不过,当地儒者仍强调他是一位有功德于曲周的名宦。明万历年间曾官至兵部尚书的王一鹗《增福李公祠记略》就主要从儒者的角度叙述神主的德业:
碑文说李公事迹,符合《礼记·祭法》能御大灾、捍大患则祀之的原则,被列入圣贤之列,因而嘉靖初年禁毁淫祠时,增福李公祠得到保全。王一鹗还介绍此庙布局,“中为享殿五楹,左右翼以廊各五楹”,规制相当可观。此庙位于曲周县城东街,本地人都称增福财神庙。当地百姓每逢朔望、节日或庙会都来庙中祭拜。王一鹗作为曲周本地人,对李诡祖信仰比较了解,他说李诡祖“坟墓在庵上村”。 增福财神信仰在明代传播甚广,影响也在扩大。明代《搜神记》就收入李诡祖的小传,后来《搜神记》又被收入《续道藏》之中。该小传仍称他增福相公、李相公,明确称他就是李诡祖。其传曰:
此小传介绍李诡祖生平,与他处“出宰曲梁”或“仕曲梁”不同,这里夸大了他的官职,说他“治相府事”,还说他“白日管阳间”“夜判阴府”,拔高的倾向十分明显。此小传还声言他兼管三品以上高官及在世平民的衣禄食禄,具有财神的特征。另一方面,这里还明确说明他“九月十七日生”。这个神诞日《诸神圣诞日玉匣记等集目录》也有记载:“(九月)十七日增福财神圣诞。”从明代地方志记载来看,此日民间有庙会,因而道观也应有相关科仪活动。此时增福神已经从民间神祇跻身于道教神谱之中。 李诡祖为九月十七日神诞,到清代更加流行,华北多地的财神庙会十分热闹,所以康熙年间御刻本《治国兴家增福财神宝卷》说:“财神老爷圣诞之辰,九月十七吉日良辰,天下共闻处处庆贺是实么!”宝卷是通俗性宗教表演的底本,在一定程度上说它就是民间信仰的显示器,任何流行的神仙都会很快进入到宝卷之中。此本宝卷是皇家御刻本,属比较贴近国家意识形态的文本,却说九月十七日财神老爷圣诞“天下共闻处处庆贺”,足见财神诞辰的普及和热闹景象。在北京的财神庙,庙会前后持续三天,各界人等都来参加。如《燕京岁时记》载:“财神庙,在彰仪门外,每至九月,自十五日起,开庙三日。祈祷相属,而梨园子弟与青楼校书等为尤多。士大夫之好事者,亦或命驾往观焉。”天津也在此日举行财神庙会,《津门杂记》载:“城内东北隅,财神殿”,“(九月)十七日祀财神最盛”。《津俗谈丛》也说:“津俗以九月十七日为财神生日,商号及商人家庭皆于此日以香烛、供品致敬,悬彩张灯,鞭炮齐鸣,俨如年三十,故五六十年前,津门有‘九月十七小除夕’之说。”财神诞日的热闹盛况犹如过年,可见天津工商业者对增福财神崇拜之热烈。商店庆祝财神生日时,掌柜的率领职工们站在柜台前,人手各举一个算盘,频频摇动,哗哗作响,表示生意旺盛的繁忙景象。河北、河南等地的人们也于此日庆祝财神诞辰。如光绪《滦州志》:“(九月)十七日,俗以为财神诞日,商贾咸赛神为会,响爆竹如雷。”至今,河北沿海渔民仍信奉增福财神,如《河北省志》卷四《海洋志》说:“农历九月十七,是财神爷生日,海上常闹天气,这天出海会触犯财神爷闹天起风。”民国《长葛县志》(河南)载:“增福庙,在县西北十八里,明景泰年石宗重修,成化二十三年诸石宇重修,有碑记。”长葛县增福庙过去也在九月十七日庆祝神诞。 可以看到,在河北、山东、北京、天津、河南等北方地区,明清时期都有增福财神信仰,九月十七日举行庙会也很普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