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合服务陷入了服务系统性和发展性不足的困境。民族社会工作的文化视角强调维持不同文化群体的多样性,增强服务对象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融合,将其应用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合服务是突破服务困境的关键之举。该视角下的服务策略以“赋权”和“反思性对话”为方法;以“关系建立”为起点,搭建社区为本的支持系统;以“文化融合”为目标,形成整合服务框架。此跨文化服务策略对多元部门、专业服务和个体与群体困境的强调,从工作主体、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三方面创新了当前城市民族工作治理体制。 关 键 词:民族社会工作/文化实践/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服务策略 项目基金:本文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一般项目“江苏困境儿童福利治理“碎片化”与整合机制研究”(18SHB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城市困境儿童发展型救助中社会组织服务传递机制研究”(17YJC840048);2016年度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项目。 作者简介:刘玉兰(1982- ),女,四川泸州人,博士,常州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流动人口,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江苏 常州 21316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的城市化与现代化、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与以民族身份为基础的“汉一少”二元结构相结合,形塑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融合的困境。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融合,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群体福祉,也直接关系到民族融合和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历史进程。民族社会工作是基于人本主义视角,依据社会工作理论和技巧,开展专业化服务的科学方法。民族社会工作对个体与系统的双重偏好,使其在回应少数民族群体需要、理解和利用其族群文化的优势上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民族社会工作在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中的定位与作用,对加强和创新城市民族工作服务和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正确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实践行动困境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工作的文化视角,探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实践策略,并指出对当前城市民族工作的启示。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社会融合服务的实践困境 空间上的流动给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带来城市社会融合难题,不仅面临政治参与、社会生活和福利制度等层面的困境,还面临生活方式、语言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层面的排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所具有的“族群身份”与“社会排斥”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研究显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身份和文化的双重弱势性,使得其具有更低的收入和劳动合同签订率、更低的城市主观认同度和内卷化的社会交往网络。①②民族文化因素是阻碍其融合的重要因素,较好的文化适应对其定居城市有显著影响。③表1数据显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各种跨文化适应问题:一是行为文化适应上存在语言和交往问题。普通话和打工城市方言不好的比例分别为47.6%、53.5%;城市社会交往中存在语言障碍的占18.8%;社会交往适应上几乎没有参与任何正式和非正式组织,组织参与指数均值仅为0.3;二是心理文化适应水平也有待提高。虽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心理健康处于比较健康的水平(均值为30.4),但是城市归属感和认同感较低,对城市有强烈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比例仅为34.1%、30.3%、41.9%,比例不足一半。 表1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跨文化社会适应状况统计表
数据来源:1.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户籍限制放开背景下促进农民工中小城市社会融合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研究(批准号:13JZD018)”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调查数据,以下图表及文中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均来源于此;2.社会组织参与指数范围1-6分,分值越高则参与的各类正式和非正式组织的数量越多;3.心理健康压力指数范围为11-44分,分值越高表示压力越小。 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关注,也促进了社会融合的社会政策和服务实践的探索。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除了应从政策层面优化户籍管理制度,改善民族优惠政策,还需要从中观层面构建具体的服务实践,从而有效连接宏观制度和微观个体。目前国家层面主要从两方面探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经验:一是从2011年开始,国家民委先后分四批选取全国28个城市作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探索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新经验。二是从2012年开始,中央财政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少数民族社会服务,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模式。表2显示,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项目数大约为每年1-2项,项目资金保持在25万元左右/年。 整体看来,当前服务实践的探索对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基本形成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府自身职能机构服务、社会工作化改造④三种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但当前城市民族工作仍然存在重管理而轻服务的工作理念、服务成效有限、多部门协调困难、民族工作队伍薄弱等问题。⑤大多数服务实践理念多以城市主流文化为主导,聚焦在劳动就业、文化体育、卫生健康、法律援助、临时困难补助等各类服务,⑥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遭遇的文化排斥议题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从而造成发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内在优势、重建社区支持性关系、推进跨文化适应等服务的社会融合方案不足,致使未能有效地回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真正需要。服务实践的“文化忽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服务层次个体化,服务系统性不足。如表3所示,2013-2018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服务项目中涉及的7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服务项目均围绕个体适应、个体发展和个体援助等议题展开。这种将融合困境个体化的方法容易将困境根源归结为个体或家庭能力不足,忽视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所处的宏观社会结构的排斥性。少数民族人口流入城市,一方面彰显的是改革开放的现代性所带来的独特的城乡关系,农村的“虚空化”过程夺走了农村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文化上的所有价值;⑦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成员身份区隔与地区社会经济差距。双重二元结构所暗含的政治和经济的不平等使得城市作为“现代文明”代表的地位不断强化,而导致了对农村文化、少数民族族群文化的排斥和异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的文化排斥常常直接或间接造成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排斥。⑧因此,要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需要从个体及其所处的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出发,设置系统化的服务项目,优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个体能力与系统环境。 表2 2013-2018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服务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项目数量和金额
数据来源:根据《2013-2018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立项名单》整理。 二是服务实践补缺性明显,发展性不足。当前城市民族工作延续我国民族优惠政策的制定理念,重在通过经济补助、教育降分录取、就业上的优先录用等,追求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⑨如图1所示,少数民族服务项目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健康医药、儿童发展与教育,分别占23.9%、21.7%、16.3%。如表3所示,7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内容也集中在儿童发展和素质培养。这些服务实践发展主要依赖于政府,行政性和政治性色彩非常浓厚,⑩服务方法以外在救助为主,比如七项中央财政支持服务项目中有5个项目明确提出采用“救助”“帮扶”“支持”的方法。这些服务实践秉持问题视角,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视为消极和被动的主体,忽视了个体和系统资源能动性的发挥。把服务实践的重点放在弥补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各项问题,并未意识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也未能将这些文化价值视为其社会生活的积极资源。这种供给式的政策和服务已经受到诸多挑战,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制定发展型的社会福利体系成为学者近年来的诉求。因此,要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不仅需要外在的救助,还需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内在优势和内生力量。 表3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项目干预层次和干预理念统计表
图1 少数民族服务项目主题分布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