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收藏鉴赏 >

商代青铜酒器“子”觚

http://www.newdu.com 2020-06-28 收藏快报 王雪 参加讨论

    ■河南新乡 王雪
    商人崇尚饮酒,酒器在商代社会也备受重视,正所谓“非酒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酒器在商代青铜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斝、爵、觚、角等酒器在商代遗址和墓葬中的出土量远超其他饮食器物。
    新乡市博物馆就收藏了一件河南辉县出土的商代青铜酒器“子”觚(见图)。这件“子”觚1952年出土于辉县褚邱,通高30.5、口径17、底径9、腹径4.4厘米,重1180克。圆口外侈,长身细腰,直腹,平底,喇叭状高圈足。颈部饰有4组素蕉叶纹,下为相向的蚕纹,腰和器身下部均饰变形兽面纹,纹饰清晰突出,并有四扉棱,兽面双目圆睁,给人以狞厉严肃的震慑感。因圈足底部铸有铭文“子”,故称“子”觚,“子”觚整体制作规整,纹饰清晰精美,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
    觚为盛酒器,在举行仪式需要饮酒时,如果需要温酒而饮,则用爵,不需温热而饮用时,则用觚。觚同时也是礼器的一种,《说文解字》中描述:“觚,乡饮酒爵也;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陶觚,到了商代早期才出现了青铜制成的觚。
    觚字本意为棱角,酒器器身有四面、八面棱者,便以其形命名为觚。裴骃《史记集解》引马融注云:“觚,礼器也。”商代酒器种类繁多,觚是比较常见的器类之一,而且在使用时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组合。据《仪礼·特牲馈食礼》载,二爵、二觚、四觯、一角、一散常组合使用。在商代墓葬中常用觚来随葬,而且随葬觚的多少,体现着死者生前的社会身份和地位。觚和爵经常伴随出土,两者在一起配套使用,可见觚与爵是一组最基本的青铜器组合。在中上层贵族的墓葬里,除了随葬多套觚、爵外,常常还有别的酒器,多与尊、卣、斝、觯、角等器物同出。
    觚的造型优美,大口、长身、细腰、阔底,犹如一朵盛开的喇叭花,商周时期的青铜觚胎体厚重,器身常常装饰蚕、兽面、蕉叶等纹饰,也有一些铜觚被铸雕成镂空花纹的样式,极为精致。铜觚以多变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成为商周时期常见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精品。到了西周时期,青铜觚走向衰落,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维系周王室等级的青铜礼乐制度逐渐衰落,铜觚也已经没有了早期的规整造型,棱角也不再分明,孔子甚至感叹“觚不觚,觚哉,觚哉!”到了战国时期,青铜觚就不再使用,被漆木质地的觚和其他类型的酒器所取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