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十年来学界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从基本内涵、宏观格局、文化视域三个视角探讨理论建构;从互嵌社区、相近地区、文化扶贫总结分析实践经验;从优化文化环境、创新管理理念、建设乡村“三交”平台等方面研究创新路径。未来仍需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三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研究。 【关键词】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互嵌型社区;中华民族共同体 【作者简介】张萍,女,宁夏吴忠人,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研究方向:民族理论与政策;齐传洁,女,河南信阳人,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研究方向:民族理论与政策。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汶川地震、新疆7.5事 件、西藏3.14事件等重大事件影响,国内民族关系、民族问题出现了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以下统称为“三交”) 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之一,已经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要把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的这一论断,系中央政府首次提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念。我们通过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主题词和关键词检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检索到113篇有关的期刊文献 (图书、博硕论文、报纸文献等除外),对这些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学界关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关研究是从2010年逐渐展开的,2014年之后呈现高增长态势,这不仅契合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也契合2014年以来中央对该理念多次做出的新论述。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指出,“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进一步指出:“加强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以及“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是增强文化认同。”习近平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 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19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这些论述使各民族“三交”理念所涵盖的内涵更为深刻,为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较全面、系统的梳理。 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构建研究 从各民族“三交”理念提出至今,学者们对于各民族“三交”理论建构的相关讨论方兴未艾。一些学者从各民族“三交”概念本身出发解读和把握其内涵,另一些学者则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发掘和阐述各民族“三交”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文化认同的关系。 (一)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 关于各民族“三交”的理论来源,学术界总体认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其中国化是其重要理论依据。各民族“三交”内涵,目前研究相对较少,学者们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民族交往、交流及交融内涵分别作了界定,并从不同侧重点解读了三者关系。 1.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涵研究 金炳镐、肖锐和毕跃光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认为民族交往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接触、交流和往来以及族际关系的协调,即指民族联系中的互动和民族关系的整合过程,也就是民族生存和民族发展的一种方式。李静从心理学视角阐释分析,认为民族交往是社会交往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民族共同体间的交流与往来。民族交往心理发生在民族共同体交往的始终,包括民族交往的需要动机、相互认知、情感体验、交往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族交往方式,也是民族之间所有接触和互动关系的总称。另有学者从文化学、历史学、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理论等视角界定了其内涵,通过梳理,民族交往界定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主体成分更加复杂,涉及内容越来越多元化。关于民族交流,学者们普遍认为民族交流亦是一种民族交往,应从经济、文化、社会、心理、情感等层面上进一步扩大、深化民族交流,民族间的交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纽带。关于民族交融,学界认为是针对民族融合争论提出的新概念,相对而言研究成果较多。陆鹏、于潜驰和金浩认为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中,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下,互学互鉴、互帮互助、互谅互让、互信互认、互近趋同的过程,就是各民族相互吸收各民族的优点,实现共存共荣共赢的过程。王希恩提出“交融”不同于“融合”,它强调的只是相互接纳、吸收、包容和认同,是“融合”的进行时态或过程,不是结果,在民族理论的语境中,民族交融的过程只能是自然的,而不能是人为的。关 于民族“三交”内涵,杜鹃定义为指民族关系的一种发展状态,是在民族关系形成过程中共性因素增多的过程,并不是把民族自身的文化“融”没了,而是进一步发扬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为各族人民共有、共赏、共享。这一表述重点强调的是民族关系的一种发展状态、共同性增多的发展过程,以及从文化涵化视角如何进行民族交融。各民族“三交”的关键是交融。 总体而言,学术界对民族交融有着不同的视野和见解,普遍从文化视角进行阐释。民族交融不是民族同化,也不能等同于民族融合,民族交融是民族交往交流的自然跃进形式,也是民族共同性不断增加、差异性不断减少的历史过程,正确认识“交融”是正确把握与理解各民族“三交”内涵及其之间关系的关键。 2.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关系研究 各民族“三交”的三个方面并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关于三者关系,我们主要梳理了五种观点。金炳镐等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交往是形式、交流是内容、交融是本质。民 族“三交”指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正确路径和方向。李晓霞从个体交往、人与人的联系上,认为三者是人际交往的“多层面关系”。张大卫从《汉语大辞典》对交流的释义得到启示,认为三者关系是递进关系。李静、于晋海从心理学角度,认为三者是互动的层级关系,即民族关系的三个层级。马瑞雪、李建军、周普元及李蕾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视域,认为三者是层级递进的空间关系结构,是时间、空间、关系上形成的文化结构,具有一定的时空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综上从词性看,各民族“三交”并非普通意义的三个动词,是被冠以民族共同体实体意义的动作,即被拆分为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它们被视为有机整体始终伴随和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及民族工作的实践过程,同时也成为衡量、评价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从词义看,各民族“三交”这三个词的词义是一环扣一环的线性关系,也是相互不可缺少的螺旋式时空动态关系。三者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内涵深刻,缺少哪一个都不能构成紧密联系的线性系统,也不容易实现动态跃升的非线性时空系统,在人类、民族发展的新时代又将常谈常新,需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从多方面进行系统性、创新性研究。 (二) 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宏观把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各民族“三交”的研究领域里,学者们都采用过程论视角探讨各民族“三交”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各民族“三交”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是相得益彰的,这是构建各民族“三交”理论体系的现实基础。各民族“三交”的过程不仅是意识层面的,也是实践层面的。在意识层面,李贽和金炳镐得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论,曹爱军指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铸造的内在联系,开拓了中国民族理论的新视野、新高度、新境界。郝亚明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较为清晰的,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标。评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工作成败优劣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巩固。在实践层面,王延中指出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主基调和主旋律。青觉和徐欣顺认为,共善规范的共同体意识意味着成员之间愿意彼此交往交流、共同生活,也愿意一同追寻和创造更有意义和更美好的生活。各民族共同生活、诚实友好交往交流也形塑着共善规范的共同体意识。郝亚明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构建的中心,也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工作的指引。马瑞雪等认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处理好“多和少”“母和子”“浓和淡”三种关系。 (三) 从文化认同视域具体观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文化认同 (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是民族和睦之魂、民族团结之根,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关于文化认同对各民族“三交”的作用与影响,学者们有不同的认识,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种观点。第一,文化认同体现了民族“三交”主体的一致性目标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也决定了各民族“三交”形式的深度和广度。许宪隆和梁润萍认为,价值认同是文化认同的核心。要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就要加强中华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王易和陈玲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各民族形成共有的文化心理认同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左兰和孙秀玲认为,文化认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主体、实践基础、终极目标上具有逻辑契合,凝聚中华民族的内聚力是文化认同的价值诉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望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动力来源于文化认同。第二,文化认同体现了各民族“三交”中应以彼此文化认同、尊重、接纳为前提和基础,尊重民族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力促和谐发展的民族关系。这方面的成果相对较多,学者们已经形成了普遍的共识。张梅指出,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认同他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李昭勇和盖守丽强调,只有切实尊重民族差异、包容多样性,才能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让各民族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第三,各民族“三交”以共同性因素增多为基础,文化认同强调减少或淡化差异,但并不是要忽略或消灭差异。各民族“三交”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共同性因素增多反映了和谐的民族关系,民族关系的和谐将会促进各民族进一步的交往交流,使民族群体更加亲密的共享、共赏各自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许宪隆和张成认为,差异互补是文化交流的主要结果,它并不会消除彼此之间的差异。很显然,构建各民族“三交”的理论体系要以文化认同为前提和指引。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间文化认同是民族“三交”的理论、实践支撑,应正确把握两者关系对各民族“三交”的影响。民族间文化认同以共同性因素增多为前提条件,在交往交流中要凝聚共同性力量,使彼此产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情感认识和价值共识,才能自然而然地促进交融,发展和谐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需探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