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陈金文]壮族“诗文斗智”型传说与族群记忆

http://www.newdu.com 2020-07-27 中国民俗学网 陈金文 参加讨论

    摘要:壮族文人故事中的“诗文斗智”型传说保存了某些真实的历史元素。传说中壮族群众通过我族文人在对对联中获胜肯定我族的胜利,说明他们已经把主流文化看作了我族文化的一部分,并内化为了我族衡量文人才智高低的标准。从这里我们可以解读出,壮族群众对壮族文化与我国主流文化融合的历史记忆及他们对主流文化的认同。
           关键词:壮族;“诗文斗智”型传说;文化中心主义;族群记忆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又广施文教,因而差不多在各地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文化名人。壮族虽然属于边疆少数民族,但清朝一代也陆续出现了刘定逌、冯敏昌、玉星祝、张鹏展、郑献甫等杰出人才。他们作为壮族人民的骄傲,尤其受到广西学界的关注,有不少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如杨年丰的《论岭南诗人冯敏昌的诗歌》、麦群忠的《冯敏昌:壮族先贤,一代名儒》、黄绍清的《论张鹏展的故土风物诗》、葛永海《行者无疆——试论壮族名士郑献甫记游诗的文化之维》、王德明的《人鬼情未了——对郑献甫〈幽女诗集〉的初步探讨》、吕双伟的《郑献甫的古文、骈文批评及文学史意义》等研究论文。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壮族文化名人文学与学术成就的分析与评价,其中以对郑献甫的研究为多。
    作为本地区或本民族民众的骄傲,在文化名人们的故乡总是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他们的传说。就壮族文化名人来说也是如此,在壮族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有关他们的口碑故事。这些民间传说体现了壮族民众对本民族文化名人的热爱,寄托了他们的人格理想,反映了他们的观念意识,保存了历史记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相关研究少而又少,仅有几篇硕士学位论文对壮族文人传说做过粗略梳理和民间文艺学方面的探讨。在本文中,笔者拟就壮族文化名人故事中的“诗文斗智”型传说作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就其中所蕴含的壮族的族群记忆发表一点认识与看法。
     一、 “诗文斗智”型传说与文化中心主义
    在我国文人故事中有这样一个类型的传说,该传说的情节梗概大致如下:某文化名人参与文人聚会或与其他文人相遇,其他文人蔑视该文化名人,提议吟诗、联对等以比高下,企图通过比赛文采压倒该文化名人;结果该文化名人在吟诗联对等方面技高一筹,为自己赢得了更高的声誉,其他文人则不得不低头认输,自叹弗如。该类型传说有多种异文在民间口头广为流传,如郑板桥故事中的《吟诗劝狂生》、蒲松龄故事中的《蒲松龄巧对二进士》、颜光敩故事中的《酒楼题诗》等等,这类传说被张紫晨称为“诗文斗智”型传说。
    该类型传说在壮族文人故事中也非常多见,如刘定逌故事中的《席间对对壮声威》、冯敏昌故事中的《试前对对压群儒》、玉星祝故事中的《巧对戏群儒》、张鹏展故事中的《鸟乎龙乎》、郑献甫故事中的《南郑北卢》等等。“诗文斗智”型传说普遍表现出文化中心主义观念。王晋抚认为:文化中心主义指的是“任何社会群体的成员们对外部群体的偏见态度和敌对心理”,“具有文化中心主义的人的特点倾向是将人类社会划分成各种各样的群体,成员在心理上认同于他们所属的社会群体”。诚如斯言,文化中心主义既是把自己划归为某群体,心理上倾向于在各方面高估本群体,对本群体之外的其他群体则持轻蔑或敌视态度。
    差不多所有的人都有或轻或重的自恋情节,热爱家乡、热爱本民族、热爱祖国也都是人之常情,由于情感方面的因素,文化中心主义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种种不同的人群中。文化中心主义者们往往把人群分为本地人与外地人、本族人与异族人、本国人与外国人等等;同时,他们往往对我群之外的人抱有怀疑或戒备心理。他们总是相信我群的智慧高于他者,我群的能力优于他者,我群的文化优于他者。在他们的观念中,外地人不如本地人;异族人不如本族人;外国人不如本国人。
    汉族文人故事中的“诗文斗智”型传说表现出明显的文化中心主义的倾向。在这一类型传说中矛盾的双方被划分为不同的群体(最经常的是把文人分为北方人与南方人),如流传于浙江绍兴一带的《徐文长难倒窦太师》,徐文长是浙江绍兴本地才子的代表,他与窦太师斗智是与外地人争高下;在流传于山东东平一带的传说《刘公瓘妙对江南才子》中,刘公瓘则是以山东才子的身份迎接江南才子的挑战。在这些传说中,与传说主人公分属不同群体的人们总是表现出傲慢或不友好。传说《徐文长难倒窦太师》中,窦太师到绍兴做主试,“每次游街过市,总是有一块‘天下无书不读’的御赐金牌扛在前面,鸣锣喝道,耀武扬威,自以为文章压倒天下,目空一切,傲慢非常。”窦太师的傲慢无疑是对绍兴才子赤裸裸的挑衅。传说《刘公瓘妙对江南才子》中讲:“刘公瓘到南方做官,当地的许多学者都想难为难为他,有些才子和他对对联,其中有个才子说道:‘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显然,江南才子没有把刘公瓘放在眼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