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声震主编的《壮族通史》曾引述广西各地县志以说明清代汉文化在壮族民间的影响:“清以后,永安州‘士知教化’,‘礼教渐趋于文’,‘僮、瑶仿慕汉人革陋习者,十之六七。’修仁县,‘僮而不囿于僮,读书应试,列于士林。’昭平县恩来里,‘清康熙、雍正后,则人知向学,士习诗书,文风日启,科名士宦,振兴一时。’象州同治时,‘僮与疍家久习华风,渐更夷俗,其衣装则已改矣,其语言则已通矣。富者均读书,贫者均力田,愚者均安分,黠者均滋事,即不习官语,皆知畏官法。’武缘县‘疆界改革,风俗隆替’,‘穷经好义,直追李白。’‘办香蔚然,有中华盛。’恭城县‘诸僮咸弃卉服,而袭冠裳,挟诗书而讲礼仪,游痒食饩,不乏其人。’”《壮族通史》的著者通过引述广西各地县志非常具体、详细地说明了清代各地壮人接受、吸收汉族文化或壮、汉文化融合的状况。各地壮人在汉文化的影响下,“穷经好义”“挟诗书而讲礼仪”,他们对汉族文人文化的接受尤为突出。 对于明清时期汉族文化在壮族地区的成功传播,覃德清在《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一书中也曾作过相关论述,他说:“自明至清,壮族文人更为广泛(地)接受汉文化……有不少壮族士子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功名,进入中国文人的主流社会,然后反哺壮族子弟,产生壮汉文化的良性互动……壮族文人直接用汉文填词作赋,著书立说”。就覃氏所说,壮族文人故事中的“诗文斗智”型传说的产生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是汉族文人文化在壮族地区获得成功传播后的现实反映。 历经两千多年不同文化间的渗透与交流,至明清之际,汉文化在广西各少数民族群众中已经深入人心。他们不再把舞文弄墨、吟诗作文看作是他者的文化,而是在有意无意中把它看作了我群(族)文化的一部分,并把它内化为衡量智慧、才能与学问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壮族文人故事中的“诗文斗智”型传说中保存了某些真实的历史元素。传说中壮族群众通过我族文人在对对联、吟诗中获胜肯定我族的胜利,说明他们已经把汉族诗文文化看作了我群(族)文化的一部分,并内化为了我群(族)衡量文人才能、智慧与学问高低的重要标准。从这里,我们可以解读出壮族群众对传统社会(尤其是明清时期)壮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历史记忆及他们对汉族文化的肯定与认同。 (原文刊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