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学 > 经济生态 >

民族地区农户土地依赖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基于巴东县的实证研究(2)

http://www.newdu.com 2020-10-13 未知 邓苏玲 参加讨论

    (三)模型估计结果
    本研究基于土地依赖及行为经济学因素构建了宅基地退出行为意愿模型,运用AMOS21.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宅基地退出行为意愿R[2]为0.661,即模型中所有自变量可解释66.1%的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变化。研究发现利他互惠、参照依赖对宅基地退出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锚定心理、土地依赖、现状偏见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呈显著负相关,禀赋效应对农户宅基地退出作用不显著。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利他互惠行为会对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0.172**),假设1得到验证。民族地区农户看重宅基地退出的代际影响,注重子女的教育,关注老人的医疗保健,希望家人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获得更多的社会保障,这些都会正向影响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验证了农户亲缘性利他行为的广泛存在,为了子女、老人们的利益,农户会考虑退出宅基地。
    参照依赖正向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0.393***),假设2得到验证,即民族地区农户的行为具有从众性。对于其它影响因素,参照依赖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最大,说明民族地区是典型的关系型社会,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农户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信息的渠道较为闭塞。因此,周围邻居、亲朋好友的意见都会显著影响农户的退出意愿,表现出羊群行为特征。亲朋好友或宅基地退出成功者提供退出示范或者宅基地退出成为趋势的情况下,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会更高。
    锚定心理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负面影响(-0.164**),假设3得到验证,表现出民族地区农户对政府行为的不信任。农户通过以往发生事件的经验判断或者网上极端事件的误导,认为政府在制定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和安置政策中不会充分考虑农户利益。若宅基地退出中发生冲突事件,政府处理目的是平息事件而不是充分考虑农户的意愿,让农户产生了锚定负面信息。因此,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提升干群关系有助于宅基地退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土地依赖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负面影响(-0.108**),假设4得到验证,农户对土地有较高的依赖,证明民族地区土地依赖强,对于民族地区农民来说,宅基地不仅提供生存居住的保障,也提供了情感上的安全感,乡土情结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决策。同时,调研区域内年长者都希望为子女建好房,留给子孙后代,祖业权意识根深蒂固。对土地的强烈依赖是今后宅基地退出工作需要突破和攻克的难题。
    现状偏见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负面影响(-0.534***),假设5得到验证,农户是否愿意退出宅基地,会遵从自己的生活习惯,考虑个人的适应能力。研究结果证实了农民“小富即安”的个人特质。调研地区的农户由于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山区,不习惯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生活压力小,安于现状,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宅基地退出的意愿较低。
    禀赋效应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不显著(-0.014),因此假设6不支持,这与现有的研究有差异。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换购县城商品房、高额补偿等)对民族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不大,说明在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中,退出补偿不是关键因素。理论上,受到禀赋效应作用的影响,更高的补偿能够促进农户退出宅基地。但是本文的研究结果中禀赋效应并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经济补偿跟退出宅基地并不是一种替代关系,经济补偿虽然能够从金钱上满足农户的生存需求,但是不能替代宅基地给农户情感上的依赖,也进一步验证了民族地区农户对宅基地的依赖程度较高。
    三、宅基地退出意愿的结果解析
    研究结果显示现状偏见、土地依赖负面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在实际调查过程中,给笔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农户大多对现有生活感到满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地生活居住条件越来越好。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三层楼房属于标配,还建有偏房、猪舍卫生间,生活娱乐场地宽敞,同时地处山区,人居环境优越,生活非常自在,“偏安一隅,自得其乐”是对当地农户生活状态最好的写照。山区生态环境优越,但是建房却不容易,不同于发达地区建设房屋有机械化设备的辅助,山区建房一砖一瓦都靠肩挑背扛,房屋的修建需要耗费农户大量的心血,承载了太多的汗水与辛劳。正是建房的不易,根植了农户对宅基地的深厚情感。对于他们,宅基地不仅仅是生存居住的空间,也是包含心血的成果,轻易无法割舍。这也是为什么当地禀赋效应的作用并不显著的原因,在农户心里,宅基地与经济补偿并不是完全替代的简单关系。
    个案1:谭氏是S村两委班子成员,属于地方政府政策的执行者,拥有自己的副业,经济水平在该村属于上等。家中盖有三层楼房,三楼基本不用,除去四间正屋还带有偏舍,以及猪圈卫生间等建筑,房子属于选址新建,老宅闲置,宅基地超标和闲置具有典型性。在问及是否愿意退出宅基地时,明确表示不愿意:“一是房子是我一砖一瓦垒起来的,地基都打了好久。先前的地基只有三间房那么大,我后来又扩建才有了现在的房子,这里倾注了我的心血,我不愿意退;二是现在农村生活很富足,只要不懒惰,就能过上好日子。政府让退出宅基地还不如大力推行特色村镇建设,让我们村发展越来越好。”(32)
    农户不愿意退出宅基地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宅基地为农民最后的保障,而他们不认为政府会对他们提供保障,对政府不信任的锚定心理已经根深蒂固。
    “退出宅基地以后没办法安身立命,到处都在花钱,生活怎么保障,政府不会管,就算儿子现在在外地工厂工作,等他年纪大了还是要回来的,以后他老了还能有一口饭吃。”(33)
    退出宅基地以后虽然能获得一些经济补偿,但是以后的生活该怎么维持是他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国家基于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考量,要求政府引导农户退出闲置宅基地,当地政府可能为了政策或者政绩的需要,鼓励农户退出,但是退出以后当地农民该何去何从,目前政府并没有统筹的规划与安排,农户的退出保障是政策制定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除此之外,乡土情结是难以割舍的影响因素。宅基地不仅是农户生存生活的保障,也是进城者老年退养还乡的保障。在调查地区,有一些人已经具备落户城市的条件,但是落叶归根的思想依旧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关键因素,受地方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希望自己老了还是衣锦还乡,而不是远离家乡。
    个案2:邓氏是Y村成功入城者,在大城市里有固定住所,养老无忧,在外生活几十年,一家人均在城市生活工作,属于脱离农村的成功者。村里老宅已闲置多年,现已破败不堪。对于其是否愿意退出闲置宅基地,其回答道:“宅基地我得保留,并会重建,等我退休了,我会每年回来居住一段时间,或者长期居住。我是从这里一步步走出去的,乡里的老人是看着我长大的,村里的伙伴也是从小光膀子一起玩到大的,这里是我的根,丢了根我就再也回不到故乡了。”(34)
    对于宅基地依赖薄弱的农户,他们更多地考虑子女的教育、基础设施的便利,基于家人考虑的利他互惠因素是决定是否退出宅基地的关键。如果宅基地退出能获取更多的经济补偿,获得更好的教育,这个投入在他们看来是值得的。同时,调研地区属于典型的以地缘血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亲族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户的生产生活,农户是否退出宅基地,也会观望其他农户的决策。当时三峡水利建设就是以一个村为代表的迁移,亲族退出成功后会产生连锁效应,能一定程度上削减农户退出的顾虑。
    个案3:S村谭氏属于当初三峡建设移民户的普通代表,经历过征地拆迁补偿政策,现在的住房是后来新建的,自己将楼上住房改造成简易宾馆,可以提供客人留宿。两个儿子一个读小学一个读高中,家中父母年迈,家庭负担较重。她希望能够退出宅基地获取更多的经济补偿和获得更便利的生活条件,为儿女及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35)
    由此,民族地区宅基地退出意愿既有一般地区的共性,也具有一些特性,对现实生活的满足(现状偏见)、土地的情感依赖(土地依赖)以及政府制度的不完善会对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子女的教育(利他互惠)和退出成功者(从众效应)的因素会促进退出宅基地。但是资源禀赋效应在该区域并不明显,说明宅基地退出经济补偿不能完全替代宅基地,基于经济补偿的等价交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从这个意义上,民族地区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表现出非理性的特征,因此民族地区宅基地退出不仅需要客观考量补偿制度,也需要从提高保障、降低依赖和尊重农民意愿的角度寻找突破口。不难发现民族地区退出的需求基础薄弱,心理接受度、经济水平、生活状态等条件相对欠缺,农户尚未做好退出准备。传统思想上的固化、经济上的束缚将是民族地区宅基地退出工作开展的重点难点。在具体实施宅基地退出工作时,应该因人、因地制宜制定宅基地退出策略。对于具有退出需求较强烈、经济基础可以支撑的农户,应该引导农户有序退出,提高闲置荒废宅基地的利用率。而退出需求较低,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户,应该加强技能培训,拓宽收入渠道,降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同时加强政策宣传,降低农户的不安全感。在调研区域,很多楼房都是沿公路新建,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宅基地占地面积大,楼层高,浪费严重,而对于这类农村新建闲置楼房,应以盘活利用为主,通过特色乡镇建设、旅游、民俗民风体验、特色餐饮等多种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为振兴乡村提供有力支撑。尽管宅基地退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也需全面统筹、因地施策、适时推进。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农户作为宅基地退出的主体,影响其意愿的因素较多,既有理性因素的考量,也会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具有有限理性的特征,民族地区农户对宅基地存在依赖情感,其退出意愿会受到非理性的观念引导。本文选择西部贫困民族地区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民族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利他互惠性,子女教育、居住环境、社会保障、医疗条件是农户宅基地退出的重要条件。对于农户来说,社会保障因素是农户考虑是否退出宅基地的重要因素;同时农户行为具有从众示范性,会参照邻居、亲朋的行为意愿做出决策;农村宅基地退出工作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可以采用“从众、示范效应”来引导。(2)农户对政府不信任的锚定心理阻碍宅基地退出,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加强干群关系是开展宅基地退出工作的重要任务。(3)土地依赖和现状偏见是阻碍民族地区农户退出宅基地的重要因素,对土地生存居住、情感上的依赖以及对现状的满足使得农户不愿意退出宅基地。(4)禀赋效应对民族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作用不显著,说明当地农民并没有将经济补偿作为退出宅基地的首要考虑因素。上述结论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民族地区农户的宅基地退出具有自己的特性,应该更多地从利他互惠、参照依赖、锚定心理、土地依赖、现状偏见等因素着手,推进宅基地退出工作。
    宅基地是农民的根基和最后的保障,引导农户退出闲置宅基地是国家对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宏观统筹,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的文化特征、历史背景和经济基础,使得不同区域农户决策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应该结合地区实际,因地施策。本文研究,得到以下政策启示。
    1.构建社会保障衔接机制,解决后顾之忧。农村宅基地退出社会保障的衔接机制是促进民族地区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关键因素,农户对宅基地根深蒂固的依赖,根源在于农户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加强宅基地退出后农户城乡教育保障、住房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宅基地退出农户子女就读政策和资助体系,同时制定将退地农户纳入公租房、廉租房的住房保障制度,建立退地农户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实现真正的“学有所教,人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2.规制民族地区政府行为,消除农户对政府认知偏差的锚定心理。政府是宅基地退出工作的执行者,在政策推进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干群关系是否和谐,是宅基地退出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规范政府工作者的行为和职责,定期对政府工作者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同时应加强宅基地退出政策、正向典型案例的宣传,消除农户对政府不信任的消极心理,提高农民对政策的知晓度和对政府的信任度。
    3.尊重生活习惯,提升吸引力。民族地区具有典型的民族聚居特征,其生活习惯具有民族特殊性,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依赖也是影响其宅基地退出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推进宅基地退出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实现集中居住不改变农户的社会关系网络,尊重其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置换小区的建设要满足农户生产生活的习惯和要求,以真正农户宅基地退出积极性。同时加强农户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户的再就业能力,降低对土地的生存保障依赖。
    4.加强成功经验宣传,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民族地区行为意愿具有典型的羊群特征,农户的参照依赖和利他互惠特性表明,农户的行为决策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促进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的落实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从众、示范效应”来实现,通过村镇带头人的示范,提高农户退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盘活闲置宅基地,振兴乡村发展。宅基地退出应该因地制宜探索有效措施,盘活闲置土地。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优势,开展特色村镇旅游、农旅游览、特色餐饮民宿,或者文化体验、特色农产品展销、电子商务等试点示范,形成有效产业支撑的盘活利用模式。支持和鼓励一切有利的盘活形式,不仅要发挥村集体的带头作用,也要引导农户开创与闲置住宅相结合的项目,积极探索各种有效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
    ①付文凤、郭杰、欧名豪,等:《基于机会成本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3期。
    ②王子坤、邹伟、王雪琪:《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行为与意愿悖离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18年第7期。
    ③胡银根、张曼、魏西云,等:《农村宅基地退出的补偿测算——以商丘市农村地区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第3期。
    ④于伟、刘本城、宋金平:《城镇化进程中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地理研究》2016年第3期。
    ⑤彭长生:《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状况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基于安徽省6个县1413户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第1期。
    ⑥普蓂喆、郑风田:《初始禀赋、土地依赖与农户土地转出行为分析——基于23省5165个农户样本的实证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夏敏、林庶民、郭贯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江苏省7个市为例》,《资源科学》2016年第4期。
    ⑦李荣耀、叶兴庆:《退出与流转:农民宅基地处置选择及影响因素》,《农村经济》2019年第4期。
    ⑧傅熠华:《农民工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决策逻辑——基于全国2328户农民工家庭的实证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8年第6期。
    ⑨万亚胜、程久苗、吴九兴,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差异研究》,《资源科学》2017年第7期。
    ⑩杨玉珍:《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及政策衔接——行为经济学视角》,《经济地理》2015年第7期。
    (11)蒋军锋、殷婷婷:《行为经济学兴起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经济学家》2015年第12期。
    (12)周业安:《行为经济学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革命吗》,《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3)Kahneman D.,Tversky A.,“Loss Aversion in Riskless Choice:A Reference-Dependent Mod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6,no.4,1991,pp.1039-1061.
    (14)蒲实、袁威:《政府信任对农地流转意愿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15)梅祖寿:《试析小富即安心态》,《理论月刊》2002年第8期;廖永松:《“小富即安”的农民:一个幸福经济学的视角》,《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第9期。
    (16)朱文珏、罗必良:《农地流转、禀赋效应及对象歧视性——基于确权背景下的IV-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9年第5期。
    (17)马婷婷、陈英、宋文:《农民土地意识对农地流转及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研究——以甘肃省武威市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9期。
    (18)张朝枝、邓曾:《旅游发展与农民土地意识变迁:开平碉楼与村落案例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S1期。
    (19)杨存田:《土地情结: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原点》,《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20)徐国良、黄贤金、周艳,等:《土地依恋研究进展梳理》,《现代城市研究》2017年第10期。
    (21)徐嘉鸿:《祖业抑或私产:论农民的土地产权认知——对赣北Z村征地纠纷的个案解读》,《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22)杜伟、黄敏、曹代学,等:《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机制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255页。
    (23)张富利:《中国乡土社会的地权表达——以“祖业权”为视角》,《求索》2017年第9期。
    (24)彭长生:《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状况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基于安徽省6个县1413户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第1期。
    (25)杨卫忠:《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户羊群行为与后续效应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5期。
    (26)杨玉珍:《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及政策衔接——行为经济学视角》,《经济地理》2015年第7期。
    (27)说明: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本文从生存居住依赖、产权意识依赖、情感归属依赖三个方面反映民族地区农户对宅基地的依赖。分别对应“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祖上留下的财产”和“属于自己的根,情感上依赖”三个题项。
    (28)杨玉珍:《农户缘何不愿意进行宅基地的有偿腾退》,《经济学家》2015年第5期。
    (29)说明:根据禀赋效应的内在含义,宅基地作为农户的资源禀赋,要想农户放弃这个禀赋需要用更高的经济补偿来交换,文中主要从“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宅基地退出补偿与心理预期差不多”和“宅基地退出补偿高于心理预期”三个题项反映稟赋效应的作用程度。
    (30)曾忠平、杨哲:《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中国房地产》2016年第18期。
    (31)万严胜、程九苗、吴九兴,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差异研究》,《资源科学》2017年第7期。
    (32)2018年8月1日,巴东县水布垭镇S村两委班子成员,S村。
    (33)2018年8月2日,巴东县水布垭镇Y村村民,Y村。
    (34)2018年8月2日,巴东县水布垭镇Y村人,Y村。
    (35)2018年8月2日,巴东县水布垭镇S村民,S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