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多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基于W县居民国家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20-12-29 未知 陈纪 参加讨论

    【摘要】从多民族国家建设角度看,各族人民对国家制度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高度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障。本文基于W自治县调查数据发现,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既涉及对国家治理体系和地方治理能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及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等方面作出的客观评价,也源自在个体身份归属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形成的主观感知,凡此都反映了当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状况。另据访谈资料发现,该县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建设有待加强,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不足,各民族共有文化创建和民生保障力度不够等实践困境,是当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性对策,目的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政治基础,搭建支撑平台,凝聚社会共识,建立情感纽带。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认同;少数民族
    【作者简介】陈纪,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元一体视角下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编号:19AMZ012)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会议还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重大创新,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及其贯彻执行效能的集中体现。有研究者指出,新中国创建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确保“政通族和”的重中之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保障。从多民族国家建设角度看,各族人民对国家制度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高度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障。就是说,增进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社会根基,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政治保障。
    学术界关于公民、民族、移民等特定群体的国家认同包括认同国家法律、制度和政策等政治体系,民族国家相关的历史和记忆,民族政治文化,国家民族或国族意识,国民身份或公民身份,社会心理和情感态度等多重意涵。关于各民族国家认同状况的调查研究主要体现在特殊地区,如对五个自治区国家认同和云南各民族国家认同的调查研究,以及体现在对特定群体国家认同展开的调查研究等。然而,当前学术界对东部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各个民族的国家认同进行调查研究的成果较为少见,深化该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有待加强和充实。
    在现实生活中,各民族的国家认同程度与国家制度体系及其贯彻执行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效能密切相关,即它直接体现为少数民族对国家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认同程度。如前所述,各族人民对国家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高度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根基和政治保障。因此,在国家认同视域中考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状况,就是要着重研究当地少数民族对国家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认同程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等,集中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强后盾,为地方实践提供了理论遵循。当然政策落地与地方实践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因此,在地方实践中国家制度体系及其贯彻执行效能与应达到的预期目标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了当地各民族的国家认同程度,进而对当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一定程度的挑战。
    基于上述分析,课题组把W自治县少数民族居民界定为研究总体,依据概率抽样方法抽取550位少数民族居民组成样本,并在2019年7月—8月对选取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除此之外,选取当地民族宗教事务局、乡镇政府和街道、企事业单位、城市民族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民族村村委会部分工作人员及少数民族居民作为深度访谈对象,被访者共计45位。
    本次调研共计发放550份问卷,回收545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38 份,并收集和整理了45 份访谈记录。其中满族410 人,占76.21%;蒙古族97 人,占18.03%;回族20 人,占3.72%;朝鲜族、苗族和白族等11 人,占2.04%。男性377 人,占70.07%;女性161人,占29.93%。他们的年龄在22到60岁。538位被访者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者占84.9%,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者占16.1%。538位被访者的职业主要有国家公务员、企业职工、个体经营业主、教师、医生、农牧人员、农民工等。
    二、客观评价和主观感知:W自治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状况
    依据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观点,笔者认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体对国家制度体系及其执行效能等社会存在的评价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意识。结合上述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数据进一步发现,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既涉及对国家治理体系和地方治理能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及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等方面进行的客观评价,也源自在个体身份归属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形成的主观感知。就是说,W自治县少数民族居民的这些客观评价和主观感知集中体现了国家制度在当地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状况。
    (一)国家治理体系认同高于当地民族事务治理能力认同
    通常而言,政治效能感的意涵是指“政治体系及其运行给予公民个人的体验感受”,以及“个人认为自己的政治行动对政治过程能够产生政治影响力的感觉”。在此意义上,国家治理体系及其执行能力和个体政治参与行为是衡量政治效能感的重要评价标准,“它们是影响政治效能感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把少数民族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认同及其对当地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的认同作为考量其国家认同的主要对象。实际上,少数民族群体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认同更多是从宏观层面上对国家制度、法律、政策合法性的认同,而对当地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的认同则重在从微观层面上对地方制度、法律、政策有效性的认同,且后者很大程度上也是前者在现实生活中贯彻执行的一种集中体现。
    调查数据显示,538位被访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决策”等国家治理体系进行总体评价,选择认同的频率分别为93.3%、95.5%、92.6%、98.5%。并且,被访者对“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扶贫政策”等国家治理体系进行总体评价,选择认同的频率分别为95.9%、96.8%、98.9%、95.0%、99.1%。由此可见,该县少数民族对宏观意义上的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很高的认同度。
    数据表明,538位被访者对当地民族法治建设、民族工作制度、民族发展政策等国家治理体系在地方层面的执行状况,即对当地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具有较高的认同度,但比较而言却低于他们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认同度,见表1。被访者对当地民族事务治理能力认同的选择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当地民族工作制度”“当地民族发展政策”“当地民族法治建设”,分别为79.7%、71.6%、59.5%。
    此外,少数民族政治参与是当地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的重要反映,被访者对它的认同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表1显示,“基层民主选举参与”选择频率较高,为74.0%。这与近些年来我国基层政府把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作为基层政权建设的中心工作有关。除此之外,“重大决策参与”“社会治理参与”“过程监督参与”的选择频率都比较低,分别为33.6%、32.7%、27.5%。
    
    相对而言,如果说被访者对宏观层面的国家制度、法律、政策的认同是一种理论形态的国家认同,那么对微观层面的制度、法律、政策执行的认同及政治参与认同则是一种实践形态的国家认同。前者主要涉及国家治理体系的合法性问题,而后者则主要涉及国家治理体系在地方贯彻执行中产生的有效性问题。也就是说,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前者的指导下形成的地方性实践及其效能。两者虽然层次不同,但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少数民族居民对国家认同的强烈程度。W自治县少数民族居民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认同高于对当地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的认同,这从国家宏观和地方微观层面反映了该县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状况。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认同强于当地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
    从实际情况看,当地少数民族居民的国家认同对象,不仅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念和实践,而且还应当包括对所在地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的具体实施等。
    
    由表2可见,538位被访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念与实践涉及的主要变量进行了认同性评价,即,选择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频率分别为97.2%、95.0%、94.4%、90.9%。由此可见,当地少数民族高度认同当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念与实践。这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民族工作提出的一些重大决策部署、理论创新及对之开展的宣传教育有关。然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念与实践相比,少数民族居民对其所在地的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的认同度却较低。被访者认同所在地“各民族共有政治资源构建”“各民族共有经济资源构建”“各民族共有文化资源构建”“各民族共有社会资源构建”的频率分别为44.2%、28.4%、40.0%、25.5%。当前,W自治县少数民族居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念与实践的认同强于他们对其所在地的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的认同,这从两个侧面反映了该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状况。
    (三)当地各民族社会心理认同感尚需提升
    对于大多数少数民族居民来说,当地民生事业发展如何,将直接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需要。因此,少数民族居民对当地民生事业发展状况形成的社会心理认同感的强弱程度,能够从社会生活层面体现他们对国家认同的强弱程度。简言之,少数民族居民的社会心理认同主要源于他们对当地民生事业发展状况的主观感知,它实际上也是对当地民生发展政策的合法性和民生发展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产生的一种主观感知。据此,在问卷调查中课题组围绕当地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事项设计了一些评价性选项。在实地问卷调查时,当问及被调查者认同当地下列哪些民生事项时,发现538位少数民族居民分别选择认同“就业服务”“住房安置”“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频率依次为51.3%、23.4%、47.2%、34.9%、69.7%。当前,W自治县少数民族居民对当地民生事业发展产生的社会心理认同感尚需提升,这从社会生活层面反映了当地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状况。
    三、实践困境:W自治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主要挑战
    从政治学意义上讲,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决策部署、法律规定、价值理念等属于政治体系范畴,而地方政府则侧重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政治体系予以贯彻执行,由此形成的各种政治形态,目的是保障政治体系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事实上,政治体系和政治形态这两者是一种政治理念与政治实践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都决定了公众对国家认同的强弱程度。在此意义上,上述调查数据表明,W自治县少数民族居民对国家层面的政治体系的认同度很高,而对地方层面呈现的政治形态的认同度较低。这一研究结果既反映了政治理念与政治实践在东部多民族地区的有些地方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也说明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国家认同面临的一些实践困境。这些实践困境不利于当地从社会根基和政治保障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成为W自治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当地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在实地访谈中发现,W自治县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建设相对滞后与其民族工作创新动力缺乏、方式方法保守、人才供给匮乏等因素有关。在访谈中W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人马某(回族)说道:
    这里的民族工作制度是2000年修订的。尽管我们认真学习领悟习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知道怎么做,但落实到实际工作总是感到力不从心。现在县里流动人口比以前多多了,工作还是按照原来那样,方法没有大的改变,很多事情确实不好办。
    W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佟某(满族)坦言:
    县政府和我们现在人才缺得很呢,要发展得有人才才行啊。
    在实地调研中还发现,一些当地少数民族精英对地方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事务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参与条件和较高的参与能力,应当“在党政主导下充分发挥多元精英参与民族事务的积极作用”。也就是说,如何充分发挥地方精英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事务是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的一种重要路径。W自治县满蒙风情小镇建设办公室主任关某(满族)告诉我们:
    2017年开始,省里出台建设特色小镇指导意见,要求三至五年建成100个特色小镇,我们这里也行动起来了。当下在民族特色小镇建设中涉及的民族事务也比较多,如当地民宿建筑拆迁改造,居民经济补偿和就业安置,特色文化产业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开发和保护等,不能照抄其他地方的做法。如何办好这些具体事务,很有必要听听那些在老百姓中威望高、影响大的“能人”的想法。
    此外,在当前倡导社会治理的格局下,少数民族参与民族事务治理,同样有助于提升当地民族事务治理能力。但是,45位被访者大多数表示,除了参与选举性民族事务外,现阶段对自身所在地决策性民族事务的参与还比较少。根据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需着力提升当地党委和政府在民族事务治理中的领导能力,积极调动和协调各方共同参与,保障各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和谐,积极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
    (二)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不足
    从实践意义上讲,各民族共有资源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保障。事实上,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的实践过程也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和满足美好生活愿望的过程。当前,W自治县农村或街道(社区)的当地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依然不足,涉及经济、文化、社会资源等诸多方面。该县蒙古族自治乡居民祁某(蒙古族)告诉我们:
    当地居住的满族、蒙古族很多,但也有不少汉族居民,多数居住在一个行政村,但在同一个厂里上班或打工不多。我们这里不同民族联合办厂好像没有,民族文化活动往往也是各自举办各自的,也没有一起从事经济、文化活动的条件。
    W自治县满族蒙古族自治乡居民关某(满族)说道:
    这里的满族和汉族相互比较熟悉,在一起玩耍,但一起做事的却很少,都是家里亲戚朋友在一起干活、生活。这里好像并没有提供什么机会让各民族一起做的事情,大家都是各忙各的。
    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各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关键在于能否为各民族经济、文化、社会共同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以及能否为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提供具有经济、文化、社会意义的实践媒介,从而让各民族能够实现共建、共享、共治。显然,这种公共资源的供给及实践媒介的生成需要当地政府、市场、社会等行为主体的大力支持。然而,W自治县经济、文化、社会资源的供给较为缺乏,加之外部资源对该县的支持不足,使地方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缺少一些必要的社会条件,从而不利于当地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各民族共有文化创建和民生保障力度不够
    在实地访谈中发现,W自治县民族街道(社区)和民族村开展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较多,如满族民俗特色文化节、回族艺术展、蒙古族节日庆典、朝鲜族民俗饮食展等,而当地各民族共同参与的文化创建活动据被访者介绍并不多见。该县满族民族村综合文化站那某(满族)告诉我们:
    乡里主要是满族,平时文化活动比较多,去年到今年共举办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就有三十多项。(我们)也想着让汉族还有朝鲜族朋友参与进来,可人家并不愿意参加满族的文化活动。并且,大家都能参与的文化活动少,一起参与的文化设施也没有,相关服务跟不上。
    大多数被访者认为,W自治县民族社区和民族村落在民生保障方面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居民对当地就业、住房、医疗、社保等民生事项保障不甚满意,由此产生的一些消极的心理体验,影响他们的主观感知及心理认同。W自治县满族自治乡工作人员赫某(满族)告诉笔者:
    我们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地区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脱贫,少数民族到县城打工的也比较多,限于财力、人力,县里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和服务还远不够。并且,农村那里医疗水平还较低,与其他地方相比,发展差距问题比较明显。
    W自治县开饭店的金某(朝鲜族)说道:
    来县里打工的和当地一些老百姓学历低,没什么技术,只能在建筑业、加工厂、餐馆、医院做零活。你(课题组访谈者)说的在这里干活有没有什么医疗、子女教育服务和社保的事情,好像没听说过呢。
    从生活实践看,各民族共有文化创建和民生保障问题是从心理层面衡量个体国家认同的重要指标。当地如何开展各民族共有文化创建活动是搭建文化相互交流的媒介桥梁及促进彼此间产生文化认同的关键,而如何解决与各民族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则是促进他们产生心理认同的重点。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个体确认了国家对自我利益实现的重要意义,将使其产生归属感的心理过程,形成国家认同。W自治县少数民族对各民族共有文化建设和由民生保障力度不足产生的社会文化心理认同感偏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在增进国家认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根据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在研究思路上把各民族的国家认同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根基和政治保障,以少数民族对认同对象的客观评价和认同主体自身的主观感知为考察其国家认同状况的主要标准,分析W自治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状况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此基础上,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综合性对策方案。
    第一,全面深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制度、政策、法律等,加强地方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建设,保障各民族共建共享,从治理实践层面增进其国家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政治基础。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坚持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协调各方参与主体,以实际行动全面深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制度、政策、法律等。要制定符合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的民族发展政策,创新民族工作制度,推进法治建设,由此不断提升当地民族事务治理能力。要制定和完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精英和民众参与制度,拓宽参与渠道,创造参与条件,提升参与技术等,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共同参与基层建设,以重大决策参与、社会治理参与、过程监督参与等方式,发挥他们在当地民族事务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这些可以为当地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第二,增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和现实意识,加大当地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的支持力度,从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层面增进其国家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搭建支撑平台。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当地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和现实意识,让他们更加坚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信念。同时,要加强对中华民族“共有历史”和“共同文化”及现阶段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重大决策和论断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在当地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方面应整合和发掘制度、政策、法律等政治性资源,集聚多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性资源,为当地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提供公共资源支持。本质上,政府、市场、社会为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提供资源支持的过程,也是各民族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凝结为利益共同体的过程。这些公共资源支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搭建了重要的支撑平台。
    第三,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切实改善少数民族群众民生,从社会文化心理层面增进其国家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情感纽带。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民族工作部门及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应借助于主流媒体、自媒体、社会舆论、互联网技术等多种手段,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各民族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传播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时,还应汲取现代社会文化中的优秀因子,结合当地民族特色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要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导下,积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进各民族文化认同。对于少数民族而言,解决他们最为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是其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的关键所在,从社会心理层面保障他们增进国家认同。因此,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应抓住当下机遇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民生事业,不断提高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实现当地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就是说,增进各民族文化认同和社会心理认同,这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情感纽带。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深化和现实回应。在增进各民族的国家认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让中华民族在团结奋进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启示我们,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与国家层面的制度体系、决策部署、价值理念等有关,更与现实生活中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各民族文化社会共同发展状况等多民族国家的建设实践有关。这两者是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体的有机统一。所以,就少数民族而言,考量他们的国家认同状况不仅需要了解其对宏观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念的认知,而且还应了解他们对微观层面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实践的认识,即由此形成的个体客观评价和主观感知共同决定着各民族国家认同的强烈程度。当前,尤其是要分析和把握各民族的国家认同面临的具体实践困境,这对当下如何从社会根基和政治保障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面临着一些新的重大发展机遇,要紧紧抓住这些发展机遇,大力提升地方民族事务治理能力,依法保障各民族平等享有公民权,增强各民族彼此间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心理认同,为各民族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政治、社会、思想基础。同时,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还要加快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推进其产业、市场、服务、就业、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拓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及满足美好生活愿望的公共空间。当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尤其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布局,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加强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经济、社会、文化共有资源构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条件平台和实践场域。
    W自治县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社会发展较为缓慢。现阶段,增进各民族的国家认同,不仅可以调动和激发他们共同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可以强化其国家主人翁意识,从而增进他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些认同也是当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并且,W自治县是东部多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本研究提出的研究思路和得出的调研结论对我国其他多民族地区如何增进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纳日碧力戈,陶染春.“五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西北民族研究,2020(1).
    [2] L.Huddy,N.Khatib.American Patriotism,National Identity,and Political Involvement.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07,Vol.51,No.1.
    [3] A.David.Butz.National Symbols as Agents of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Change.Political Psychology,2009,Vol.30,No.5.
    [4] 周平.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问题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3(1).
    [5] 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2).
    [6] M.R.Leary,J.P.Tangney.Handbooks of Self and Identity.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3.
    [7] 柴民权,管健.从个体认同到国家认同:一个社会心理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8(11).
    [8] Lucian W.Pye.Aspect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Boston:Little Brown,1966.
    [9] 徐平,张阳阳.五个自治区国家认同的调查与研究[J].民族研究,2013(4).
    [10] 焦开山,包智明.新时代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群体的国家认同及其影响因素[J].民族研究,2019(4).
    [11] 赵锐,胡炳仙.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Z民族院校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4);吕芳.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0(4);杜兰晓,房维维.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31个省区市普通高校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3(11)等.
    [12] David Easton and Jack Dennis.The Child’s Acquisition of Regime Norms:Political Efficacy.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67,Vol.28,No.1.
    [13] Angus Campbell,Gerald Gurin and Warren E.Miller.The Voter Decides.New York:Row,Peterson and Company,1954.
    [14] K.Ikeda,T.Kobayashi&M.Hoshimoto.DoesPoliticalParticipationMakeaDifference?The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Choice,Civic Engagement and Political Efficacy.Electoral Studies,2018,Vol.27,No.1.
    [15] 陈纪,赵萍.多元精英参与地方民族事务治理:基于乡村旅游治理实践的个案考察[J].西北民族研究,2019(4).
    [16] 陈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京津冀各民族共有资源建设的调查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5).
    [17] 李志.新加坡国家认同研究(1965-2000)[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8] 郝亚明.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9(1).
    注释
    1.作者从各民族对其他国家的评价、对中国的评价、对相关国家政策及其绩效的评价、对家庭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评价等四个方面,对五个自治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2.研究结果认为,云南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呈正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在不同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平及对民族政策了解程度不同的群众中存在差异,年龄、文化、经济以及政策等因素对国家认同有显著影响。
    3.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少数民族居民而言,这种所谓的客观评价和主观感知分别涉及的认同和感知对象并非完全是一一对应的,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共同决定他们对国家认同的强烈程度。本文只是为了细化各民族国家认同的主要考量,对此进行了一种相对的划分。
    4.资料根据本课题组2019年7-8月问卷调查中问题12-13的数据整理而得,频率=频次÷538。
    5.资料根据本课题组2019年7-8月问卷调查中问题18-19的数据整理而得,频率=频次÷538。
    6.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强化来源并取决于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实践,是指各民族在追求共同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实践活动中,逐渐产生政治认同、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文化自觉等心理共识,并由此凝结为一种具有多元利益的共同体意识。参见陈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京津冀各民族共有资源建设的调查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据此,当地各民族共有资源构建意指地方政府和民族(宗教)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为促进当地各民族形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共同体意识而采取的政策和具体做法等,也是国家层面倡导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实践形态和集中体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