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四告》是由四篇告神的文辭組成,其中第三篇為“曾孫滿”的告辭。網友“激流震川2.0”指出36號簡與37號簡並不連讀[1],這是對的。但是,他將簡37調整到34號簡之上,恐非是。雖然他考慮到將37號簡調整到34號簡之上,連讀的地方辭例為“失厥緒”,語句自然通順。但是,37號簡出現了“拜手稽首”、“宜爾祜福”這樣的語句,該簡被整理者置於本段內容的末端,似乎並無問題。 我們認為應該做出調整的是36號簡,該簡應該置于33號簡之後,這樣調整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我們曾提出該段內容前後三個“不則”形成排比句式,且“不則”後多加動賓短語[2],簡33與簡36連讀,其相接處文字剛好為“不則失人于四方”,不僅與我們上面的意見相符,而且句意通順無礙。以此認識為前提,我們將這段內容揭出如下(寬式): 傅不(衍文?)胥王身以光保之德,若農夫之秉畝不終,其好奡,不則失【三三】人于四方,民揚爾文,自遠邇,不得邦,唯德用畀余, ![]() 以上為整理者的斷句[3],本文主要討論“唯德用畀余, ![]() ![]() ![]() ![]() “ ![]() 西周晚期的㝬簋(《集成》04317)有如下一段話(寬式): ……其格前文人,其頻在帝庭陟降,申固皇帝大魯命,用 ![]() ![]() ![]() ![]() ![]() 銘中“多福”、“ ![]() ![]() ![]() ![]() ![]() 謝明文先生近來專門撰文考釋㝬簋銘文中的“ ![]() ![]() ![]() ![]() ![]() ![]() ![]() ![]() ![]() 我們認為《四告》的“害糞”即㝬簋銘中的“ ![]() ![]() ![]() 整理者根據同篇的“其”字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激流震川2.0:“清華十《四告》初讀”93#,簡帛論壇,2020年11月29日,http://www.bsm.org.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24&extra=page%3D1&page=10,後引其說並見於此。 [2] 心包:“清華簡十《四告》初讀”111#,簡帛論壇,2020年12月2日,http://www.bsm.org.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24&extra=page%3D1&page=12。 [3] 黃德寬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中西書局,2020年,第120頁。 [4] ee:“清華十《四告》初讀”27#,簡帛論壇,2020年11月21日,http://www.bsm.org.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24&extra=page%3D1&page=3。 [5] 謝明文:《試談㝬器中兩例“ ![]() [6] “商周青銅器與金文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365頁。 [7] 劉釗主編:《新甲骨文編(增訂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86頁,下引“登”字亦見於此。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0年12月7日1:1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