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清朝前期案狱与桐城方氏四代流人的心态与创作(4)


    2.沉郁悲凉的意绪
    方氏祖孙四流人遭遇贬谪遣戍,心灵遭受摧折,兼之远离故土,心绪越发沉郁悲凉。在诗歌创作中,往往将悲凉情绪附着于所营造的意象上。方氏喜欢用“雁”“梅花”“菊花”“月”等传统诗文中的意象寄寓悲凉沉郁之情。现以前二者为例:
    “雁”是候鸟,每年秋天飞往南方过冬,春天重返北方。“雁这种为人们习见的候鸟,被赋予了诸多人格化的象征意义,逐渐成为古代文学中一种符号化的重要意象,并不断地衍生丰富,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47]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学作品中常是思乡怀旧与传信以寄羁旅之苦的符号。
    方氏流放东北后,家中尚有亲人,以及与他们关系深笃的同族宗亲,而他们又是江南人,羁旅于北国边塞,于是诗中南归之“雁”即寄托了倍思亲人的情意。方拱乾、方登峄诗中较多,如:
    目断南征雁,飞飞无尽头[48]。《霁》)
    到日春虽暖,心同旅雁归[49]。《双莺雏》
    莫嫌人迹远,雁亦罢南征[50]。《九日》
    旅雁雪深谁系帛,飞鸿弋远已归林[51]。《长至》
    ——以上方拱乾诗
    江南家已破,塞北尔言归[52]。《见雁》
    凉云空阔凭呼雁,尔是南征入塞时[53]。《立秋》
    ——以上方登峄诗
    “雁”南归牵动了方氏刻骨铭心的思乡深情。不过方氏借“雁”寄寓思乡思亲之苦的同时,还渗进了一些有家难归的苦闷和惆怅,从而使“雁”意象除被赋予思乡的内涵外,又横添了几许无法驱遣的悲凉之意。
    “梅花”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是怀乡恋土的一种象征,唐代流人文士笔下已大量出现。清代东北流人比之其他各朝代,遭遇更加悲惨,怀恋乡土倍加浓烈。方氏流放诗人笔下也继承传统诗歌中的梅花意象,但融入了更多沉痛而复杂的情感体验。现举方拱乾诗例:
    雪篱衔落日,失喜问梅花[54]。《饮庄张诸子》
    梅花消息好,终带领头香[55]。《挽广和尚》
    尚怪牵乡梦,梅花醒后香[56]。《夜深》
    心知梅花边不生,鼓声似带香风彻[57]。
    《元夕月明歌》)
    诗中“梅花”无一不表现出作者浓郁而强烈的思乡深情,而这种思乡深情由于与被贬谪流放的“久已无乡园”[58]的羁旅愁思交织在一起,愈发透露出“江南人梦江南花”“羁魂随物见乡园”[59]的无比沉痛的伤感之情。
    3.凄凉悲苦的诗风
    方氏四代流放诗人的诗风有一个总的表现特征,即凄凉悲苦。方拱乾和方孝标父子作为方氏前两代流人,尽管诗中有一些绝域生还的欢愉之词,但不占主导地位,更多的是凄苦之音。方拱乾作于宁古塔的《生日自寿五首》是较有代表性的诗篇。其第一首云:
    一年又不死,此日觉多生。弃置已天外,浮沉若梦成。灰心辞药物,何意眷蓬萍。谷贵无劳辞,松乔命本轻[60]。
    过生日本是人生乐事,何况像他那样六十五六岁的年过花甲的垂暮老人,孝儿环侧,娇孙绕膝,该是多么惬意。哪知他愁绪万端,郁郁寡欢,先前还一再以宋、明时遭谗被谪的苏轼、王阳明自勉自励,并以“何陋居”为其所居之室名,表现了身处逆境不甘沉沦的意志和决心,然而这些美好的人生期望和设想已被瞬间否定,生不如死的伤感带来的是以死为乐的超脱。这是备受打击的方拱乾长久困扰于似噩梦般的科场案阴影中的难以自拔的结果。在这种心态的促使下,诗中流露出浓重的凄凉悲苦的情调。此外,方氏其他诸诗,凄苦的诗风皆一以贯之,从其诗句中随处可觅,如“至今万里孤臣泪,洒向千秋五日看”(《五日》)[61],“是亦名团聚,何如离别愁”(《儿育儿膏至》)[62],“身世至今弹指边,功名自古到头难”(《哭刘中轩》)[63],“久客归家心,我归家何有”(《问家》)[64]等。
    方登峄诗与乃祖方拱乾相类似,邓之诚说其诗“词多悲苦”[65],为中肯之言。方登峄本人敏感多愁,触物伤怀,于狱中写下了感伤凄楚的《见雁》《鹊声》,以诉苦闷。在戍地的其他多首诗,同样流露出悲苦哀音。如《和七兄韵》:“老大才知万念虚,况经忧患益蘧蘧。模糊恩怨三生眼,潦草兴亡几卷书。壮志渐消才本拙,生涯难问计原疏。回头多少惊心事,一日浮生一日余。”[66]方登峄回忆起家族祸不单行的苦难史——科场案和文字狱,他们家族都首当其冲,惨遭打击迫害,如今回想起来,愁思涌动,悲慨万端,真让人伤心欲绝。念及自身,不禁万念俱灰,壮志消泯,人生早已沉沦,留下了失落和无奈。诗写其心,整首诗自然带有悲苦基调。另外他写时常困扰其身心的家难阴影、身世悲恨、忧愁幽思、惊心伤感等文字狱劫难下特定感受的诗句,如《触感》:“塞北江南各相望,苦离欢聚总成悲”[67];《逸叟以诗寄阿郎》:“回头万事总成灰,莫向天涯空洒泪”[68]等诗同样贯串了这种诗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