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清代中俄恰克图贸易的历史作用(2)


    一、贸易结构的变更 
    在中俄恰克图贸易发展过程中,由于金银被禁止在恰克图市场当作货币使用,因此在双方交易中,市场中的畅销货长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角色,并以其确定各种商品的价值。发挥这种作用的货物,起初是中国的棉布(一种黄色土布,俄商称之为“南京小土布”),之后则是茶叶,这种演变过程印证了中国出口俄国货物结构的变更及优化。 
    在整个18世纪,俄国进口的中国货物一直以中国棉布和丝绸为大宗,中国的棉织品不仅在西伯利亚,而且在俄国的欧洲部分也得到了广泛普及。③土布甚至在中俄易货贸易中充当了价值单位:每件商品都按被换成的土布包数或块数来估价。④俄国人对中国棉布的重视,也激发了中国棉布生产者和批发商的积极性。18世纪中叶,恰克图市场出现的织有俄国双头鹰徽记的中国布匹,就是中国商人为进一步扩大产品销量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恰克图商人同手工工场也保持着长期订货。1751年,棉布料已占恰克图总交易量的59.5%(257,000卢布),而1759~1761年则占60.4%(509,000卢布)。此外,在1762~1785年间,大布进口数量增加了约4倍多(由70,000块增加到380,000块),其他布料也增加了1倍。总而言之,从1760年至18世纪末,棉布料的进口价值由509,000卢布增加到1,601,000卢布,增加了2倍多。⑤与此同时,丝织品在俄国的进口额却在逐年下降。1751年,其占俄国进口中国总额的23.5%,1759~1761年则下降为20.5%。虽然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后,由于宫廷奢侈,俄国对中国丝绸料子进口额出现了真正增加,但其在中国货进口总额的比重却进一步下降为12.4%。⑥ 
        
    
     
    至19世纪,中国输往俄国的货物结构又出现新的变化。表1列出了19世纪前50年中国输往俄国的5种主要货物额。其中,棉织品和茶两者所占的比例之和达到5种货物额总和的95%以上,成为中国在恰克图贸易中最主要的货物。图1呈现出5种货物所占份额在19世纪上半叶的具体变化趋势。棉织品和茶所代表的两条曲线在图中的变化最为明显,分别呈现出逐渐下降和不断上升的走势,且基本呈对称分布。从具体数值来看,棉织品的输出额仅在1802~1807年间略高于茶的输出额,其余时间段内均未超过茶的输出额,且二者间的差距愈来愈大。 
        
    
        图1 
     
    对于茶而言,在18世纪末以前的俄国市场上,消费中国茶的主要是西伯利亚人。输俄茶叶以砖茶为主,西伯利亚人混以肉末、奶油和盐饮用。19世纪,由于需求日增,市场广阔,茶叶逐渐成为中俄恰克图贸易的专宠物,并逐渐取代棉布,成为衡量商品价值的等价物。“砖茶在外贝加尔边区的一般居民当中饮用极广,极端必需,以致往往可以当钱用。”在西伯利亚的布里雅特人等土著民中,“在出卖货物时,宁愿要砖茶不要钱,因为他确信,在任何地点他都能以砖茶代替钱用。”⑦ 
        
    
     
    表2显示,1755~1850年之间,除1792年由于恰克图贸易闭市造成的茶叶贸易额有所下降之外,中国输俄茶叶量每年都处在增长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1802年俄国输入茶叶45,032普特,⑧1850年即上涨到296,618普特,⑨增加了约5.6倍,其价值也已达到6,527,000卢布,约占俄国输入商品总值的94%。⑩更为具体的记载是:“(俄国)在道光十年(1830年)买去(茶叶)563,440磅,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买去6,461,000磅,皆系黑茶。由喀(恰)克图旱路运至担色(托木斯克),再由水旱二路分运娜阿额罗(下哥罗德)。”(11)此外,1837~1839年每年茶叶输入(俄国)数量,平均为8,071,880俄磅,约值800万卢布左右。1838年,除大小茶砖71,950块及60,430块外,还有茶叶43,070箱(每箱100磅)运至恰克图交易。(12)此外,茶叶也逐渐成为俄商赚钱的重要渠道。19世纪上半叶,俄商以700万元在恰克图购买的中国茶叶,可在下哥罗德集市上卖得1,800万元,(13)足见俄商在恰克图贸易中获利之丰厚。有人为此断言:“恰克图贸易是俄国获利最大的贸易,大概俄国人所从事的任何一种贸易都无法与它相比。”(14) 
    中俄恰克图贸易不仅改变了中国输俄的货物结构,其对俄国输华货物结构的影响亦同样意义深远。表3列出了19世纪上半叶俄国输华重要货物的货值及其所占比例。显而易见,从货物结构来看,中俄恰克图边境贸易的货物结构彰显出两国显著而独特的区位优势,具有强烈的互补性。也就是说,俄国更加注重本国毛皮类以及毛织品等耐寒、御寒货物的输出,而中国的茶叶、丝绸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俄国人对于饮食健康以及流行时尚的追求。当然,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对贸易过程的客观要求,俄国输华货物的产品结构在半个世纪内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图2显示,在19世纪初的20年内,毛皮类产品在各种货物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且一直保持上升趋势。毛皮贸易也给俄商带来巨大利润,海狸皮在堪察加售价为:一等每张60卢布,二等每张40卢布,三等每张25卢布。但是,这些货物在恰克图市场上的标价却为90~100卢布,有的甚至高达140卢布。(15)直到1820~1830年间,毛皮类产品所占份额开始出现下滑趋势,代之而起的毛织品与棉织品输送额则逐渐增多,且毛织品表现得更胜一筹。这种贸易现象真实反映出当时俄国工业的发展状况。据统计,仅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至咸丰元年(1851年)之间,俄国输华工业品就占其工业品出口总额的47.7%。(16) 
        
    
        图2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