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1930年前后顾颉刚学术理念的变与不变(7)


    注释:
    ①余英时:《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顾潮编:《顾颉刚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7~38页。
    ②杨向奎:《论“古史辨派”》,顾潮编:《顾颉刚学记》,第77页。
    ③分别见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5册,1930年10月28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34页;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二,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46~457页;张京华:《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
    ④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90~225页。
    ⑤冯峰:《从〈古史辨〉前三册看“古史辨”运动的一个转向》,《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2期。
    ⑥王学典:《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顾颉刚——写在〈顾颉刚全集〉出版之际》,《良史的命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16页。
    ⑦分别见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122、136页;蒙文通:《经学导言》,《经史抉原》,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10页;钱穆:《国学概论》,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328页;周予同:《经今古文学》,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⑧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第一、三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7年版,第94、478、1178~1179页。以下引用《顾颉刚读书笔记》如无出版信息,皆“联经”版。
    ⑨顾颉刚:《古史辨第二册自序》,《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95~96页。
    ⑩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1页。
    (11)顾颉刚:《上古史研究》,《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七,第294~295页。
    (12)顾洪:《论古史辨学派产生的学术思想背景》,《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夏之卷。
    (13)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第四卷,第2406页。
    (14)对此,顾颉刚多次提及,可参见顾颉刚:《中国辨伪史要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顾颉刚读书笔记》第三卷,第1233页;第四卷,第1998页等处。
    (15)顾颉刚:《古史辨第四册序》,《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123页。
    (16)张京华:《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第172页。
    (17)顾颉刚:《致钱玄同》(1930年8月6日),《顾颉刚书信集》卷一,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64页。
    (18)周予同:《50年来中国之新史学》,王学典、陈峰编:《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页。
    (19)刘巍:《〈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学术背景与初始反响》,《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
    (20)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第339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