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清代天津科举家族与地方社会(2)


    一、清代天津的科举录取情况
    明代设卫之初,天津主要还是一个军事性质的城镇,此时虽然也设有卫学,但学员多为驻军子弟。随着漕运的发展,天津的商业日趋繁荣,但明代移居天津的大都系中小商贾以及靠漕运谋生的搬运工、铺夫、脚夫等下层民众,长期定居天津的士商大族比较少,因此整个明代天津向学之风并不浓厚,清初天津文人王又朴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余乡虽密迩京师,然于明成祖始建,盖军卫地也。其俗尚勇力而椎鲁不文。又河渠南通吴越荆楚,岁漕粟而之都;东南百里之近即海,四方客之逐鱼盐者趋如鹜。以故好学能文之士,数百年卒无闻焉。”⑥天津“建卫四十三年始有举人,又十九年始有进士,自有明以迄清初,寥寥不数觏也”⑦。有明一代276年间,共举行了88科会试、88科乡试,出自天津的进士仅有12人,举人也只有29人。清朝雍正三年(1725)六月,天津废除卫所建制,设天津州,隶属于河间府,但半年之后就升为“直隶州”,天津开始由军事机构变为一个行政区域,正式纳入清朝的行政管理体制。雍正九年(1731),天津由直隶州升为天津府,府治设天津县,府县的设置使天津的城市地位大大提升,成为一个兼具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的综合性城市。城市地位的提升还吸引了一大批文人和富商集聚天津,其中很大一部分系举家迁入,由此带动了天津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天津的科举也因此而异常发达,《天津县新志》载:“改县以后,文运日启,获第渐多。迨至光绪庚子以前,登乙榜者几占全省中额十分之二,甲榜则占全省中额四分之一。科名之盛,亦云极矣。”⑧笔者根据《天津新县志》、《津邑历科选举录》、《津邑续刻选举录》等统计,有清一代268年间(清朝1905年废除科举,科举在清朝存在的时间实际上只有261年)共举行过112科乡试、112次会试⑨,天津共考取进士161人、举人830人、副榜贡生166人。为明晰清代各朝天津士人的科举登第情况,笔者列表如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顺治、康熙年间,天津的科举仍不发达,29科会试仅有17名进士,而且其中11人是以非天津籍应试,如果去除这11人,两朝平均每科进士不足0.21人。不仅进士寥寥,这一时期举人也仅有58人,而且其中24人非天津籍,平均每科天津籍举人仅有1.17人。从雍正年间始,无论是乡试还是会试,天津中式者都日趋增多,但这时非天津籍仍占有很大比例,到乾嘉时代,天津的科举突飞猛进,两朝39科会试每科录取进士1.53人,38科乡试每科平均录取举人10.24人。不仅与过去相比,天津的科举有了突破性发展,而且从横向比较来看,乾隆以后天津科举在直隶地区名列前茅。从乡试看,乾隆时期,天津的录取人数超过了直隶省的大兴、宛平和沧州等几个科举比较发达的县,跃居第一位。嘉庆年间,天津乡试录取人数虽然屈居第二,但仅比大兴县少一人。道光、咸丰时期,天津的乡试平均每科录取人数有所回落,但道光时期录取总人数仅次子大兴和宛平,咸丰年间则仍为直隶省之最。天津科举之发达由此可见。光绪年间,天津的乡试录取人数更是远超大兴和宛平,以绝对优势居于首位。刘虹等在《清代直隶科举研究》中,曾制作了清代直隶省部分州县不同年间所取举人统计表,从此表可以更直观地看出清中后期天津在直隶地区乡试中的绝对优势地位,但是此表中有一些明显错误,笔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光绪《顺天府志》以及相关的县志修订如表2。
    
    
    另据《顺天府志》、相关各省的县志以及刘虹等《清代直隶科举研究》中附录“清代直隶省历科进士名录”,制作表2所列各州县不同年间所取进士统计表(如表3)。
    
    由表3可见,乾隆以后,天津进士的录取人数虽然不像举人那样占有绝对优势,但总体上仍然稳居第三位,至光绪年间更以绝对优势跃居第一位,“占全省中额四分之一”。
     
     (责任编辑:admin)